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了也学习的文言文有哪些(有段古文是说学到老的,我只记得,二十而学,如)
1.有段古文是说学到老的,我只记得,二十而学,如
师旷论学
作者:刘向(西汉)
[编辑本段]【注音】
shī kuàng lùn xué
[编辑本段]【原文】
晋平公(1)问于(2)师旷(3)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4)矣!”
师旷曰:“何(5)不炳烛(6)乎?”
平公曰:“安(7)有为人臣而戏(8)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9)安敢戏其君乎?臣(10)闻(11)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1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13)。炳烛之明,孰与(14)昧行(15)乎?”
平公曰:“善哉(16)!”
[编辑本段]【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问道:“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点燃呢?”
平公说:“哪里有作为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
师旷说:“盲目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中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烛点燃一样明亮,点上烛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编辑本段]【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对;向。
3.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4.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作“晚了”讲。
5.何:为什么
6.炳烛:把烛灯点燃。古无蜡烛,称火炬为烛。炳:点。
7.安:怎么
8.戏:戏弄。
9.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0.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1.闻:听说。
12.阳:明亮。
13.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4.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5.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6.善哉:说得好啊!
17.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18.日中之光:正午的太阳光.
19.好:爱好。
2.《谚氏家训·勉学》的译文(是文言文)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
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就好比摘取秋果。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还没有遗忘。
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当然。
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样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
魏武帝、袁遗,到老时学习的更加专心,这些都是从小到老勤学不辍的例子。曾子十七岁时才开始学习,最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后来终于当了丞相;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易经》、《论语》的,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他们最后都成了大学者。
这些都是早年沉迷而晚年醒悟的例子。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就好象面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也够愚蠢了。
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 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熟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使之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为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文来解释呢,你说“居”指闲居之处,他说“居”指讲习之所,现在又有谁能看得见?在这种问题上,争个你输我赢,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值得珍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返,我们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以成就功名事业。
如果你们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那我就不批评了。(我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
E.G. 本文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勉学”节录。 中心思想 学习目的:修身利行。
学习态度:年幼不失良机,年老不放弃学习。 学习方法:学习要博览书中的精要之处,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
3.用自己的话概括《师旷论学》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今天,我在古文课上学了一篇小古文,名叫《师旷论学》,受益匪浅。
它的主要内容是,有一天,晋文公去拜访师旷,他七十多岁了,想学习,但怕已经晚了。而师旷却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平公很生气,觉得师旷在戏弄他。
实况纠结是,他怎么敢戏弄平公,他知道年轻而好学,就像刚升起的太阳;年壮时而好学,就像中午的太阳发出的光;老年了而好学,就像点燃的蜡烛发出的光。点燃蜡烛的光明,总比黑夜中行走好多吧。
平公终于明白了,直叫好。这篇古文告诉我们学习不再与年纪,青年学习固然是好,但是我们要鼓励老年人在垂暮之年学习。
看着这篇古文,我就想起了朱熹的一句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在新闻中看到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从小就在很好的学校就读,但他始终没有放下心来好好学习,整天都在与狐朋狗友打交道,尽管在他爸爸众多的保护下他进入了北京的一所名校“长城中学“,在他上中学的时间里,他爸爸没有很好的管教他,导致他在步入社会的青壮年时期,做出了一系列的恶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我知道,学习是在我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看来是一件十分苦恼的事,但是现实是那么残酷,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没法考考上一所名校,如果你学业未有所成,你就没法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所以我总结出了一句话:”好好学习,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 我知道了有志不在年高,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活到老,学到老。
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年龄、性别、身份都是无关紧要的。活到老,学到老,为人要好学。
只要你想学习,什么时候学都不算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