九下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1.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应该有同样的题目吧,可以看看 《岳阳楼记》练习题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为( ) A.浩浩汤汤(shāng) 岸芷汀兰(zhǐ) 满目萧然(xiāo) B.淫雨霏霏(fēi) 静影沉璧(bì) 日星隐曜(yào) C.波澜不惊(1án) 樯倾楫摧(jí) 心旷神怡(yí) D.宠辱偕忘(jiē) 忧谗畏讥(chǎn) 迁客骚人(sāo)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为( ) A.越明年(越过,超过) 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B.横无际涯(边际,天涯) 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C.长烟一空(全,都) 把酒临风(持、执) D.薄暮冥冥(迫近) 去国怀乡(距离)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通“ ”,释义: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通“ ”,释义: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 5.《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北宋政治家、家,世称“ ”。

6.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为(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B.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文:天色湖光相接,一万顷的湖水全都是碧绿。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7.下列各组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为(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衔/远山,吞/长江。

D.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二、阅读回答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丘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简要概括第—、二段所写的主要内容。 9.第—段文字是实写还是虚写?渲染了怎样的种气氛? 10.从整体上看来,以上节选的第—、二两段所写的内容—明一暗,—悲一喜,构成了鲜明的 11.第三段文字是从哪两方面说的?突出了什么字? 13.第三段中的“古仁人”指的是怎样的一种人? 14.第三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5、第三段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16.以上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原文回答) 17.对第三段文字的理解最为恰当的—项为( ) A.批评文中描述的迁客骚人。

B.劝导谪守巴陵郡的友人滕子京忘记个人得失。 C. 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政治抱负。

D.阐述不应当追求个人快乐的道理。 18.怎样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句的思想内涵? 岳阳楼记 习题精选 一,基础练习题 1.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霪雨 yín 朝晖夕阴 huī B.皓月 hào 霏霏fēi 岸芷汀兰 zhǐtīng C.骚人 sāo 潜形qiǎn 薄暮冥冥 mǐng D.怒号 háo 舟楫 jí 心旷神怡 yí 2.解释下面句中的多义词.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 ) C.而或长烟一空 ( ) 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 ) 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 此乐何极 ( ) 3.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 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这时迁客骚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而十分悲伤.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物(好坏)而高兴,不因自己(得失)而悲伤. D.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这是人们)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5.将下列各句填入原文空白处. 原文: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薄暮冥冥,________. ① 虎啸猿啼 ② 樯倾楫摧 ③ 连月不开 ④ 日星隐耀 参考答案: 1.C 2.A.取胜 好,美 B.散尽 放晴 C.全 表数量 D.到 穷尽 3.B 4.C 5.③④②①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练习. 1.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2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缘。

咏雪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狐假虎威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刻舟求剑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2.九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古文的阅读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1)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 (2) 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

(3) 不敢出一言以复__________ (4) 日再食__________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手指不可屈伸 猥自枉屈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先帝不以臣卑鄙

D.未尝稍降辞色 色愈恭,礼愈至。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1分)

15.作者的读书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分)得到 取得;交往;回答,还言;两次

12. (2分) D

13. (2分)①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②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14. (1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5. (3分)示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学习热情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勤奋守信,诚心从师,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文言文,答案,阅读

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

一、积累·运用 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

(8分) ①公输盘诎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文学常识填空、默写。(20分) ①墨子是 时期 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孟子》是 家经典之一,孟子,名 ,战国时期邹人。 ③庄周, 时宋国人,是 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④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惠子相梁》一文中腐鼠比喻什么? ; 这篇短文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感情? 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_________”思想。

8.读下面的文字,从中归纳出一个论点。(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阅读 (一)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9.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才美不外见 于是见公输盘 B.以牒为械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6分) ①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1.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4分) 12.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3分) (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3.选出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 ) A.之: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不以物喜 C.者: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D.必:战必胜矣 必为有窃疾矣 14.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5.下列短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锋利 B.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C.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D.山溪之险——高山河流的险要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 )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 A.第一段紧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了论题。

B.第二段主要论述的是“天时不如地利”。 C.第三段中的一组排比句,主要是列举事实来证明观点。

D.第四段更进一步论述了“人和”的实质。 (三)鱼我所欲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六单元 一、积累·运用 (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

①小信未孚( ) ②形貌昳( )丽 ③孀( )妻 ④始龀( ) ⑤谤( )讥 ⑥穷匮( ) ⑦溯( )洄 ⑧好述(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小惠求徧.民弗从也 ②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③今齐地方千里 ④明日徐公来 5.文学常识填空、默写。 ①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 、、三部分,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

②《愚公移山》选自 ,作者相传是 时期的,他是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③、夫战, ,一鼓作气, , 。

(《曹刿论战左传》) 7.古诗鉴赏。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莱,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①请写出诗中起兴的句子。

②用“。

4.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文言文题目

第一单元说明

1 诗两首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 外国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说明

5 孔乙己

6 蒲柳人家(节选)

7 变色龙

8 热爱生命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

9 谈生命

10 那树

11 地下森林断想

12 人生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13 威尼斯商人

14 变脸

15 枣儿

16 音乐之声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五单元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 愚公移山

24 《诗经》两首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课外古诗词背诵 从军行

月下独酌

羌村三首(之三)

登楼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望月有感

雁门太守行

卜算子

别云间

名著导读 《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

附录 谈谈散文

后记

九下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