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狄青出奇兵(狄青出奇兵翻译)
1.狄青出奇兵 翻译
宝元年间,党项常常侵犯边境。
当时刚刚招募的“万胜军”,还没有经过作战阵法的演习,与敌人作战经常败北。狄青当了将领,有一天,把万胜军的旗帜全部交给虎翼军,让他们出战迎敌。
敌人望见这些旗帜,认为容易对付,全军径直冲过来,结果被虎翼军打败,兵士大概所剩无几了。另一次,狄青在泾原带兵,曾经要以少数兵力抵挡人数众多的敌人,思虑到必须用计谋才能取胜。
事先告诫全军都放下弓箭,一律使用短兵器,传令全军,听到一声钲响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严整阵容假装撤退,钲声一停,就高喊着冲向敌人。士兵们都像他要求的那样上阵。
刚一遇敌人,还没有接火,钲声立刻响了起来,士兵们都停止前进;第二次钲声响起,又都撤退。敌人大笑,互相说:“谁说狄青是天使神勇?”当时敌人称狄青为“天使”。
钲声突然停止,士兵们一下子冲向敌人,敌兵阵脚大乱,互相踩踏致死的不计其数。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小题1:(1)熟悉 (2)曾经 (3) 想,思量 (4)遵照,按照(一个词1分,计4分)
小题2:A(3分)
小题3:(1)党项人大笑,互相说:“谁说狄天使(对狄青的畏称)勇敢啊?”(2)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啊。” (3)那些像老鹰一样飞到天上极力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每句2分,计6分)
小题4:以虏人的轻敌侧面衬托(1分)狄青的杰出的军事才能,善于迷惑敌人,兵出奇招,大获全胜。(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字义,注意判断多义词的用法,比如“度”“尝”是古今异义字词,注意辨析。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A句中“之”都当代词,故选A。
小题3: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谓”“足”“苦”,最后疏通句子。
小题4:
试题分析:读懂文章,找出有关两个人物行为表现内容的,从侧面描写的方法来理解。
3.翻译《狄青奇胜》这篇文言文
1、翻译宝元年间,党项常常侵犯边境。
当时刚刚招募的“万胜军”,还没有经过作战阵法的演习,与敌人作战经常败北。狄青当了将领,有一天,把万胜军的旗帜全部交给虎翼军,让他们出战迎敌。
敌人望见这些旗帜,认为容易对付,全军径直冲过来,结果被虎翼军打败,兵士大概所剩无几了。另一次,狄青在泾原带兵,曾经要以少数兵力抵挡人数众多的敌人,思虑到必须用计谋才能取胜。
事先告诫全军都放下弓箭,一律使用短兵器,传令全军,听到一声钲响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严整阵容假装撤退,钲声一停,就高喊着冲向敌人。士兵们都像他要求的那样上阵。
刚一遇敌人,还没有接火,钲声立刻响了起来,士兵们都停止前进;第二次钲声响起,又都撤退。敌人大笑,互相说:“谁说狄青是天使神勇?”当时敌人称狄青为“天使”。
钲声突然停止,士兵们一下子冲向敌人,敌兵阵脚大乱,互相踩踏致死的不计其数。2、原文:狄青出奇兵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
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
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
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
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
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3、本文《梦溪笔谈》沈括。
4、《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
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4.狄青智夺昆仑关翻译文言文
一、译文
狄青为枢密副使,守卫广南西路。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狄青军至宾州,正值上元节,他下令军中大张灯火,第一夜宴请军中将领,第二夜宴请随从军官,第三夜犒劳军校。
第一夜饮宴奏乐通宵达旦。第二夜二鼓时分,狄青忽然称病,即刻起来进入内帐。过了很久,派人告诉孙元规,要他暂时主持宴席敬酒,自己稍微服点药就出来,并多次使人向座上宾客劝酒。到了拂晓,将校们都不敢擅自退席,忽然有人飞马前来报告说:当天晚上三鼓时狄青已夺取了昆仑关。
二、原文
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
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三、出处
《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梦溪笔谈》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认为是1086年至1093年间。作者自言其创作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书名《梦溪笔谈》,则是沈括晚年归退后,在润州(今镇江)卜居处“梦溪园”的园名。
二、作品赏析
公元1052(北宋皇佑四年),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宋王朝任命狄青为枢密副使,率兵征讨广南。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力图恃险固守。因此,夺取昆仑关就成了宋军南进的关键。这则笔记记述狄青智取昆仑关的故事。
狄青利用节日时机,布下迷阵,声称要在军中大宴将领三夜,但却在第二夜宴会中途突然退席,暗地率领军队偷袭昆仑关成功。文中记述了狄青的诱敌策略,突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争是一种斗智斗谋的艺术。在战争中以假象迷惑敌人,攻其不备,就成为军中主将克敌制胜的策略。在我国历史上,以智谋取胜的战例为数不少,而昆仑关之战就是其中的范例,因而在中国军事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
三、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公元1031年(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狄青智夺昆仑关
5.狄青智夺昆仑关的文言文题的有关答案
没有具体的题目,没办法给你答案。
给你下面的资料供你参考借鉴吧,希望对你有帮助!狄青智夺昆仑关【题解】原文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权智》。北宋皇佑四年(1052),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宋王朝任命狄青为枢密副使,率兵征讨广南。
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力图恃险固守。因此,夺取昆仑关就成了宋军南进的关键。
这则笔记记述狄青智取昆仑关的故事。狄青利用节日时机,布下迷阵,声称要在军中大宴将领三夜,但却在第二夜宴会中途突然退席,暗地率领军队偷袭昆仑关成功。
文中记述了狄青的诱敌策略,突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战争是一种斗智斗谋的艺术。
在战争中以假象迷惑敌人,攻其不备,就成为军中主将克敌制胜的策略。在我国历史上,以智谋取胜的战例为数不少,而昆仑关之战就是其中的范例,因而在中国军事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
【原文】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
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
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注释】1、枢密副使:枢密使,官名。唐代宗始置,以宦官为之。
其后宦官以此干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至昭宗时始改任士人。五代、后梁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
宋代则以之称枢密院的长官。枢密副使为枢密院的副职。
2、宣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3、侬智高:宋代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壮族首领。
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起兵反宋,攻破邕州(今广西南宁),自称仁惠皇帝。后被狄青等率兵攻破,遁逃大理国,不知所终。
4、昆仑关:关名,在今广西邕宁东北昆仑山上。5、上元节:即元宵节。
6、燕:通“宴”,宴请。7、将佐:将领及佐吏。
指高级军官。8、飨:招待酒食;犒劳,慰劳。
9、暂:即刻;马上。10、如:动词,往;到……去。
11、久之:很久。之,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补足音节。
12、谕:晓谕;告诉。13、孙元规:即孙沔(公元996—1066年),宋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皇佑中,为湖南安抚使兼南东、西路安抚使,因平侬智高有功,授枢密副使。14、行酒:监酒,在席间主持酒政。
15、数:副词,屡次;多次。16、劝劳:慰劳,劝慰。
17、三鼓:即三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
【译文】狄青做枢密副使,到广南西路宣喻朝政,安抚军民。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
狄青率军到达宾州,当时正值元宵节,他下令在军中大张灯火,第一夜宴请军中的将领,第二夜宴请随从军官,第三夜犒劳军校。第一夜饮宴奏乐通宵达旦。
第二夜二鼓时分,狄青忽然称病,即刻起来进入内帐。过了很久,派人告诉孙元规,要他暂时主持宴席,自己稍微服点药就出来,并多次让人向座上宾客劝酒。
到了拂晓,将校们都不敢擅自退席,忽然有人飞马前来报告说:当天晚上三更时狄青已夺取了昆仑关。参考:百度知道/link?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