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筑城文言文翻译(齐王筑城文言文翻译)

1.齐王筑城文言文翻译

原文: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曰:“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⑨,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

’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译文:齐王一天上早朝,环顾对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

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长城,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轩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大城,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天哀嚎。

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减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

’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大城,等到大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齐王筑城的文言文翻译,齐国灭亡文言文翻译,齐王筑城文言文翻译阅读答案

2.文言文 齐王筑城 翻译

齐王一天上早朝,他看着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长城,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辗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大城,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参加呢?”

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老天唱哀歌。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贱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大城,等到大城筑完,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

筑城,齐国,文言文,翻译

3.文言文 齐王筑城 翻译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6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3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17、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翻译:

19、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

参考答案:

16、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每处1分,共3分)

17、每年 劳累(劳苦) 隐患(祸患) 对……感到奇怪(每词1分,共4分)

18、(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采分噗: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

19、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3分。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4.题文

试题答案:【答案】【小题1】①每年②隐患(祸患) ③早晨 ④对……感到奇怪 【小题1】B【小题1】百姓/ 不知享永逸者/ 当在何人也【小题1】(1)(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或响应)呢?(补出主语1分。

)(2)(像齐国这样的)大国,是很难推测的,我怕在那里有伏兵。(“焉”翻译落实1分。)

【小题1】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2分。

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试题解析:【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例句中和B句中的“而”都是“表修饰”的意思。【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

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结合艾子的回答来分析作者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即可。

5.齐王筑城阅读答案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2、解释下殒句中加点的词。(1)岁苦支备( )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4)臣怪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翻译: 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参考答案: 1、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每处1分,共3分)2、每年 劳累(劳苦) 隐患(祸患) 对……感到奇怪(每词1分,共4分)3、(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2分。“参加”改用“响应”也可。

采分噗:补出主语1分,“欣跃而来”1分)4、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6.阅读《齐王筑城》一文,完成小题

小题1:①每年②隐患(祸患) ③早晨 ④对……感到奇怪

小题1:B

小题1:百姓/ 不知享永逸者/ 当在何人也

小题1:(1)(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或响应)呢?(补出主语1分。)(2)(像齐国这样的)大国,是很难推测的,我怕在那里有伏兵。(“焉”翻译落实1分。)

小题1: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2分。如果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也得满分;如写成“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得1分)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例句中和B句中的“而”都是“表修饰”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艾子的回答来分析作者想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即可。

7.齐攻宋翻译

齐国攻宋国,宋国君派遣臧子向楚王求救。楚王很高兴,许诺一定会发兵救援,并且一直安慰臧子,让他不要担心。臧子很担心的返回了宋国。臧子的马车夫说:“向楚求救获得了允许,为什么还闷闷不乐的?”臧子说:“宋国小,而齐国大。如果楚国救援宋国,一定会得罪齐国,宋国君就是担忧如此楚国不会出兵。现在楚王承诺一定会出兵,必然坚定宋国抵抗齐国的决心。如果宋国坚定对抗齐国,则对楚国十分有利。”臧子于是就回到宋国。

齐国果然大举进攻宋国,攻克了宋国五座城池,而楚国的援兵并没有前来救援。

齐国筑城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