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竹的文言文(关于“竹”的古文有哪些?)
1.关于“竹”的古文有哪些?
1.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2. 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3.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
4.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5. 虚杯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一世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第一句出自黄庭坚《咏竹》
第二句出自王贞白《洗竹》
第三句出自乐史《慈竹》
第五句出自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2.文言文竹郑板桥的,谁知道,原文译文和中心都要,有的人我重赏原文
全文翻译:我家有茅草房两间,南西都种着竹子。
到了夏天,新竹枝叶刚刚伸展开来,绿树成荫,光色照人,放一张床在竹林中,十分凉爽舒适。到了秋冬交替之时,把屏风的骨架拿出来,截去两头,横着安放就成为窗格,然后用均匀洁白的薄纸把它糊起来。
待到风和日暖,冻得半僵的苍蝇又飞动起来,撞到窗纸上,咚咚咚地发出敲击小鼓的声音。这时,窗纸上一片零乱的竹影,难道不是一派天然的图画吗?我所画的竹子,都没有老师的传承,多数是得之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啊。
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 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
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
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 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
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我种了几十盆兰花,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都显出萎靡凋零、仿佛思念故乡的样子。因而将它们移植到假山石之间,在山的北面,石头的空隙中,既能够躲避烈日,又接近干爽之地,正对着我的堂屋,观赏起来也没有碍眼之处。
第二年,忽然生发出数十枚新枝,挺拔直上,香味坚实、厚重而悠远。又一年,长得更加茂盛。
由此我体悟到: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于是就写诗赠送给兰花,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盎:情趣洋溢)不如留与伴烟霞。”又曰:“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
山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这不过是假山罢了,尚且如此,何况是真山呢!我画的这幅兰画,它的花都超出在叶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壮而强劲,这是由于它是山中的兰花而不是盆中的兰花啊。
3.文言文《植竹记》翻译
秋八月,刘氏徙竹凡百余本,列于室之东西轩,泉之南北隅,克全其根,不伤其性,载旧土而植新地,烟翠霭霭,寒声萧然。适有问者,曰:“树梧桐可以代琴瑟,植楂梨可以代甘实。苟爱其坚贞,岂无松桂也,何不杂列其间也?”答曰:“君子比德于竹焉:原夫劲本坚节,不受霜雪,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以挺耸,必相依以林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常也;垂蕡实以迟凤,乐贤也;岁擢笋以成干,进德也;及乎将用,则裂为简牍,于是写诗书篆象之辞,留示百代,微此则圣哲之道,坠地而不用闻矣,后人又何所宗欤?至若镞而箭之,插羽而飞,可以征不庭,可以除民害,此文武之兼用也;又划而破之为篾席,敷之于宗庙,可以展孝敬;截而穴之,为箎为箫,为笙为簧,吹之成虞韶,可以和神人,此礼乐之并行也。夫此数德,可以配君子,故岩夫列之于庭,不植他木,欲令独擅其美,且无以杂之乎。”
译
八月的秋季,我(刘岩夫)移栽了共百余棵竹子,并把它们排列在厅室的东西轩,还在竹子的南北方引来泉水
为了保全竹的根经不伤害本性,我装了以前的泥土种在新地方,烟雾霭霭,风一吹好像有箫声般
刚好有个人便问刘岩夫:听说种梧桐可以用来代替琴瑟,种植山楂可以代替粮食 ,你若是崇尚坚贞如何能不种松桂呢,何不间杂其中种一些?
刘达到:君子的品德能比得上竹子吗?
竹子的气节不受风霜压迫,这是刚正.
它的绿叶繁茂,青翠可爱 这是柔
它空心而上长毫无隐蔽,这是忠
它不孤傲独立完全相依而生,这是义
即使春天万物生长,他也不会与众木争荣,这是谦逊
四季不变,荣盛一般 这是常.
低垂着果实等待凤凰 这是乐贤
每年长出竹笋成为竹竿 这是进德
等到被用时变裂为 竹简,于是诗书辞文写在上面才能流传百代,大概这是圣哲之道
坠落了不求闻名 后人又怎能不尊崇呢
至于变成箭矢插羽飞射,可以征战不平之地
可以为民除害,这真是文武双修啊
划开又可以变成篾席子,铺到宗堂,祭祀可以用来跪拜是用,打上小孔 可以作为笙箫邵乐的乐器,这真是礼乐具备。
这几种品行能够配的上君子,所以我在厅外排列竹子不种其它植物,就是想只学习竹子的品德。只发扬竹的魅力 怎么能过种其它的植物呢?
4.求有关竹的古诗词及竹的外貌描写急
山居秋暝
唐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嬴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倚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是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5.描写竹的古诗有哪篇
清·洪升: 斑竹一枝千点泪,湘江烟雨不知春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度琼枝。
清·魏源: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唐·杜甫: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 未出土时先有节,至凌云处总虚心 唐.李贺: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翠竹千竿锦苑幽,奇传每醉忆千秋。
临风摇曳湘妃泪,对月娉婷黛玉愁。 高节长称松柏侣,清名幸缔菊梅俦。
丹青留影寻常见,翰墨琴魂雅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