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佳和月的诗句(形容佳月的诗句)

1.形容佳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形容佳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诗句,佳和

3.寻找古诗含有佳月两字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朝代:宋代

作者:陈著

原文: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池上

朝代:唐代

作者:赵嘏

原文:

正怜“佳月”夜深坐,池上暖回燕雁声。

犹有渔舟系江岸,故人归尽独何情。

南歌子

朝代:宋代

作者:倪称

原文:

“佳月”当今夕,清尊尽客欢。参横斗转夜将阑。试泛小溪深处、与重看。

野水从磨激,群山势郁盘。殷勤照我一杯残。更有谪仙奇句、斗清寒。

4.关于“中秋佳节”的诗句有哪些?

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晏殊《中秋月》

2、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宋·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 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宋·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寄远》

6、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唐·曹松《中秋对月》

7、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宋·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8、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明·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9、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唐·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10、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唐·司空图《中秋》

5.关于“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天下酒徒之绝句。

明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

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杂诗》),著一 “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

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

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

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

6.写中秋月亮的诗句古诗

1、《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山居秋螟》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7.关于中秋的诗句

关于中秋的诗句:1、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 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 ——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4、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天应有意故遮阑。 —— 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6、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7、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 —— 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8、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拼却长年,醉了还醒。 —— 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9、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 —— 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0、谓洋海底问无由。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1、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 —— 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2、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 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

8.有关月亮的成语,佳对,民俗,诗句,谜语

吟月对联 :

仲秋赏月名泉畔

元夜吟风古寺前

寄妾愁心江上月

随君夜梦镜中秋

士子醉吟江上月

佳人羞对镜中花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圆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虎踞迎风爽

溪流印月清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 东林寺对联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妙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日就月将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9.关于佳的诗句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韦元甫《木兰歌》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诗经》《汉广》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木兰辞》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断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10.咏月的诗句

咏月诗词撷英 记得在我中学时代,语文老师让同学们收集咏月诗,但是当时大家都找了些什么诗词佳作,我一点都不记得了。

不过回想一下,还是觉得老师这个作业有特色。古今中外,关于月亮的诗词佳篇确实不少,而提及月亮的诗篇则更加众多。

我对于月亮有着特别的感情,小时候晚饭后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出门散步,如果天色清朗,那么赏月必是我们赏心悦目的休闲项目,也许因为这个缘故,我对于咏月的好诗句也情有独钟。在诗词作品中,我最欣赏的还是唐诗宋词。

这里就选取部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关于月亮的唐诗宋词谈谈。唐诗 唐诗里少不了说李白杜甫。

“诗仙”李白的咏月诗相当多,比如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是我更喜欢他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满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影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渺云汉。”在这首诗里,李白的豪放不羁,潇洒超脱的个性一面跃然纸上,而他奇妙的想象力构织的意境也让人陶醉。

诗歌作品更具有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的诗篇就更苍凉和沉重,比如他的咏月诗名篇《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在月色下是特别容易怀念故人的,何况远在边塞的诗人,于是思乡和想念弟弟之情都油然而生,只是在杜甫凝重的笔触下这些又混杂着对国家的忧思,显得格外苍凉。

相比而言,从鉴赏角度,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王维的诗体现的“诗中有画”更值得细细品味。我特别喜欢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在这首诗里,一幅月下山涧的幽静、安宁的山水画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里飞起的鸟的叫声更映衬出空荡的山涧的安静。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意境里,多少可以感受到诗人忘却尘世、怡然自得的心性,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儿“小资”。宋词 在宋词里,最著名的词人当属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三位,其中咏月诗写得最出名的非一代文豪苏轼莫属。

他的《水调歌头·中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上半阙的飘飘欲仙的遐想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醉酒后的李白般的超然物外,但是苏轼毕竟也是政治家,所以在词中他也仍然无法摆脱人间的种种烦恼和情绪,在下半阙,东坡先生回到了人世,想到了月亮也常常残缺,人生怎么能都尽意呢?所以最后还是收笔于祝福,收笔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千古名句。由于本词副标题有“兼怀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所以这里的祝福应该是祝福兄弟,但是由于它的阔大的意境,所以可以作为对任何人的祝福,甚至可以升华为对人间的祝福。

辛弃疾的词常常怀着“壮志未酬”或“壮怀激烈”的豪情,他的诗比较少风花雪月,所以虽然有些词提到月亮,比如《贺新郎》里的尾句“谁共我,醉明月?”和《木兰花慢》里的“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等,但是传唱不广,不是他词作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女诗(词)人之一,在青春族中曾经很受欢迎的琼瑶小说常常借用她的词句作标题或主题。

但是她的关于月的词句并不著称,虽然包含名句“此情无计可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剪梅》中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样还算出名的句章,但是基本属于陪衬。

倒是婉约派词人中的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为人熟知。

其实咏月的诗词名句相当多,而且未必来自声名如雷贯耳的某些大家,比如初唐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整篇都堪称精品,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更是千古绝唱。

我喜欢咏月的诗词佳句,因为喜欢月喜欢诗词,也因为人生需要精神的洗涤和陶冶。关于“月”的成语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中有不少关于月亮的知识,现搜集整理一些与“月”有关的成语。

成语中的“月”一是指月亮,二是与时间有关。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

形容美好宁静的夜晚。 出自唐朝的《洛神传》:“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

月缺花残 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坏、摧残。出自唐朝温庭筠《金荃集?和王秀才伤歌姬》:“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风花雪月 原古典文学中常用以作为描写对象的四时景色。现多指诗文堆砌辞藻,内容限于写景言情。

比喻风流场中男女间的恋爱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出自宋朝邵雍《伊川击壤集?序》:“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也?” 水中捞月(水中捉月)(海底捞月):到水里捞月亮。

比喻白费力气,事情根本办不到。出自明朝汤显祖《牡丹亭冥誓》:“虽则似空中拈。

关于佳和月的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