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写字文言文阅读(怀素写字小古文朗读)
1.怀素写字小古文朗读
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 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2.读了怀素写字这篇短文我想到了什么
怀素写字》这篇课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通过文章的学习,从而激励学生发愤学习,让班上的孩子们真正喜爱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篇课文的学习,对我们指导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我备课的时候,仔细阅读了课文,感觉课文的内容虽然不深,但是让孩子们思考与理解,学生们未必能通过一段段简短的文字真正意义上的学到课文的内容。
看到文章中一段描述怀素写字的属于重点的内容:“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看清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样,怀素的字进步很快。”一段非常简短的文字,作为大人应该能进行思考,想像写字是这些一步一步来的顺序,可作为孩子们,他们看到这一段文字,能真正的理解和思考这个内容吗?看看教案上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想象怎样写字,先-----,再------,最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想象。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只能草草的把这一段文字粗略的念一遍,似乎是光光让孩子们读,不加理解了,不能充分运用大脑去思考了,也许孩子们一边看一边玩着文具呢,根本没有时间来理会课文的含义呢。
如果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感悟语言文字的实质,也许孩子们更加感兴趣些,通过自己观察与思考来,用语言表达来感悟文字,也许孩子们的思索动脑筋学到的内容会使课文内容更加丰富一些。于是,我想了个办法,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在田字格上写上一个陌生的、不会写的字,先把笔顺交给他们,再让他们自己写。为了保证课堂的纪律,(孩子们写新的字还比较感兴趣,已经有好几个人开始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起来拉!)我让其他孩子把纸放在一边,坐端正,把写的最帮的字投影在黑板上。
“孩子们,看,当我们认认真真书写一个漂亮的新字时,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呢?”
没想到孩子们的思维是那么的宽阔。当老师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脑力劳动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即使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也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他们有的说:“我们写字的时候应该首先要坐端正,写出的字才漂亮。”
有的说:“我写字是挺胸抬头,很认真的写的。”
有的说:“我写字的时候是按照笔顺一笔一画写的。”
有的说:“我写字的时候要看清楚字的形状认真写的。”[
还有孩子能将这几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与课文的内容相吻合。
“对呀,小朋友们写字非常认真,我们课文中的怀素也和小朋友们一样写字非常认真,也和你们一样看看他是怎么写的。”
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看到怀素写字时的一段文字,孩子们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知道了怀素如此认真刻苦努力的学习书法后,成了一名有名的书法家,我又让孩子们谈谈学习怀素写字这篇文章的感受,孩子们说的很好。
有时候,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动一动、想一想、思一思,没有亲手的尝试,语言文字的描述是枯燥乏味的,有了行为上的互动,语言上的互动,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生动起来!
3.怀素写字 译文
白话译文如下: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怀素写字》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也是小古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文,作者为现代丁元林,后人根据怀素的经历而写,全文原文如下: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怀素(725~785年),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自幼出家,经禅之余,从事艺文,尤好草书。好饮酒,及其酒酣兴发,寺壁屏幛、衣裳器具,靡不书之,时人谓之“醉僧”。自言得草书三昧,有“狂僧”之称。
怀素书法初学欧阳询,后师从邬彤(怀素姨表兄弟)学草书。邬彤是张旭的学生,乃告以笔法。762年(宝应初年)自零陵出游,历衡阳,走广州,客居潭州,然后经岳州,进入长安。772年,怀素回乡,途经洛阳,适逢颜真卿,曾趋谒拜访,僧儒论书,遂为书坛盛事。
怀素以狂草著称于世,与张旭齐名,人称“颠张狂素”。传世墨迹有《论书帖》、《自叙帖》、《苦笋帖》等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怀素 (唐代书法家)
4.怀素写字文言文的怎样断句
怀素写字文言文的断句,可以看一看下面的断句和古文翻译,更好地理解文义。
1、怀素写字原文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 名其庵曰“绿天”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2、怀素写字译文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来写书法,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挥文泼墨,把他的庵叫做“绿天庵”。
先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木板,涂上漆,当做砚台和练字板。天天磨墨,天天写,墨干了再磨,磨完再写;写完就擦,擦净再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