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杯酒的文言文(文言文喝酒经典语录)

1.文言文喝酒经典语录

1、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管弦渐好新教得,罗绮虽贫免外求。——白居易《尝酒听歌招客》

2、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 ——白居易《对酒自勉》

3、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

4、虽可忘忧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 韩偓 《答友人见寄酒》

5、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 《清明日对酒》

7、清酒既载,(马辛)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8、凭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杜荀鹤 《与友人对酒吟》

9、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2.古文言文敬酒词

“心儿颤,手儿抖,我给这位爷端个酒,这爷喝了俺高兴,这爷不喝俺不走,就是不走,就是不走!”

北人聚饮喜摆噱,席局上围绕“劝君更进一杯酒”,要找一段有力的说辞;对方婉谢或坚拒,则要拿出过硬的推辞,即便词穷理屈被驳下阵来,非喝不可了,也要自寻个下台阶的理由。比如“这一回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舍命陪君子也罢。

这场口舌战一般发生在主陪、副主陪和主宾领饮及回敬的三轮三杯礼仪酒后,列位已从微醺迈向半醉,《清稗类钞》引黄九烟《酒社刍言》所谓“酒以成礼”始,“酒以合欢”。

挑衅者古称“觞政”或“酒纠”,现在叫酒司令。那官阶是靠自己拼老命喝出来的。这位爷(或姐)自然嫌酒盅小,盘算出费半天口舌劝下去三钱酒,划不来,便抄过三只喝茶用的玻璃杯,摆开,“平”掉一斤五星牌二锅头酒(常规之茶杯为三两三钱装,剩下的一钱国人称为“财气”),双手执其二,循序渐“尽”:“在下先喝为敬了!”反手杯底朝天,确证已不能养虾(指留酒底)。此双杯落肚,要旨有二:一是身份由“在下”摇身变成“陛下”,此后“君叫臣喝臣不能不喝”,这是硬道理。如《红楼梦》第四十回,丫环身份的鸳鸯先吃了令酒便因气壮而理直:“不论尊卑,唯我是主。”二来通过现身说法公示席局之娱乐规则:今天我灭双杯在前,命列位干一杯于后,即酒量上我先主动输掉,礼仪上列位必然不忍驳我面子。依据的理论是,“要让大家喝好,自家要先喝倒!”

刚才余下的另一杯是预置的国标,这位爷看齐这一水平自左往右以序满酒,以序双手捧上,垂立谦恭以待。此谓以理服人也以礼伏人。这圈下来他要和“三种人”交锋,黄九烟所谓善饮者、绝饮者、能饮而故不饮者。

第一种人爽快,“善饮者不待劝”,理由全在杯酒中。第二种“绝饮者不能劝”,生理或心理上与酒绝缘,可放一马。舌战多与第三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展开。

“故不饮”又可细分为三:其一,感觉这般唯命是尊,类似灌鸭,提升不了情绪,便摆噱(耍贫嘴)道出不情愿喝掉的托词,“酒量不高怕丢丑,自我约束不喝酒”。你必须力劝,“相聚都是知心友,放开喝杯舒心酒”。对方又来了———“万水千山总是情,这杯不喝行不行?”此时你必须情绪饱满态度坚挺才中他下怀,“一条大河波浪宽,这杯酒说啥也得干!”……周围肉梆子一响,那位应着彩色自能喝出花色来。

其二为准备后发制人的滑头客,或惧内者,摆不上桌面的理由如“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白酒多吃菜”。摆到桌面上的托词则是“有病”。说着话,便从口袋里摸出老婆事先装进去的药片以作物证。劝酒爷毕竟见多识广,早已备下“三个不可忽视”等着:“红脸汉,长发辫,身上装着白药片”。亦见资料说,许世友将军整治这等人三句话搞掂。“怕老婆”?———惧内不光荣,你辩解,是医生不让喝。他第二句出口,“怕死?”———怕死又不光彩。你无奈喝了一杯,他放出第三句,“明明会喝,却说假话,再罚三杯!”

另一类人血冷,或倔。拿得住自己,不受氛围感染,也决不顺意捧场。劝酒者开始用话搔他,“感情薄,喝不着。”无动于盅。再搔,“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他心里打定老主意,任你情有多真意有多深,不喝才是硬道理。

好戏卡在这里,往往就演不顺当了。不算败笔的收场办法笔者也见识过三种。一是劝酒者下不了台,只好借酒遮脸耍狗黑子,改念白道:“心儿颤,手儿抖,我给这位爷(视情况或称领导)端个酒,这爷喝了俺高兴,这爷不喝俺不走,就是不走,就是不走!”在周围广大群众的殷切期待下,再酷之人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大概也没有别的选择。

这种劝酒法本来有个很浪漫也很美妙的版本,见于内蒙古草原人的敬酒歌,“美酒倒进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远来的朋友饮一杯”。敬酒人手弹马头琴站在你身边把歌词一遍遍唱下去,直到你喝酒,喝光为止。

第二种是不可开交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即前述那位“善饮而不待劝者”,这类朋友最见不得人为打酒官司而耽误别人喝酒,此时挺身而出,定场诗是“危难之处显伸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兄弟我替他喝个酒”,难题就此解决。这一经典场面中亦多见英雄救美者。

濒临僵局的一种是双方互不相让终至对垒:这边唇枪探来,“量小非君子,不喝不丈夫!”那边舌剑接火,“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一仰脖子干掉杯中既有之酒,然后双方一人一只空杯置于桌面下,各自扯过一瓶二锅头盲斟。端回桌面上让大家见证,谁的少谁自罚干净再重来。眼看着酩酊之人要转为“如泥”。喜剧往往就变成闹剧了。

文言文,一杯酒

3.有没有讲喝酒的古文

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2、对酒清代: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译文: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3、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宋代: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译文: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

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

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园中小径。4、清明日对酒宋代: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译文: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5、曲江对酒唐代: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译文:我还不想回去,我就想守着一江流水,就守着这座被战争浪费的皇家园林。

我想多坐一会儿,即便时间的移动,使豪华的宫殿的位置变得朦胧难测,我仍想多看看,桃花如何追逐白色的杨花,它们如何争着抛弃这个世界。黄鹂和白色鸥鸟,比赛逃离。

我也是厌世者,早已失去朝见皇帝的胃口。由于缺少异数,我纵酒,烂竽充之。

想隐居水边,可在水滨依然是王臣。现在老了,还说什么“事了拂衣去”。

喝一杯酒的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