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护母文言文翻译(文言文“临危护母”翻译是什么?)

1.文言文“临危护母”翻译是什么?

翻译是: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们都丢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母亲老了,杀了我之后放过我的母亲吧。”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推着小车把他母亲拉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仪节操。

全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名字是:《司马芝传》

项羽临危用兵文言文翻译,护兄感母文言文翻译,舍命护友文言文翻译

2.临危护母 译文

一、译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

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们都丢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

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 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

司马芝叩头说道:“母亲老了,杀了我之后放过我的母亲吧。”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

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推着小车把他母亲拉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仪节操。

二、原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

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三、出处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司马芝传》。

扩展资料文章涉及主人公介绍 司马芝,字子华,生卒年不详,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曾以遵守礼义著名。曹操平定荆州后被任命为营县长。

他能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善于断案,历任大理正、甘陵等郡太守、大司农、河南尹等。司马芝为人正直,不惧权势,连太皇太后卞氏的说情也不予通融,又能体贴下属,不谋私利,是魏国历任河南尹中最杰出的清正官员。

司马芝宽恕嫌犯 不久,司马芝被提升为大理正。有人偷窃了官府的白绸放在厕所上面。

吏卒们怀疑是女工干的,就把她们抓起来关进监狱。司马芝说:“处罚罪行时的失误,都是失误在用刑过分苛刻残暴上。

现在先找到了赃物,然后才去审讯,求得供词。 如果她们经不住拷打,有可能被迫说假话承认偷窃。

根据假话定的案情,是不能用来判断罪案的。而且执政宽大简便,使人民容易服从,这是德行高尚人物的教化。

不放过一个有罪的人,只是平庸世道的治理方法罢了。如今我宽恕了这些嫌疑犯,用来发扬使人民容易服从的道义,不也是可以的吗?”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议。

司马芝历任甘陵、沛郡、阳平等地太守,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

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过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

董昭也害怕司马芝,不给太监传话。 司马芝给下属官员们写了告示,规定教令说:“君王能够设立法令,却不能让吏员们一定不违犯法令。

吏员们能触犯教令,却不能让君主始终不知道。设立了法令却有人违犯,这是君主的不足,官吏们触犯了教令让君主知道后,就是官吏们的灾祸了。

君主在上面有劣政,官吏们在下面造成灾祸,这是政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大家能不以此自勉吗?”于是他下属的官吏们没有不以此勉励自己的。

门下循行官曾经怀疑门干偷了发簪,门干的说法与此不相符,曹掾就把他抓来判罪。 司马芝下令说:“凡是事物都有相似得难以分别的,如果没有离娄那样的眼力,很少能不受迷惑。

即使真是门干偷的,循行官怎么会忍心把一个簪子看得那么重,却把伤害自己的同类看得很轻呢?这件事放下不要再审问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志 (二十四史之一)。

临危护母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