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方舟迦组成的古诗句(数学中的陷阱数6174给出的证明是什么?)
1.数学中的陷阱数6174给出的证明是什么?
神秘的6174-黑洞数
随便造一个四位数,如a1=1628,先把组成部分1628的四个数字由大到小排列得到a2=8621,再把1628的四个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得a3=1268,用大的减去小的a2-a1=8621-1268=7353,把7353按上面的方法再作一遍,由大到小排列得7533,由小到大排列得3357,相减7533-3367=4176 把4176再重复一遍:7641-1467=6174。 如果再往下作,奇迹就出现了!7641-1467=6174,又回到6174。 这是偶然的吗?我们再随便举一个数1331,按上面的方法连续去做: 3311-1133=2178 8721-1278=7443 7443-3447=3996 9963-3699=6264 6624-2466=4174 7641-1467=6174 好啦!6174的“幽灵”又出现了,大家不妨试一试,对于任何一个数字不完全的四位数,最多运算7步,必然落入陷阱中。 这个黑洞数已经由印度数学家证明了。 在数学中由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在数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苏联的科普作家高基莫夫在他的著作《数学的敏感》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奇妙的四位数6174,并把它列作“没有揭开的秘密”。不过,近年来,由于数学爱好者的努力,已经开始拨开迷雾。
6174有什么奇妙之处
请随便写出一个四位数,这个数的四个数字有相同的也不要紧,但这四个数不准完全相同或有完全相同趋向,例如 3333、7777、7337等都应该排除。 写出四位数后,把数中的各位数字按大到小的顺序和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将得到由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的最大者和最小者,两者相减,就得到另一个四位数。将组成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施行同样的变换,又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两者相减……这样循环下去,一定在经过若干次(最多7次)变换之后,得到6174。 例如,开始时我们取数8208,重新排列后最大数为8820,最小数为0288,8820—0288=8532;对8532重复以上过程:8532-2358=6174。这里,经过两步变换就掉入6174这个“陷阶”。 需要略加说明的是:以0开头的数,例如0288也得看成一个四位数。再如,我们开始取数2187,按要求进行变换: 2187 → 8721-1278=7443→7443-3447=3996→9963-3699=6264→6642-2466=4176→7641-1467=6174。 这里,经过五步变换就掉入了“陷阱”——6174。 拿6174 本身来试,只需一步:7641-1467=6174,就掉入“陷阱”再也出不来了。 所有的四位数都会掉入6174设的陷阱,不信可以取一些数进行验证。验证之后,你不得不感叹6174的奇妙。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次“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重排求差"操作即组成该数得排后的最大数去重排的最小数。
你可以到百度百科查“黑洞数”就可以啦
2.中翻英的句子
1 “谁”?是睡吧。
I slep for (only) 6 hours last night. 2 How long have you been playing basketball ? 3 I've been in the class for 2 hours. 4 “再”?是在吧。 She's been teaching here since last year. 5 She skated for 2 hours, from 9 o'clock to 11 o'clock. 我是加拿大华人,错不了。
3.砖混结构的楼板每个平方能承载多少重量
砖混结构的楼板每个平方能承载的重量2.0kN。
每平方米200公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住宅楼层的平均居住荷载为每平方米200公斤。载荷是均布荷载的,即均匀分布。
房间按大概10个平方米算,则整个房间允许荷载是20KN,约2000公斤。按你说的衣柜也就五六百斤,约300公斤,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砌体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体和立柱由砖或砌块组成,承重横向荷载的梁、楼板和屋面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扩展资料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2012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目录为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楼面和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等7章和7个附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4.带“轻重方舟”的古诗是什么
1、《2113春游》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方舟冲破湖波绿,联骑蹋残5261花4102径红。
七十年间人换尽,放翁依1653旧醉春风。2、《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朝代: 宋 作者: 张栻林塘过雨不胜秋,万盖跳珠写碧流。
倚槛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上方舟。3、《定风波·三月七日》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4、《早发白帝城》朝代:唐 作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5、《武陵春》朝代:宋 作者: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艨舟, 载不动、许多愁。6、《诗词》朝代:宋 作者:宋祁积雨涨秋濠,轻舟共此邀。
菰蒲敛鋩锷,莲芡熟橐韬。岸静鱼跳月,林喧鸟避篙。
归时兴不浅,风物正萧骚。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
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江湖既相望,煦沫安足凭。
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7、《点绛唇·醉漾轻舟 桃源 》 朝代:宋 作者:秦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直把杭州作汴州,轻舟已过万重山,但悲不见九州同,明月何时照我还,唯见长江天际流。
8、《方舟二首其一》朝代:宋 作者:李石颇笑方舟拙,聊因拙自夸。家无三日谷,园有四时花。
池静鱼吞墨,松高鹤护砂。著书逢好处,快痒得仙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