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两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摘录两句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1.摘录两句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二日风雨大作》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后一句,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这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2.两句关于战争的诗句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塞下曲》
春望
国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底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
★希望您能满意。
额抱歉,答错了!不过楼主改正过来就好
3.请写出一句与战争相关的诗词名句;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以及其中一
元 萨都剌 《登歌风台》诗:“ 淮阴少年韩将军 ,金戈铁马立战勋。
《亮剑》李云龙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说岳传》,岳飞。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天行健》,楚休红
这是燕垒生的虚构小说,但真的值得一看——它之中的人性,尔虞我诈,曲折推理,武技拼杀。还有,这部小说就是一个世界!!!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北朝民歌。 《林海雪原》军事人物是杨子荣。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管桦《小英雄雨来》、《三只火把》、《葛梅》、《辛俊地》(抗日战争题材的小说)
4.有关战争的诗句要诗句,不要整首诗、、诗句后要写清是谁写的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李陵咏】 唐·王维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老将行】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吴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杂曲歌辞·采桑】 唐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杂曲歌辞·回纥】 唐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沙场夜】 唐·于濆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征人烧断蓬,对泣沙中月.耕牛朝挽甲,战马夜衔铁.士卒浣戎衣,交河水为血.轻裘两都客,洞房愁宿别.何况远辞家,生死犹未决.【古征战】 唐·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5.急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这是辛弃疾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6.求关于战争的诗句及赏析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文章赏析】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
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
(《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
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
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
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 诗中的前四句,概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东北部不断受敌骚扰以及张守珪立功受赏的情况。
它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来说,并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