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梦锡传文言文知识点(《高中文言文常梦锡阅读答案附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1.《高中文言文常梦锡阅读答案附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
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
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
烈祖①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
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吏,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 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
烈祖纳其言。元宗②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
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
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 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
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
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
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 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
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
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卒,年六十一。
卒后才逾月,齐丘党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 ”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
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 元宗不答,而心善之。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 众皆默然散去。
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南唐书·卷七》,有删改)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左右所谮 谮:诬陷B.元宗怜之 怜:可怜C.乃少瘳 瘳:病愈D.每以直言忤物 忤:触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机事多委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臣具以表闻C.乃称疾纵酒,希复朝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 )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 ②首召见慰勉。
③梦锡终日论诤。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
⑤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⑥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烈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
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13.把文言文阅读材 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 (4分)(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3分)(3)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3分)。
2.文言文阅读 (19分)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 爱问知识
【答案】【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
其中,A项的“登”解释有误,应为“考中”之意。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紧扣题干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仔细审视。
其中,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表现的是马文升忠于国事;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是让其他大臣劝勉太子的。 故凡含有②③的选项都应排除。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D项“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的说法有误,应为“大盗到钧州骚扰,因为是文升家乡,也放弃骚扰离开”。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特很有气力。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
历任山西、湖广巡按御史,刚直的品格非常显明。 成化初年,被召任南京大理寺卿。
平定满四之乱后,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很突出。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后又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之事。
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十万石粮食和盐价银五万两去救济。 孝宗即位,召他入朝担任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他上奏了十五件事,全都经过讨论后付诸实施。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耕藉田,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说:“新登基的天子应当让他知道农事的艰难,弄这些杂戏干什么?”就斥退了他们。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
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兵政荒废松弛,西北的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北方边境地区。文升严格考查各位将校,贬退了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
奸佞的人十分怨恨他,夜间拿上弓箭等在他门旁,有的人写了诽谤的书信射入东长安门内。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方面,他多次上疏条陈应当做的事情。
只要事关国家应当说的话,即使不是他职分之内的事,也是话没有不说完的。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
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懂历史的人,由他们照顾抚养太子,凡是太子的言语举止都要用正道来引导。山东长久干旱,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朝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
孝宗完全彻底地接纳了他的意见。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年纪最大又德高望重,孝宗也十分信任他,朝中各位大臣没有谁敢有怨言。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就由马文升替任。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风拔起,马文升请求孝宗缩减饮食、撤去乐舞,修养德性、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不太紧急的事,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
事后,文升又上奏吏部主管的十件事。孝宗全都赞赏并接纳了。
正德年间,朝政已经转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了,接连上疏要求离开,武宗答应了。文升在家闲居时,无事从不到州府去。
谈及时政,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马文升文武双全,擅长应对事变,朝中大事往往等他来决断。 他在边镇建功立业,国外人都知道他的名声。
他特别注重气节,磨练节操,一生走正直之道,他去世一年后,大盗赵鐩等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家在此地,就放弃抢劫离开了。他去世一年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舍之而去。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
【小题1】B【小题2】C【小题3】D【小题4】A【小题5】(1)所以说:道行达到最高峰的人就没有“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
(2)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3)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小题1】试题分析: “怜”应为“怜爱”“关爱”之意。
结合上下文,元宗对梦锡是很欣赏的,所以用“可怜”一词不当。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从全文的感情色彩上来区分,对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文意有的指导意义。【小题2】试题分析: A项,兼词,于之/句末语气助词;B项,连词,来/介词,用;C项,于是,就;D项,连词,即使/连词,虽然。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级。点评:“虽”不是考纲要求掌握的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之一,但的确是常见虚词,所以作为考题也不为过。
【小题3】试题分析:题干是“品行方正”,所以排除①⑤;题干中有“直接体现”,所以排除②。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本题一个题目考了两个知识点:内容理解、表现手法。是一个较好的题。
本题也可给命题者一些启示,尽可能的用较少的题量来包含更多的信息。【小题4】试题分析:原文“及受禅,……故机事多委焉”,由此可见,“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等内容是烈祖即位之后的事。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级。点评:文言文的文意理解题经常在时、地、人、事等方面设置障碍。
有的偷梁换柱、有的无中生有,有的混淆时地,本题就是混淆了时间,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应有意识的注意这些内容。 【小题5】试题分析: 第(1)关键在于理解“至人”“神人”“圣人”的含义;第(2)句注意“故事”这一古今异义词;第(3)句要理解“恒心”这一古今异义词。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本题所选全为课内文言文的句子,这是夯实学生基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
但从提高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应该在选文中至少考一句作为考题。
4.文言文 常梦锡 字孟图 答案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伊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①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交,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②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率,年六十一。年后才逾月,齐丘党与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5.种树郭橐驼传 知识梳理 一词多义 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通假字 (1)字而幼孩 “而”通“尔”,你的 (二) 词类活用 1、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名:叫……名字 (2) 病偻,隆然伏行 病:患……病 (3) 甚善。名我固当。
名:称呼 (4) 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类:像 号:称呼 (5) 早实以蕃 实:结果实 (6)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掐,抓破 (7)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仇:仇视,谋害 (8)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 (9) 字而幼孩 字:养育 (10) 移之官理 官理:做官治民 (11) 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 (12)传其事以为官戒 传,作传。
2、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观游:此处引申为园林游览业 3、名词作状语 (1)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每日,一天天地 (2) 旦视而暮抚 日:在早上 暮:在晚上 4、名词、形容词、动词使动用法 (1) 以致其性焉尔 致,使……达到 (2) 非有能硕而茂之也 硕,使……壮硕 茂,使……繁茂 (3)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使……提早 蕃,使……多 (4)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祸,使……受灾祸 (5)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兴旺,多 安:使……安定 (6) 鸣鼓而聚之 鸣,使……鸣响 5、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1) 驼业种树 业,以……为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