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峡山寺文言文答案(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的题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①余年来观瀑屡矣)
1.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的题峡江寺飞泉亭记清·袁枚①余年来观瀑屡矣
1、(1)同“曝”,曝晒(2)安闲舒畅地躺卧(安居)(3)想到,料想2、B3、(1)不一会儿,又有拄着拐杖的声音从云中传来,原来是老僧怀远,抱着一尺左右的诗集,来求我作序。
(顷之、曳、则、尺许及定语后置) (2)寺庙怎么能飞呢?只有哪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何、惟、或)4、说明这些瀑布未尝不奇,因为无亭而无法从容地观览,衬托出下文飞泉亭的惬意。
5、亭有奇树遮阳;厅内开窗可以观览瀑布的奇妙,关窗可以听瀑布的声音,在几席上赏玩瀑布;亭内可以自由休憩,水声、鸟声、棋声、松声齐奏,妙不可言。(意思对即可)。
2.李翱的题峡山寺的译文
题峡山寺[1]
[唐] 李 翱
翱为儿童时[2],闻山游者说峡山寺[3],难为俦远地[4],尝以为无因能来[5]。及兹获游[6],周历五峰[7],然后知峡山之名[8],有以然也[9]。
于灵鹫寺时[10],述诸山居之所长[11],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12];天竺之石桥下无泉[13];台山之力[14],不副天奇[15];灵鹫拥前山[16],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17]。
乃知物之全能[18],难也。况交友择人[19],而欲责全耶[20]!去其所阙[21],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22],致天下于治平也[23],弗难矣[24]。
【注释】
[1]峡山:在广东清远南,已见《来南录》注。峡山寺:《水经注·溱水》载,峡山“下有神庙,背阿面流,坛宇虚肃。庙渚攒石〓岩,乱峙中川,时水洊至,鼓怒沸腾。流水沦没,必无出者,世人以为河伯下材”。寺或即《水经注》所云“神庙”。
[2]翱:作者以名自称。
[3]山游者:游山玩水的人。说:谈论。
[4]“难为”句:意谓可惜峡山寺在远地,很难偕伴往游。“俦”,伴侣。
[5]尝:曾经。无因:没有机会。
[6]及兹:谓等到这次旅行,指元和四年(809)作者自长安赴广州之行。
[7]周历:一一游历。五峰:指这次旅途中游历的五个名山,即江苏苏州虎丘山、浙江杭州天竺山、江西大庾县大庾岭、广东曲江县灵鹫山以及峡山。
[8]名:著名。
[9]有以然也:谓是有它著名的道理的。
[10]灵鹫:山名,在广东曲江县北,已见《来南录》注。灵鹫寺:灵鹫山的寺庙,或即指僧律所筑佛寺。作者在元和四年(809)五月曾旅宿灵鹫寺,有《题灵鹫寺》。
[11]“述诸山”二句:指《题灵鹫寺》云,“凡山居以怪石奇峰、走泉深潭、老木嘉草、新花视远为幽。自江之南,而多好山居之所。翱之对者,七焉,皆天下山居之尤者也。”其下即叙虎丘等山的优胜之处。“所长”,优点。“其所不足”,缺点。
[12]剑池:苏州虎丘山上的名胜。《题灵鹫寺》云,“剑池上,峭壁耸立,凭楼槛以远望”。不流:谓剑池其实无水,是其缺点。
[13]天竺:指杭州灵隐山南的天竺山。作者《来南录》云,“如武林之山(灵隐),临曲波,观轮〓,登石桥,宿高亭。”“石桥”即谓灵隐石桥。无泉:谓无流水,也是缺点。
[14]台山:指江西大庾县的大庾岭,一名台岭,梅岭,是古代赴岭南的五岭之一。力:指登山吃力。
[15]不副天奇:意谓登山途中不见胜景,不符合天然奇观。
[16]拥前山:谓灵鹫山前有高山。
[17]无所潭:谓没有停贮泉流的水潭,只是一味地奔流,也是缺点。
[18]物之全能:谓事物具有全面的能力。
[19]择人:选择人才。
[20]责全:谓必须要求全才。耶:语气词,这里相当“呢”。
[21]去:除掉,克服。阙:同“缺”。所阙:缺点。
[22]无遗:不会失掉。
[23]治平:政治太平。
[24]弗:同“勿”,不。
【作者及题解】
作者已见前《来南录》简介。
本篇选自《李文公集》。这是一篇题名之辞。作者经过长途旅行,游历不少江南名山,到峡山又见一种风光,颇有感触。因此他借题发挥,将山比人材,指出选择人材应当广见博采,扬长弃短,“用其所长”,不可求全责备。这样才能够发掘一切人材,为国家效用。出于这一主题思想,因此结构简捷,比喻明确,文字朴质,议论清楚,给人以启发,而不以描写动人。但其中指出五峰不足,恰中要害,令人恍然会意,别有滋味,也是山游一乐。
3.李翱的题峡山寺的译文
我童年时,听游山的人谈论峡山寺没有别处能和它相比。
由于地处遥远曾经以为没有机会来的了。等到这次南游,走遍了五座有名的山蜂,这才知道峡山寺所以声名远扬,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灵鸳寺的时候,记叙了各座名山的优点,没有谈到它们的不足之处。如虎丘山的剑池水不流动,天望山的石桥下没有泉水;天台山的难以攀登和天然奇观不相对应;灵鸳山前面遮有高山,视野不开阔;峡山也缺少平坦的土地,泉水出山后不能形成深渊。
这才领悟到要求事物完美无缺,难啊2何况交朋友选择人才,却要求·人家尽善尽美呢?避开他的缺点,发挥他的长处,那么、不论才干大小的人材都不会遗漏,达到天下长治久安的理想,就不难了。
4.李翱的题峡山寺的译文, 大哥大姐行行好吧
Ao for the children, Wen said Gap Mountain Temple, can not make friends far away, the taste that can come without reason. And I found Yu, Zhou Li Wufeng, and then to know the name of Xiashan have to also-ran.
Ling JiuTemple in, the reference from the director of the Mountains, while less than they made. If Tiger does not flow of Jian Pond; Tenjiku under the stone bridge non-chuen; Taishan power, not vice Tianqi;Ling Jiu former pro mountain, not far from visible. Xiashan also less flat; Stephen out of the mountains, no tan.
I know of all objects, it is difficult also. Optional status of friends, and those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all! Que to it, with its director, then the size of the material to be exhaustive, nor to the world in Jhihping, mandrax difficult to say.
5.题峡山寺的翻译
[唐] 李 翱 翱为儿童时[2],闻山游者说峡山寺[3],难为俦远地[4],尝以为无因能来[5]。
及兹获游[6],周历五峰[7],然后知峡山之名[8],有以然也[9]。 于灵鹫寺时[10],述诸山居之所长[11],而未言其所不足。
如虎丘之剑池不流[12];天竺之石桥下无泉[13];台山之力[14],不副天奇[15];灵鹫拥前山[16],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17]。
乃知物之全能[18],难也。况交友择人[19],而欲责全耶[20]!去其所阙[21],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22],致天下于治平也[23],弗难矣[24]。
【注释】 [1]峡山:在广东清远南,已见《来南录》注。峡山寺:《水经注·溱水》载,峡山“下有神庙,背阿面流,坛宇虚肃。
庙渚攒石〓岩,乱峙中川,时水洊至,鼓怒沸腾。流水沦没,必无出者,世人以为河伯下材”。
寺或即《水经注》所云“神庙”。 [2]翱:作者以名自称。
[3]山游者:游山玩水的人。说:谈论。
[4]“难为”句:意谓可惜峡山寺在远地,很难偕伴往游。“俦”,伴侣。
[5]尝:曾经。无因:没有机会。
[6]及兹:谓等到这次旅行,指元和四年(809)作者自长安赴广州之行。 [7]周历:一一游历。
五峰:指这次旅途中游历的五个名山,即江苏苏州虎丘山、浙江杭州天竺山、江西大庾县大庾岭、广东曲江县灵鹫山以及峡山。 [8]名:著名。
[9]有以然也:谓是有它著名的道理的。 [10]灵鹫:山名,在广东曲江县北,已见《来南录》注。
灵鹫寺:灵鹫山的寺庙,或即指僧律所筑佛寺。作者在元和四年(809)五月曾旅宿灵鹫寺,有《题灵鹫寺》。
[11]“述诸山”二句:指《题灵鹫寺》云,“凡山居以怪石奇峰、走泉深潭、老木嘉草、新花视远为幽。自江之南,而多好山居之所。
翱之对者,七焉,皆天下山居之尤者也。”其下即叙虎丘等山的优胜之处。
“所长”,优点。“其所不足”,缺点。
[12]剑池:苏州虎丘山上的名胜。《题灵鹫寺》云,“剑池上,峭壁耸立,凭楼槛以远望”。
不流:谓剑池其实无水,是其缺点。 [13]天竺:指杭州灵隐山南的天竺山。
作者《来南录》云,“如武林之山(灵隐),临曲波,观轮〓,登石桥,宿高亭。”“石桥”即谓灵隐石桥。
无泉:谓无流水,也是缺点。 [14]台山:指江西大庾县的大庾岭,一名台岭,梅岭,是古代赴岭南的五岭之一。
力:指登山吃力。 [15]不副天奇:意谓登山途中不见胜景,不符合天然奇观。
[16]拥前山:谓灵鹫山前有高山。 [17]无所潭:谓没有停贮泉流的水潭,只是一味地奔流,也是缺点。
[18]物之全能:谓事物具有全面的能力。 [19]择人:选择人才。
[20]责全:谓必须要求全才。耶:语气词,这里相当“呢”。
[21]去:除掉,克服。阙:同“缺”。
所阙:缺点。 [22]无遗:不会失掉。
[23]治平:政治太平。 [24]弗:同“勿”,不。
译文我童年时,听游山的人谈论峡山寺没有别处能和它相比。由于地处遥远曾经以为没有机会来的了。
等到这次南游,走遍了五座有名的山蜂,这才知道峡山寺所以声名远扬,是有它的道理的。在灵鸳寺的时候,记叙了各座名山的优点,没有谈到它们的不足之处。
如虎丘山的剑池水不流动,天望山的石桥下没有泉水;天台山的难以攀登和天然奇观不相对应;灵鸳山前面遮有高山,视野不开阔;峡山也缺少平坦的土地,泉水出山后不能形成深渊。这才领悟到要求事物完美无缺,难啊2何况交朋友选择人才,却要求·人家尽善尽美呢?避开他的缺点,发挥他的长处,那么、不论才干大小的人材都不会遗漏,达到天下长治久安的理想,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