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2016高三一调语文文言文(文言文阅读 (19分)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爱问知识)

1.文言文阅读 (19分)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 爱问知识

【答案】【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

其中,A项的“登”解释有误,应为“考中”之意。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紧扣题干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这一要求对题中六句话逐一仔细审视。

其中,②“即非值守,亦言无不尽”表现的是马文升忠于国事;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是让其他大臣劝勉太子的。 故凡含有②③的选项都应排除。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D项“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的说法有误,应为“大盗到钧州骚扰,因为是文升家乡,也放弃骚扰离开”。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特很有气力。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

历任山西、湖广巡按御史,刚直的品格非常显明。 成化初年,被召任南京大理寺卿。

平定满四之乱后,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很突出。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后又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之事。

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十万石粮食和盐价银五万两去救济。 孝宗即位,召他入朝担任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他上奏了十五件事,全都经过讨论后付诸实施。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耕藉田,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说:“新登基的天子应当让他知道农事的艰难,弄这些杂戏干什么?”就斥退了他们。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

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兵政荒废松弛,西北的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北方边境地区。文升严格考查各位将校,贬退了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

奸佞的人十分怨恨他,夜间拿上弓箭等在他门旁,有的人写了诽谤的书信射入东长安门内。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方面,他多次上疏条陈应当做的事情。

只要事关国家应当说的话,即使不是他职分之内的事,也是话没有不说完的。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

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懂历史的人,由他们照顾抚养太子,凡是太子的言语举止都要用正道来引导。山东长久干旱,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朝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

孝宗完全彻底地接纳了他的意见。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年纪最大又德高望重,孝宗也十分信任他,朝中各位大臣没有谁敢有怨言。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就由马文升替任。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风拔起,马文升请求孝宗缩减饮食、撤去乐舞,修养德性、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不太紧急的事,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

事后,文升又上奏吏部主管的十件事。孝宗全都赞赏并接纳了。

正德年间,朝政已经转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了,接连上疏要求离开,武宗答应了。文升在家闲居时,无事从不到州府去。

谈及时政,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马文升文武双全,擅长应对事变,朝中大事往往等他来决断。 他在边镇建功立业,国外人都知道他的名声。

他特别注重气节,磨练节操,一生走正直之道,他去世一年后,大盗赵鐩等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家在此地,就放弃抢劫离开了。他去世一年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舍之而去。

2.描述南通介绍的文言文

南通赋 袁瑞良 【城市沿革】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南与上海隔江相望。

陆地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70万,下辖如皋、通州、海门、启东4市,海安、如东2县,崇川区、港闸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3区。据古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南通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

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

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

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延续至今。

江育之市,海孕之城。地阔壤宽,江拥而海抱。

水秀山清,浪倚而涛偎。日于斯初升,江于斯入海,海于斯分界。

日之馈,赋宇宙之玄机。江之赠,予乾罡之浩气。

海之爱,广天地之泽被。诚世上之金川,实人间之福地。

台风望之而不过,龙卷发之而不威。天灾临之而不降,人祸生之而不溢。

物长之葱茏,人居之优裕。天下之城,殊堪其优也。

得地势之利兮,享区位之贵。居长江之北,南与上海相望。

卧黄海之西,东与台澎相对。守江海之汇,成水路之枢纽。

扼扬子之尾,作航运之要塞。顺之则人行南北,畅之则货运东西。

堵之则水不东流,江淮皆成瀚海。截之则船无进出,苏皖尽作平湖。

其用也,九州安宁之柱石,东南稳固之门户。 留史之痕兮,存古之迹。

海安青墩,上古之旧址。如皋白蒲,尧舜之苗裔。

银杏树下,秦砖汉瓦。黄沙堆里,吴钩越戟。

魏武士卒,军山跃马。岳家兵丁,里下挥旗。

绿树婆娑,虚掩骆宾王之墓。海潮涨落,漫浸范仲淹之堤。

山美之如画兮,水媚之如诗。王安石登之而叹:“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文天祥望之而息:“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孔子若在,必曰:“登泰山而小天下,不可小狼山也。”

濠河纤弱,流而无波。观之不醉而醉,赏之不诗而诗。

梅林春晓举杯,容生宋公明浔阳之梦。水绘园中临池,易涌董小宛伤感之情。

物富之旺埠兮,食美之名衢。稻黄棉白,蟹壮蛤肥。

刀鱼味鲜,鮰鱼肉嫩。河豚皮美,鲥鱼鳞脆。

虾作碟间琼脂,蟹为盘中翡翠。席所必备,宴所不离。

食若孔子之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餐如刘禅之囚洛阳,亡国不生忧思。

食者为食兮,不远万里。餐者为餐兮,不惧生死。

食之而宠辱皆忘兮,餐之而乡土不思。 长寿之福地兮,鹤龄之桑梓。

百岁之翁,数居国家之首。鹤龄之妪,量为东南第一。

国人知之瞪目,友邦闻之称奇。长寿之诀,淡泊名利。

百岁之法,布衣素食。名若浮云,任来任去。

利如雾气,随止随息。德为寿之根本,慈作命之桩基。

积之而不止,施之而不息。 纯朴之时尚兮,良善之风气。

诚之一言不虚,信之一诺不失。语之假无半句,话之真无一欺。

富而不忘,饥寒之日。穷而不卖,灵魂之躯。

扶危济困,莫问名姓。救死扶伤,不计得失。

消怒解怨,化民之纷争。崇德倡善,增人之情谊。

栋梁之沃土兮,干臣之摇篮。张謇倡之,“父实业”,“母教育”。

先人嘱之,读诗书,习经史。引学海泛舟,领蟾宫折桂。

育安邦武将,孕固国枢机。因之而有兮,精英辈出。

由之而会兮,才子遍地。当先行官,做护法使。

负生态重责,任封疆大吏。舞丹青妙笔,塑俏体神姿。

科技之奇才,奥运之勇士。妇女之领袖,统战之权威。

强国之先行兮,兴邦之前驱。百年之前,试创“深圳”。

世纪之交,求索新局。首行农垦,先办纺织。

广开学校,遍启民智。行发股票,漫融游资。

立港通航,围堰筑堤。开风气之历史先河,创国家之诸多第一。

奠工业文明之基,开实业救国之始。胡适誉之英雄悲壮,领袖嘱之万代铭记。

盛世之伊始兮,机遇之初至。外顺之潮流,内合之民意。

改革体制,除僵化瘀。开放门户,广纳外资。

因之而活力迸发,由之而生机四溢。欧商美企,开业奠基。

韩楼日宇,签约选址。项目落地,厂房隆起。

“中远”造船,“王子”印纸。“大生”染布,“鑫缘”吐丝。

港口亿吨,“铁军”万里。苏通大桥,连之南北。

通沪铁路,系之东西。洋口与洋山,遥相伯仲。

吕四与镇海,互为姐妹。环西广场,忽影忽戏。

“鸟巢”穹顶,忽开忽闭。经济总量,全省之四。

财政收入,江北第一。银行存款,两千多亿。

居民储蓄,人均万余。富甲江淮,名冠苏北。

物有过剩之忧,神无颓靡之虑。城富秀美之貌,市多俏丽之姿。

呜呼!南通。崛起指日可望兮,腾飞屈指可期。

六十年之发展,奠崛起之基础。三十年之改革,添腾飞之铁翅。

重振雄风,可与苏南比翼。再展旌旗,可随上海齐飞。

强国之梦,圆于世盛之际。复兴之愿,了于邦安之期。

南通儿女,勿负青史。江海子弟,莫错良机。

【作者简介】: 袁瑞良,男,满族,国家一级作家。1950年生于河北宽城。

197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任江苏南通市副市长。

南通,文言文,语文,高三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禹偁

【答案】【小题1】A【小题1】B【小题1】C【小题1】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 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1处1分)【小题1】(1)(4分)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

(2)(4分)。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

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用二十年了。”【答案解析】【小题1】比屋:挨家挨户。

【小题1】①写小楼的构造,②写作者的穿戴,③写作者默坐时排除世俗杂念。 【小题1】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是略写【小题1】本题考查断句,除了把握句意之处,虚词也可帮助断句。

译文:不知明年又在什么地方,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吗?希望后来的人跟我志向相同,能接着修整它,希望这座竹楼永远不会朽坏。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1)得分点:其中“宜”字应该译为“适宜”“适合”之意(1分)。“有瀑布声”“有碎玉声”译为比喻句(1分),有“听”之意(1分)。

全句翻译通顺(1分)。(2)其中“闻……云”译为“听……说”(1分)。

“竹之为瓦”译为“用竹做瓦”(1分)。“重”译为“两层”(1分),全句通顺1分。

【附录·文言文译文】黄冈竹楼记王禹偁黄冈地区盛产竹子,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工破开它,刮去竹节 用来代替陶瓦。

家家户户都这样, 因为竹瓦既便宜又省工。在月城的西北角,女墙塌毁,野草丛生,我利用(那里的空地),盖了两间小竹楼,跟月波楼接通。

(登上小楼)远望山色一览无余,平视江波,幽静辽远,(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适宜听落得很急的雨,有像瀑布一样的声音;冬天适宜听下得很密的雪,有像碎玉洒落一样的声音。

(这里)最适宜弹琴,琴声和谐流畅;最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最适宜下棋,棋声丁丁悦耳;最适于投壶,箭声铮铮动听。这些乐趣,都是竹楼给予的。

在办完公事后的闲暇时间,披着鸟羽编织的大氅,戴上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默坐,排除世俗杂念。 这时,水色山光之外,眼前只有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

等到酒醒之后,茶尽烟消,送走夕阳,迎来皓月,这也正是谪居生活中的快乐之处啊!那齐云楼,落星楼,高确实是高!井干楼、丽谯楼,华丽确实是华丽!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贮藏妓女,陈列歌舞罢了,这不是诗人应做的事情,我也不屑于去做。 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

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乙未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丙申年又转到广陵,丁酉年又调入中书省。

戊戌年的除夕,奉命调到齐安。己亥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停,不知明年又在什么地方,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吗?希望后来的人跟我志向相同,能接着修整它,希望这座竹楼永远不会朽坏。 咸平二年农历八月十五记。

4.文言文《鉴真东渡日本》的译文是什么

译文如下:

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为僧。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东渡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

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只有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全文如下:

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唐天宝元年,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扩展资料:

一、东渡原因

鉴真,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

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

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

二、曲折过程

在6次东渡日本中,鉴真等人遇到许多挫折,第一次东渡前,将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

其后接连失败,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

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鉴真最后一次东渡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当船队扬帆起航时,一只野鸡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头。鉴真认为江滩芦苇丛生,船队惊飞野鸡不足为怪,而日本遣唐使却认为不是吉兆,于是船队调头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历尽艰险到达日本。

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这座以唐代结构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是世界的一颗明珠,保存至今。

鉴真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为“国宝”。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鉴真东渡

5.南通高中语文必修1

南通高中语文应该是使用苏教版的,目录如下:

必修一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赤壁赋/苏轼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必修二

六国论/苏洵

阿房宫赋/杜牧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必修三

离骚(节选)/屈原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张溥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鸿门宴/司马迁

秋水(节选)/庄子

非攻(节选)/墨子 上篇 下篇

察今(节选) /《吕氏春秋》

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文

蜀道难/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李煜

蝶恋花/晏殊

雨霖铃/柳永

声声慢/李清照

滕王阁序(并诗)/王勃

秋声赋/欧阳修

第五册

陈情表

项脊轩志

报任安书(节选)

渔父

逍遥游(节选)

兰亭集序

6.描述南通介绍的文言文

南通赋 袁瑞良 【城市沿革】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南与上海隔江相望。

陆地面积8001平方公里,人口770万,下辖如皋、通州、海门、启东4市,海安、如东2县,崇川区、港闸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3区。据古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南通境内海安青墩地区就有原始氏族部落繁衍生息。

今市区一带,五代设郡,称静海。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定名通州。

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称崇州,又名崇川。辛亥革命后,废州设县,称南通县。

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后,划城区、狼山、天生港一带建南通市,先后为苏北行署、南通地区专署所辖,1962年改为省辖市。1983年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延续至今。

江育之市,海孕之城。地阔壤宽,江拥而海抱。

水秀山清,浪倚而涛偎。日于斯初升,江于斯入海,海于斯分界。

日之馈,赋宇宙之玄机。江之赠,予乾罡之浩气。

海之爱,广天地之泽被。诚世上之金川,实人间之福地。

台风望之而不过,龙卷发之而不威。天灾临之而不降,人祸生之而不溢。

物长之葱茏,人居之优裕。天下之城,殊堪其优也。

得地势之利兮,享区位之贵。居长江之北,南与上海相望。

卧黄海之西,东与台澎相对。守江海之汇,成水路之枢纽。

扼扬子之尾,作航运之要塞。顺之则人行南北,畅之则货运东西。

堵之则水不东流,江淮皆成瀚海。截之则船无进出,苏皖尽作平湖。

其用也,九州安宁之柱石,东南稳固之门户。 留史之痕兮,存古之迹。

海安青墩,上古之旧址。如皋白蒲,尧舜之苗裔。

银杏树下,秦砖汉瓦。黄沙堆里,吴钩越戟。

魏武士卒,军山跃马。岳家兵丁,里下挥旗。

绿树婆娑,虚掩骆宾王之墓。海潮涨落,漫浸范仲淹之堤。

山美之如画兮,水媚之如诗。王安石登之而叹:“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文天祥望之而息:“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孔子若在,必曰:“登泰山而小天下,不可小狼山也。”

濠河纤弱,流而无波。观之不醉而醉,赏之不诗而诗。

梅林春晓举杯,容生宋公明浔阳之梦。水绘园中临池,易涌董小宛伤感之情。

物富之旺埠兮,食美之名衢。稻黄棉白,蟹壮蛤肥。

刀鱼味鲜,鮰鱼肉嫩。河豚皮美,鲥鱼鳞脆。

虾作碟间琼脂,蟹为盘中翡翠。席所必备,宴所不离。

食若孔子之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餐如刘禅之囚洛阳,亡国不生忧思。

食者为食兮,不远万里。餐者为餐兮,不惧生死。

食之而宠辱皆忘兮,餐之而乡土不思。 长寿之福地兮,鹤龄之桑梓。

百岁之翁,数居国家之首。鹤龄之妪,量为东南第一。

国人知之瞪目,友邦闻之称奇。长寿之诀,淡泊名利。

百岁之法,布衣素食。名若浮云,任来任去。

利如雾气,随止随息。德为寿之根本,慈作命之桩基。

积之而不止,施之而不息。 纯朴之时尚兮,良善之风气。

诚之一言不虚,信之一诺不失。语之假无半句,话之真无一欺。

富而不忘,饥寒之日。穷而不卖,灵魂之躯。

扶危济困,莫问名姓。救死扶伤,不计得失。

消怒解怨,化民之纷争。崇德倡善,增人之情谊。

栋梁之沃土兮,干臣之摇篮。张謇倡之,“父实业”,“母教育”。

先人嘱之,读诗书,习经史。引学海泛舟,领蟾宫折桂。

育安邦武将,孕固国枢机。因之而有兮,精英辈出。

由之而会兮,才子遍地。当先行官,做护法使。

负生态重责,任封疆大吏。舞丹青妙笔,塑俏体神姿。

科技之奇才,奥运之勇士。妇女之领袖,统战之权威。

强国之先行兮,兴邦之前驱。百年之前,试创“深圳”。

世纪之交,求索新局。首行农垦,先办纺织。

广开学校,遍启民智。行发股票,漫融游资。

立港通航,围堰筑堤。开风气之历史先河,创国家之诸多第一。

奠工业文明之基,开实业救国之始。胡适誉之英雄悲壮,领袖嘱之万代铭记。

盛世之伊始兮,机遇之初至。外顺之潮流,内合之民意。

改革体制,除僵化瘀。开放门户,广纳外资。

因之而活力迸发,由之而生机四溢。欧商美企,开业奠基。

韩楼日宇,签约选址。项目落地,厂房隆起。

“中远”造船,“王子”印纸。“大生”染布,“鑫缘”吐丝。

港口亿吨,“铁军”万里。苏通大桥,连之南北。

通沪铁路,系之东西。洋口与洋山,遥相伯仲。

吕四与镇海,互为姐妹。环西广场,忽影忽戏。

“鸟巢”穹顶,忽开忽闭。经济总量,全省之四。

财政收入,江北第一。银行存款,两千多亿。

居民储蓄,人均万余。富甲江淮,名冠苏北。

物有过剩之忧,神无颓靡之虑。城富秀美之貌,市多俏丽之姿。

呜呼!南通。崛起指日可望兮,腾飞屈指可期。

六十年之发展,奠崛起之基础。三十年之改革,添腾飞之铁翅。

重振雄风,可与苏南比翼。再展旌旗,可随上海齐飞。

强国之梦,圆于世盛之际。复兴之愿,了于邦安之期。

南通儿女,勿负青史。江海子弟,莫错良机。

【作者简介】: 袁瑞良,男,满族,国家一级作家。1950年生于河北宽城。

197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任江苏南通市副市长。

7.2009江苏南通卷文言文的翻译

赵普单独担任宰相总共十年,处事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曾经想要授予某人担任某个官职,皇帝不任用;第二天,又上奏此事,(帝)仍然不任用;第三天,还是上奏此事.皇帝发怒,撕裂奏折扔之于地上,赵普面色如故,慢慢拾起奏折回去,粘补缝合,又像以前一样上奏.皇帝醒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那个由赵普举荐的人)果然以胜任本职工作著称.又有立了功劳应当升官的人,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赵普竭力请求(皇帝)给予升迁,皇帝发怒说:“我不同意(他)升官,想怎么样?”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立功者。

刑罚与奖赏,是天下人的刑罚与奖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与奖赏啊,哪里能够因为高兴讨厌而独断!”皇帝不听,起身,赵普跟着他。皇帝进宫,赵普站在宫门旁,许久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南通2016高三一调语文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