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识人物性格(谁能帮我归纳一下初中文言文中的常见的人物性格,思想感情以及道理)
1.谁能帮我归纳一下初中文言文中的常见的人物性格,思想感情以及道理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如杜甫《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 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 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2.写人物性格的文言文啊!!急!!
(文言文)一、诸葛亮之士也:一、智谋、神明,有而坦坦之大智。二、忠贞、为国为民之德力之为。三、德格、超志力之表。
二、备者也:一、备有其仁、爱民之人本意,于时甚难。二、刘备性之谓“忠义”。三、备将一个招人,有着胆、量与谋之人杰。
三、关羽也:一、羽性之常然义,称为“义绝”。二、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伦、有著崇道之济世之才。三、关羽身上亦有而性骄、听不进谏之弊。
四、张之流也:一、张性之突然性耿之、精、;亦有粗、莽也。二、张面敢爱敢恨、同好恶。三、勇尤为长飞性最为甚也。四、张飞虽是一员武将,而粗中带细,或亦有所谋。
五、云者也:一、赵云先是一员骁将武艺超伦、。二、又有持重之操与天下为重之德。三、其犹一有而独思与见,有才、胆之将。
附录: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3.关于对人物性格的表述词做语文文言文阅读的时候经常让你通过文章的
你说的应该是四字的词语吧,这样的词语很多啊,不一定是成语,描写性格的譬如: 多愁善感 乐观向上 深沉稳重 公正不阿 坚强淡定 豪放粗犷 大公无私 忠心耿耿 平易近人 处事泰然 贪财势利 不拘小节 胆小怕事 见异思迁 乐天达观 成熟稳重 幼稚调皮 温柔体贴 活泼可爱 内向害羞 外向开朗 心地善良 聪明伶俐 善解人意 风趣幽默 思想开放 积极进取 小心谨慎 郁郁寡欢 正义正直 悲观失意 好吃懒做 处事洒脱 疑神疑鬼 患得患失 异想天开 多愁善感 淡泊名利 见利忘义 瞻前顾后 循规蹈矩 热心助人 快言快语 少言寡语 爱管闲事 追求刺激 豪放不羁 狡猾多变 贪小便宜 见异思迁 情绪多变 水性扬花 重色轻友 胆小怕事 积极负责 勇敢正义 聪明好学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老实巴交 圆滑老练 脾气暴躁 慢条斯理 诚实坦白 婆婆妈妈 狡猾歼柞 不屈不绕 见利忘义 瞻前顾后 循规蹈矩 热心助人 快言快语 少言寡语 爱管闲事 追求刺激 豪放不羁 狡猾多变 贪小便宜 见异思迁 情绪多变 水性扬花 重色轻友 胆小怕事 积极负责 勇敢正义 聪明好学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老实巴交 圆滑老练 脾气暴躁 慢条斯理 诚实坦白 婆婆妈妈 刚正不阿、优柔寡断 。
4.如何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
初中文言课文,写人篇目比例较高,以人物形象分析带动文言学习,是阅读这类文章的一个有效路径。如学习《曹刿论战》,我们可以分析曹刿和鲁庄公形象;学习《愚公移山》,愚公、智叟以及愚公妻子的形象研讨我们就不应放过;而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和齐王的形象也应是我们讨论的重点;等等。但也要注意,“贴标签”式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值得提倡,同学们在分析文言文里的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深入文本,有时还应联系相关的课外材料来印证自己的分析,以便获得较为准确的认知与评价。
比如《桃花源记》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篇课文了,说到渔人,一般都把他视作百姓形象的代表,追求和平幸福的生活,以此说明当时社会之黑暗;还有同学在渔人品行问题上争论不休。但如果我们深入文本,就会发现一个新的“桃源仙境”。中科院范子烨先生就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范先生认为偶然闯入桃花源的“渔人”是一个懂得自然审美、喜欢观赏风景的人。他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描写,暗示“渔人”不是一个没文化的普通渔夫,至少他不是一个为着生计而捕鱼的人。因为为生计的渔人很难具有审美的情怀,他不会为绚烂的桃花、鲜美的芳草而惊异,而沉醉,甚至忘记路途的远近。的确,山区的农民不以登山为乐,海边的渔民也缺少划船的雅兴。这个渔人不寻常。
再进一步,针对“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描写,范先生指出,“在等级森严的东晋时代,这位‘渔人’居然可以很随便地拜访郡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他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奇闻异事,不仅如此,他的讲述还能够引起太守的高度重视,乃至派人跟随他去重觅桃花源。”据此推断,“渔人”肯定是一位具有深厚社会背景的隐士。
如果与屈原的《渔夫》、柳宗元的《江雪》《渔翁》联系,不难发现,渔人实际是寄托着诗人情志的一个意象。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囿于传统分析,疏于研究,自然缺少了发现的眼光,也就缺少了享受惊喜的机会。
再看一例,《陈涉世家》中对陈胜的形象分析。我曾经试着让同学们对“苟富贵,无相忘”的两种翻译进行比较,要求说出哪一个翻译更贴近陈胜性格。
①如果将来我富贵了,一定不忘记你这个老朋友。
②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我们彼此不要互相忘记。
结果很是惊喜。显然,第一个翻译更能凸显出不满现状、自命不凡的陈涉形象,一个有大志有抱负的年轻人的形象通过这一句而跃然纸上。陈胜认为自己有朝一日可能富贵,而“佣者”为“燕雀”,目光短浅,无富贵之可能。如果译成第二句,富贵是所有的人,那陈胜的形象就变成一个谦谦君子了,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再从下文的“佣者笑而应”中可见,佣者是很瞧不起陈胜的这个头脑发热的理想的,佣者不敢想富贵。
由此可见,我们的文言学习还有很大的研读空间,我们务必要充分地占有材料,高瞻才能远瞩。唯有这样,你的人物形象分析才可能新意迭出。
5.高中文言文阅读中,常用的形容人物性格的词有哪些
宽宏大度、兴高采烈、喜上眉梢、洗耳恭听、博大精深:料事如神、无言相对:不骄不躁、克己奉公、临危不俱、融会贯通、出类拔萃、笑逐言开、跋山涉水、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目中无人、舍己为人、功成不居、昂首阔步、侃侃而谈、忘乎所以、奋不顾身、孤芳自赏:班门弄斧、自命不凡、虚怀若谷 描写骄傲的词、大言不惭、学贯中西、两袖清风、大义凛然、举一反三 歌颂人物品质、冰清玉洁、喋喋不休: 朴素 憨厚 大方 诚实 忠诚 诚恳 谦虚 虚心 果断 天真 幼稚 活泼 聪明等等 贬义的有、含糊其辞:走马观花、自圆其说、扶老携幼、直言不讳:哑口无言、欢呼雀跃、慢条斯理、不屈不挠、喜笑颜开、欢天喜地、左顾右盼 描写人物语言、自鸣得意、博古通今、娓娓动听、拳打脚踢、光明磊落、大智若愚: 圆滑 狡猾 虚伪 自私 任性 骄傲 贪婪 愚蠢 奸诈等等 描写人的智慧、视死如归、目空一切、妄自尊大:欣喜若狂、戒骄戒躁、贪生怕死、交头接耳、厚颜无耻、手舞足蹈、奔走相告:宁死不屈、一尘不染、高谈阔论 描写心情高兴、坚贞不屈 描写人物动作、夸夸其谈、手舞足蹈 描写谦虚的词、平易近人、张牙舞爪、足智多谋、眉开眼笑、对答如流、绘声绘色、振振有词、恃才傲物、前俯后仰、滔滔不绝、唠唠叨叨、居功自傲、拾金不昧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唯我独尊、集思广益、才华横溢,死而后已 襟怀坦白 百伶百俐 冰雪聪明 聪明伶俐 聪明正直 聪明智慧 大巧若拙 精明强干 冥顽不灵 足智多谋 夜郎自大 大智若愚 桀骜不驯 刚肠嫉恶 落拓不羁 心直口快 心浮气躁 傲骨嶙嶙 不劣方头 沉静寡言 动心忍性 刚中柔外 乖僻邪谬 蕙心兰质 姜桂之性 文如其人 习与性成 严气正性 外强中干 元龙豪气 外圆内方 秀外慧中 直内方外 色厉内荏 奴颜媚骨 不拘小节 老成持重 跋扈自恣 刚愎自用 高傲自大 孤芳自赏 固步自封 骄傲自满 妄自菲薄 两面三刀 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自轻自贱 自以为是 斤斤计较 优柔寡断 虚怀若谷 心口如一 好为人师 矜才使气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天真烂漫 老奸巨滑 刁滑奸诈 刁钻古怪 刁钻刻薄 口蜜腹剑 赤胆忠心 胆大心细 心灵手巧 心直口快 谨小慎微 豪放不羁 表里如一 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口是心非 词语褒义的有、谈笑风生、见利忘义、七嘴八舌。
6.如何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
初中文言课文,写人篇目比例较高,以人物形象分析带动文言学习,是阅读这类文章的一个有效路径。
如学习《曹刿论战》,我们可以分析曹刿和鲁庄公形象;学习《愚公移山》,愚公、智叟以及愚公妻子的形象研讨我们就不应放过;而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和齐王的形象也应是我们讨论的重点;等等。但也要注意,“贴标签”式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值得提倡,同学们在分析文言文里的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深入文本,有时还应联系相关的课外材料来印证自己的分析,以便获得较为准确的认知与评价。
比如《桃花源记》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篇课文了,说到渔人,一般都把他视作百姓形象的代表,追求和平幸福的生活,以此说明当时社会之黑暗;还有同学在渔人品行问题上争论不休。但如果我们深入文本,就会发现一个新的“桃源仙境”。
中科院范子烨先生就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范先生认为偶然闯入桃花源的“渔人”是一个懂得自然审美、喜欢观赏风景的人。
他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描写,暗示“渔人”不是一个没文化的普通渔夫,至少他不是一个为着生计而捕鱼的人。因为为生计的渔人很难具有审美的情怀,他不会为绚烂的桃花、鲜美的芳草而惊异,而沉醉,甚至忘记路途的远近。
的确,山区的农民不以登山为乐,海边的渔民也缺少划船的雅兴。这个渔人不寻常。
再进一步,针对“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描写,范先生指出,“在等级森严的东晋时代,这位‘渔人’居然可以很随便地拜访郡中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他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奇闻异事,不仅如此,他的讲述还能够引起太守的高度重视,乃至派人跟随他去重觅桃花源。”
据此推断,“渔人”肯定是一位具有深厚社会背景的隐士。 如果与屈原的《渔夫》、柳宗元的《江雪》《渔翁》联系,不难发现,渔人实际是寄托着诗人情志的一个意象。
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囿于传统分析,疏于研究,自然缺少了发现的眼光,也就缺少了享受惊喜的机会。 再看一例,《陈涉世家》中对陈胜的形象分析。
我曾经试着让同学们对“苟富贵,无相忘”的两种翻译进行比较,要求说出哪一个翻译更贴近陈胜性格。 ①如果将来我富贵了,一定不忘记你这个老朋友。
②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我们彼此不要互相忘记。 结果很是惊喜。
显然,第一个翻译更能凸显出不满现状、自命不凡的陈涉形象,一个有大志有抱负的年轻人的形象通过这一句而跃然纸上。陈胜认为自己有朝一日可能富贵,而“佣者”为“燕雀”,目光短浅,无富贵之可能。
如果译成第二句,富贵是所有的人,那陈胜的形象就变成一个谦谦君子了,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再从下文的“佣者笑而应”中可见,佣者是很瞧不起陈胜的这个头脑发热的理想的,佣者不敢想富贵。
由此可见,我们的文言学习还有很大的研读空间,我们务必要充分地占有材料,高瞻才能远瞩。唯有这样,你的人物形象分析才可能新意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