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监督诗句(有关监督或者保护相关的古诗词)

1.有关监督或者保护相关的古诗词

晋代诗人陶渊明最喜植柳,辞官归隐后,始终与柳树为友。

他还特意在房前栽下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写下了许多爱树的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等。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四季不忘绿化,还以诗代札,向友人索取树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房里为求来。”宋代文豪苏轼也爱种树,“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岗。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就是描写他少时种树的情景。

后来他在杭州做官,修筑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成为西湖美景之一。

2.关干清政廉洁诗句格言等

诗词一旦手中有了权,不应想钱应想廉人生无返程,莫向腐路行人生得意时,切莫忘廉规群众的事情记在心上,廉政的法规刻在脑中身在民中察民情,民在心中解民忧心中有民政必勤,脑中有法行必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汝言慎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 廉政格言1、廉洁自律,警钟常鸣2、廉洁自律,从我做起3、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4、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名言:1、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意思是说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2、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上的廉洁。

[法] 巴尔扎克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这是孔子对他学生曾参说的一番话。

一个读书人,应该将遵行发扬道义作为志向与目标,如果不是这样,总以穿不上时髦光鲜的衣服,吃不到山珍海味而觉得羞耻,这个人就不值得与他讨论问题,大概作朋友的资格也都没有。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所谓淡泊,就是清简素朴,少一点私欲。这样,谋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样燃烧,浪花一样翻滚,酒醉一样躁热,而像镜子被擦拭干净,像池水被沉淀透明,这时候高远纯洁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现,主宰原本飘荡无主的心。

5、“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是说一个人要养成“吾曰三省吾身”的习惯,日日反思行为,检点作风,及时发现不足与错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5.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

法.安格尔6.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古代廉政警句选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注解: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注解: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注解: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注解: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注解:人的欲望虽然是不能消灭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注解: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注解: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注解:东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烂,蛀虫才能生出来。人一定是先产生疑心,以后谗言才能听进去。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宋]邵雍《男子吟》注解:钱财使人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声使人骄傲,权势使人专横。

一个须眉男子,如若能够免去财、色、名、势这四种祸患,难道他还会是世上的普通人吗?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注解: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各种欲望。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唐]皮日休《六箴序》注解:人虽然不得志,不能忘记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记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战国]《孟子·腾文公上》注解: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汉]刘向《说苑·至公》注解: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就不能讲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晋]傅玄注解:主持政务关键在于去掉私心,否则就没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隋]王通《文中子·魏相》注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选择,然后再交往;小人却不同,一见如故,显得异常亲热,然后才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春秋]管仲注解: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朋友,也就能看出他是什么人了。

3.关于自律的诗句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3、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徐九经 4、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5、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魏源 6、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7、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陈弘谋 8、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9、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

——《现代国洪河作》 10、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11、古人有言曰:“大-法小廉。”

大臣能廉,仅得其半。非廉无以行法,非法无以佐廉。

——陈弘谋 12、公生明,廉生威。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14、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王夫之 15、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岳飞 16、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史可法 17、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18、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德谟克利特 19、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

——包拯 20、自私与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艾青 21、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22、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海涅 2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

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24、贪者逆取,不顾非义而不厌;廉者顺取,得之分内而常愧。

——陈荩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6、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朱柏庐 27、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已见,而后可以听人言。——金缨 28、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林逋 29、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朱熹 30、怀律已之心,修为官之德。

31、时刻发现自己的错误,大胆直率的承认,敏捷勇敢地更改。 32、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安德雷耶夫 33、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 34、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

——顾炎武 35、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36、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何坦 37、要进行严厉的自我克制,因为克制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泰戈尔 38、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40、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瞪瞪难逃脱。

——陈毅 41、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42、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43、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陆拢其 4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45、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46、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风化必以至诚为本。

——胡安国 47、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韩涛 48、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岳飞 49、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 50、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

——曾国藩 51、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诸葛亮 5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53、贪巧而懵于民事者,则禽兽之不若。——钱泳 54、不管人家恨你还是爱你,都要检查自己的行为。

——伏尼契 55、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贵的王国。——丁尼生 5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 57、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日想一想: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

——申居郧 58、“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 59、人心贵乎光明洁净。

——程颐 60、反腐倡廉重在标本兼治,廉洁自律务求身体力行。 61、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朱熹 62、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6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 64、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鲁迅 65、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 66、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7、自重、自盛自警、自励。

68、夺天下之公利,徇一已之利,是谓国-贼。——黄宗羲 69、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陈云 70、吃苦在前,享福在后,这是取得党和人民群众信任的基本条件。——刘少奇 71、官不可以私予人,。

4.关于廉政建设的诗词有哪些

1、《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释义】意思是石灰被千锤百炼才出得深山,经历烈火焚身的痛苦也坦然自若

这首诗的寓意是自己不怕磨难,志向高洁,虽经痛苦,仍不变节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2、《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释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就是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古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教训,成功主要由于勤俭,奢侈则招致破败。也叫“成由勤俭败由奢”。

3、《入京诗》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释义】绢帕、麻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

4、《书端州郡齐壁》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释义】净化心灵,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廉洁奉公,是我为自己确定的为官宗旨。正直能干的人,像那高大笔直的树干,终归会成为社会栋梁;好比精粹的钢材,是不会用来制作弯钩的。那些贪官如同鼠雀,见粮仓充盈,就满心欢喜;好似狐兔,见杂草除尽,无处藏身,就愁苦不已。圣贤在古籍中留下的立身处事之教诲,我们要引以为戒,可不要招致后辈人的耻笑啊。

5、《题画竹为董文中赋》吉雅漠丁

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

【释义】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以清白与好友共勉,暗藏了清廉可致平安的道理。

古人关于监督诗句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