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凉的诗句古诗(带凉字的古诗)

1.带凉字的古诗

秋 夕

(唐) 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唐多令)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听安万善吹咸(上)角(下)篥歌

李颀

)

地分丹鹫岭,途间白云乡。储诚虔晓夕,宸爱积炎凉。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主__柳公权

金创生肢节,相与拔箭镞。闻道西凉州,家家妇人哭。

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

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深山谁向石桥逢。定攀岩下丛生桂,欲买云中若个峰

含燕的诗句,含风的诗句古诗,含光的诗句古诗

2.带有凉字的诗词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已凉 唐代:韩偓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

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

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古诗,诗句

3.形容天气冷的诗句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4.关于天气冷的古诗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5.写寒冷的诗句古诗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雨雪:下雪。

雨:下,落。雱:大雪纷飞的样子。

《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喈:风疾的样子。霏:霏霏,纷飞的样子。

《诗经·邶风·北风》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惨栗:非常寒冷。

汉·《古诗孟冬寒气至》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汉·《古诗童童孤生柳》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唐·孟郊《苦寒吟》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6.带有凉字的诗词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作者:李隆基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作者:张籍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

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

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

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

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蜀国弦》 作者:李贺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昌谷诗》 作者:李贺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

层围烂洞曲,芳径老红醉。攒虫锼古柳,蝉子鸣高邃。

大带委黄葛,紫蒲交狭涘。石钱差复藉,厚叶皆蟠腻。

汰沙好平白,立马印青字。晚鳞自遨游,瘦鹄暝单跱。

嘹嘹湿蛄声,咽源惊溅起。纡缓玉真路,神娥蕙花里。

苔絮萦涧砾,山实垂赪紫。小柏俨重扇,肥松突丹髓。

鸣流走响韵,垄秋拖光穟。莺唱闵女歌,瀑悬楚练帔。

风露满笑眼,骈岩杂舒坠。乱条迸石岭,细颈喧岛毖。

日脚扫昏翳,新云启华閟。谧谧厌夏光,商风道清气。

高眠服玉容,烧桂祀天几。雾衣夜披拂,眠坛梦真粹。

待驾栖鸾老,故宫椒壁圮。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

阴藤束朱键,龙帐著魈魅。碧锦帖花柽,香衾事残贵。

歌尘蠹木在,舞彩长云似。珍壤割绣段,里俗祖风义。

邻凶不相杵,疫病无邪祀。鲐皮识仁惠,丱角知靦耻。

县省司刑官,户乏诟租吏。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

溪湾转水带,芭蕉倾蜀纸。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

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丁丁幽钟远,矫矫单飞至。

霞巘殷嵯峨,危溜听争次。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阴悴。

凉光入涧岸,廓尽山中意。渔童下宵网,霜禽竦烟翅。

潭镜滑蛟涎,浮珠噞鱼戏。风桐瑶匣瑟,萤星锦城使。

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石根缘绿藓,芦笋抽丹渍。

漂旋弄天影,古桧拏云臂。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

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刺促成纪人,好学鸱夷子。

《听颖师琴歌》 作者:李贺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越王夜起游天姥。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

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奉礼官卑复何益。

《江上寄元六林宗》 作者:李白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

沧波眇川汜,白日隐天末。停棹依林峦,惊猿相叫聒。

夜分河汉转,起视溟涨阔。凉风何萧萧,流水鸣活活。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兰交空怀思,琼树讵解渴。

勖哉沧洲心,岁晚庶不夺。幽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作者:李白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

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

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

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

寄书访衡峤,但与南飞鸿。《游水西简郑明府》 作者:李白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

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

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

吟玩空复情,相思尔佳作。郑公诗人秀,逸韵宏寥廓。

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秋夕旅怀》 作者:李白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观鱼潭》 作者:李白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 作者:贯休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台。

宁知数片云,不是旧山来。故人天一涯,久客殊未回。

雁来不得书,空寄声哀哀。《临高台》 作者:贯休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台。

宁知数片云,不是旧山来。故人天一涯,久客殊未回。

雁来不得书,空寄声哀哀。《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 作者:贯休捧诏动征轮,分飞楚水滨。

由来真庙器,多作伏蒲人。舍鲁知非愿,朝天不话贫。

沙头千骑送,岛上一蝉新。莫使身侵贵,无矜贵逼身。

玉阶凝正色,兰苑涨芳尘。銮辂方离华,车书渐似秦。

流年飘倏忽,书札莫因循。凉雨鸣红叶,非烟闭紫宸。

凭将西社意,一说向荀陈。《杂曲歌辞·千里思》 作者:李端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

泛泛下天云,青青缘塞树。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

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千里思》 作者:李端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

泛泛下天云,青青缘塞树。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

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秋日旅舍别司空文明》 作者:李端凉风飒穷巷,秋思满高云。

吏隐俱不就,此心仍别君。素怀宗淡泊,羁。

含凉的诗句古诗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