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之猿文言文(帮我找一找文言文翻译)
1.帮我找一找文言文翻译
小儿不畏虎 四川的忠.万.云安等地有很多老虎。有一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孩子放在沙滩上玩耍,而自己则去水边洗衣裳。老虎突然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慌张张地跳进水里去躲避,但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戏玩,像没事一样。老虎在小孩跟前仔细观察了很长时间,甚至还用头去接触他们,大概是想使他们惧怕,哪知小孩不懂事,竟也不知惊怪,老虎最后也就只好走开了。 想那老虎吃人,一定要对人施以威风,但如果碰上不害怕它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无从施加了。
二雀救友 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株古老的树,上面有喜鹊筑的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已快成为幼鸟了。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徘徊飞翔,不停地发出悲伤的嚎叫。一会儿,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两只喜鹊仍然在树上对叫,像在对话一样,不一会儿又扬长而去。有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跟随在它后面。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话要说。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鹊的请求。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突然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只红蛇并吞了下去。喜鹊们欢呼了起来,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
孙叔敖杀两头蛇 楚国有一个孙叔敖,曾经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回家后,很忧伤而不吃饭。母亲问他原因。他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现在我见到了,害怕我抛下母亲先死了。”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后来的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起来。”母亲说:“不要忧虑。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会得善报。你一定会在楚国兴旺发达。”后来果然当了令尹,掌管楚国的大权。
关羽刮骨疗伤 关羽曾经被一支飞箭射中,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切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刮掉渗入毒药的骨头,(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切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
尔辈亦鹰犬 从前有一位少年,家境非常贫困,白天砍伐柴火种植粮食自己养活自己,晚上就在月光下读书。邻村有户富裕人家,穿锦缎作的衣服,吃肉,常常在众人面前炫耀。有一天富人出去打猎,他的左右随从手持弓箭,飞鹰和猎犬跟随在他的前后,途中与这位少年相遇。富人说:“你如此贫困,还不如我的老鹰和猎犬。”少年不回应他。富人又说:“你跟随在我后面,和我的鹰、猎犬一同追逐狐狸和兔子,谁先追到,我就赏他!”少年说:“你这种人和你的老鹰猎犬一样!”不回头的离去了。
猿子 武平这个地方盛产猿猴,猿猴的毛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很温驯,但不离开母亲。母猴很狡猾,不能接近。猎人在箭上涂毒,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母猴看自己不能活了,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猎人用母猴的皮鞭打小猴,小猴悲哀的鸣叫,让猎人抓住。每天夜里一定要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觉,更有甚者则抱着母亲的皮而死。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忍心看到它死,何况人呢?
王畿山之书六角扇 就不知道了
2.文言文启蒙读本195∼200原文,越快越好!拜托!
195、群鷧啄鱼人有鱼池,昔群鷧(鹭鸶)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
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而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之,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
鷧仍下啄、飞止入骨。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
人曰:“先故假 ,今亦假耶?”(从前)有个人有(个)养鱼池,苦于一群鹭鸶(总是)偷偷啄食鱼,就绑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放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众鹭鸶开始(在天空)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飞)下来啄食.久了,(就)经常飞到竹竿上站着,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有看见这情况的人,(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鹭鸶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鹭鸶脱不了身,拼命飞舞翅膀嘎嘎地叫.人说:”先前的确是假的,现在也还是假的吗?”196、猿子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
母黠,人不可逮。猎人以毒附矢,伺母间射之。
中母,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树,饮子。洒已,气绝。
猎人向猿子鞭母,猿子即悲鸣而下,束手就擒。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跃而毙。
嗟夫!猿子且知有母,不爱其身。况人也耶?世之不孝子孙,其于猿子下矣! (选自《猿说》)武平这个地方盛产猿猴,猿猴的毛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很温驯,但不离开母亲.母猴很狡猾,不能接近.猎人在箭上涂毒,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母猴看自己不能活了,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猎人用母猴的皮鞭打小猴,小猴悲哀的鸣叫,让猎人抓住.每天夜里一定要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觉,更有甚者则抱着母亲的皮而死.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忍心看到它死,何况人呢?197、焦饭遗母吴郡陈某,家至①孝。
母好食铛②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③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⑨焦饭,归而遗母。后值④孙恩⑤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遗已聚敛⑩得数斗焦饭,未展⑥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11)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应.198、张用良不杀蜂太仓(今江苏太仓市)人张用良小时候曾因揭扰蜂窝而被群蜂螫伤,所以十分憎恶蜂儿,只要看到蜂儿,总要千方百计地痛加扑杀.一天傍晚,张用良见一飞虫被蛛网黏住,虽拼命挣扎,却难以脱身.蜘蛛见状,就急忙以丝缚之,准备美餐一顿.不料此时,忽见一蜂飞来螫蛛,吓得蜘蛛慌忙退避.接着,蜂儿又不辞辛苦地多次含水润湿那只落网的飞虫.就这样过了多时,飞虫身上的黏液逐渐稀释,终得奋力逃脱.张用良不禁被这一”义蜂救助难友”的情景所感动,从此就再也不去扑杀蜂儿了.199、垂帘听政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此后,每日上朝听政,武则天皇后垂帘于皇帝宝座之后,无论政事大小均参与议政,被宫内宫外称作两个皇帝.200、原文: 村民赵某家,犬生子,甫两月,随母行,母为虎噬。某呼邻里壮士,持矛逐之。
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走。犬为荆棘挂胸,皮毛殆尽,终不肯脱。
虎因系累行迟,众追及,毙刀下。稚犬村民赵某的家里,母狗生了小崽,刚两个月,跟着母狗行走,母狗被老虎咬住.赵某呼喊邻里强壮的人,拿着长矛追赶.小狗跑着咬住老虎尾巴,老虎带着它奔跑.小狗被荆棘住胸部,皮毛几乎都磨光了,始终不肯松嘴.老虎因为小狗拖累行动迟缓,被众人追上,死在刀下.。
3.古文翻译,出自《隋史》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我就很勤奋,反正上班也没事做:)。
自己翻译的,欢迎拍砖! 独孤罗,字罗仁,云中郡(今山西大同)人。父独孤信,曾做过北朝魏国荆州刺史。
魏孝武帝(与高欢决裂)入关中(投奔宇文泰),独孤信不顾父母妻儿(还在高欢控制之下)只身追随武帝,高官显赫,独孤罗则因而被高欢囚禁。宇文氏建立北周,独孤信从西魏末相变为北周开国元勋,曾任北周大司马。
后独孤信为宇文护鸩杀,独孤罗被释放,寓居中山(河北定州),族人独孤永业怜悯穷困潦倒,为他买田置地供给生活。 当初独孤信入关之后,又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分别是善、穆、藏、顺、陀、整;崔氏生独孤伽罗,即后来的隋献皇后。
北齐亡,当时杨坚做定州总管,独孤伽罗遣人在丈夫治下寻找独孤信,手足相见观者落泪,又厚赠财物给他。不久,周武帝因其是功臣之后,久沦异域,启用为楚安郡太守。
后因病致仕,归于京师(长安)。 其他兄弟因独孤罗素来贫贱,多有轻怠,不拿他当兄长待。
但独孤罗宽厚有长者之风,不与兄弟门一般见识,由此颇得独孤伽罗敬重。 周静帝7岁即位,杨坚为丞相,拜独孤罗为仪同将军,使之常随左右。
(静帝年幼,主弱臣强,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即帝位,下诏追封独孤信官爵 曰:“德行昭著,堪为楷模,从一而终,前王盛典。
故柱国信,风宇高旷,独秀生民,睿哲居宗,清猷映世。宏谋长策,道著于弼谐,纬义经仁,事深于拯济。
方当宣风廊庙,亮采台阶,而运属艰危,功高弗赏,眷言令范,事切于心。今景运初开,椒闱肃建,载怀涂山之义,无忘褒、纪之典。
可赠太师、上柱国、冀定等十州刺史、赵国公,邑万户。” 诸兄弟指责独孤罗的出身,说他母亲失踪于齐,没有夫人名份,独孤罗不该承袭父爵。
杨坚以此问文献皇后,后曰:“独孤罗确是嫡长子,不可听信谣言污蔑。”于是独孤罗袭爵赵国公。
其弟独孤善为河内郡公,独孤穆为金泉县公,独孤藏为武平县公,独孤陀为武喜县公,独孤整为千牛备身(皇帝近身侍卫)。又拜独孤罗罗为左领左右将军(左右领左右府,统领千牛备身,大约相当中央警备司令部),寻迁左卫将军,前后赏赐多不胜数。
后来为外任凉州总管,进爵上柱国。隋仁寿年间,又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
隋炀帝嗣位,改封独孤罗为蜀国公。不久以后死于任上,谥号曰恭。
独孤罗的儿子独孤纂嗣,官至河阳郡尉。纂嗣之弟独孤武都,大业末年,也为河阳郡尉。
庶长子独孤开远。 (司马德戡、宇文智及等谋反,拥宇文化及为首)宇文化及犯上作乱,裴虔通率叛军攻入入成象殿,原本的卫兵皆依附叛逆。
独孤开远当时任千牛备身,与独孤盛倚门力战,为叛军所俘,其义节即使叛军也被感召进而放走了他。 独孤善,官至柱国,其子独孤览嗣,官至左候卫将军,大业末年去世。
独孤陀,字黎邪。北周胥附上士,受父亲牵连(独孤信被宇文护贬官去职),流放蜀郡十余年。
宇文护被诛,始归长安。高祖(杨坚)受禅,拜独孤陀为上开府、右领左右将军。
此后又外放郢州刺史,进位上大将军,累迁延州刺史。 独孤陀好旁门左道。
他丈母娘信奉猫鬼,然后传入其家。皇帝听闻此事开始不以为意。
适逢文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都病了,召医诊治,都说是猫妖作怪。因为独孤陀是文献皇后的异母弟弟,陀妻是杨素的异母妹子,皇帝以为是独孤陀从中捣鬼,就私下令其兄独孤穆劝之以情。
又支开左右,指责规劝陀,陀矢口否认。皇帝不悦,将他贬官迁州刺史。
独孤陀不免有怨言。皇上命左仆射高颎、纳言苏威、大理正皇甫孝绪、大理丞杨远等共审此事。
独孤陀的侍婢徐阿尼供述说,本从陀母郭家来,常拜猫鬼。因为鼠对应地支中的子,所以每逢子日的夜间作拜祭。
猫鬼每杀人,会把那家的财物搬移回给畜养猫鬼的人。独孤陀还没有做官的时候,在家闲居,有饮酒的嗜好,他的妻子不肯给钱买酒,独孤陀鼓动徐阿尼,说:“你为什么不叫猫鬼到越公(杨素)家取钱买酒?”阿尼暗中祈祷,果然猫鬼从杨素家送钱回来。
开皇十一年,杨坚刚从并州回来,独孤陀又鼓动阿尼遣动猫鬼,以使皇后多赐财物。”阿尼复咒之,这才使得宫中闹猫鬼。
杨远令阿尼呼猫鬼当庭验证。阿尼于子夜时分置香粥一盆,用汤匙敲着唤道:“猫女可来,无住宫中。”
过了好大一会,脸色发青,整个人就象被什么东西拉扯着向外移,说猫鬼已至。 皇帝以此事下询诸位大臣,奇章公牛弘说:“妖异怪邪是奸人招致,杀其人可止其怪。”
于是皇帝令以牛车载独孤陀夫妻,归家赐死。独孤陀的弟弟司勋侍中独孤整,面君哀求,于是免陀死罪,削职为民,以陀妻杨氏为尼姑。
早先曾有人告状说其母被人使猫鬼所杀害,皇帝以为故作邪说妄言,十分生气,还把告状人赶走。徐阿尼事发后,下诏令诛杀被指认供养猫鬼的人家。
此事过后不久独孤陀就死了。隋炀帝即位,追念舅氏,听以礼葬,下诏:“外氏衰祸,独孤陀不幸早世,迁卜有期。
言念渭阳之情,追怀伤切,宜加礼命,允备哀荣。可赠正议大夫。”
炀帝仍觉不够,又下诏曰:“舅氏之尊,戚属斯重,而降年弗永,凋落相继。缅惟先往,宜崇徽秩。
复赠银青光禄大夫。” 独孤陀有二子:延福、延。
4.北齐书,第四十二卷,列传第三十四文言文翻译
北齐书原文: 王纮(hóng),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
纮少好弓马,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
年十三,见扬州刺史太原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
元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萌,亦愿留意。”元贞称善。
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
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兴和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世宗暴崩,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
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知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
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寤,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
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
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
遂舍之。 乾明元年,昭帝作相,补中外府功曹参军事。
皇建元年,进爵义阳县子。河清三年,与诸将征突厥,加骠骑大将军。
天统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射声校尉,四迁散骑常侍。武平初,开府仪同三司。
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
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孤恤寡,矜愚嘉善,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美化,天下幸甚。” 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
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
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
寻兼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
(原载《北齐书•25卷列传第17》有删节)译文: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是小部族的酋长。父亲王基,读书很多,有智谋\。
王纮年少时喜欢弓箭、马匹,善于骑马射箭,非常爱好文学。天性机智敏捷,应对灵活。
十三岁时,见到扬州刺史太原人郭元贞。元贞抚其背说:“你读什么书?”回答说:“诵读《孝经》。”
元贞说:“《孝经)讲的是什么?”王纮说:“地位在上的不骄纵,地位在下的不作乱。”元贞说:“我作刺史,难道骄纵吗?”王纮说;“公虽不骄纵,然而君子防患于未然,也希望留意此事。”
王贞称赞他。十五岁时,跟随父亲在北豫州,行台侯景和人谈论掩衣襟的方法是应当向左,还是应当向右.尚书敬显俊说:“孔于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将头发披散不束,衣襟向左掩了。
’以此说来,衣襟向右掩是对的。”王纮进言说:“国家帝王即位于北方荒野之地,称雄中原,五帝三王的礼仪、制度各自不同。
衣襟向左或向右掩,哪里值得谈论它的是与非。”侯景惊奇他年少聪明,赐给他名马。
兴和年间,世宗召为库直,任奉朝请。世宗遇害突然去世,王纮冒死捍卫世宗,因忠节赐予平春县男的爵位,赏赐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和金带骏马,并任晋阳令。
天保初年,加授宁远将军,很为显祖重视优待。帝曾与左右的人饮酒,说:。
大乐痛快啊。”王纮说:“也有大乐,也有大苦。”
帝说:“什么是大苦?”王纮说:“长夜荒饮而不醒悟,国破家亡,身死名灭,就是所说的大苦。”帝默然不语。
后来责备王纮说:“你与纥奚舍乐共同事奉我兄,舍乐为我兄死,你为何不死!”王纮说:“君亡臣死,自然是正常的礼节,但贼\人力气小,砍得轻,所以我没有死。”帝让燕子献反绑王纮,长广王抓住头,帝手举刀将要砍下。
王纮说:“杨遵彦、崔季舒逃走躲避,职位达到仆射、尚书,冒死效命的贤士,反而被杀戮,旷古未有这样的事。”帝将刀扔到地上说:“王师罗不能杀。”
于是放了他。 乾明元年,昭帝作相,补任中外府功曹参军事。
皇建元年,晋升为义阳县子的爵位。河清三年,与诸将征伐突厥,加授骠骑大将军。
天统元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加授射声校尉,四次升任至散骑常侍。武平初年,任开府仪同三司。
王纮上书说:“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定相互呼应,从南北两个方面入侵边境。应当选派九州的勇士和善射之人,据守险要之地。
我愿陛下哀怜顾念忠诚的老臣,热爱抚恤孤寡之人,同情奖励忠实善良之士,忘记他们的过失,牢记他们的功劳,使骨肉之情更亲密和睦,使宽厚仁爱之路更广阔,追思尧、舜之风,仰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大治,这是天下的幸事。” 武平五年,陈人入侵淮南,皇帝命令众官共同商议防御之策。
5.万山潭作 孟浩然 译文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又名汉皋山。此地环境清幽,为襄阳名胜,又有神女解佩的传说,更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浩然常游此地,诗集中就有三首于此得题。“万山潭”,指山旁江水深曲处。
首联写诗人冲淡的心情和垂钓之乐。垂钓本身,已乐在其中,何况静坐磐石之上?“坐”字一字,更显安闲。且潭水清澈,与闲适的心境相默契。诗中未提一个乐字,但乐字已融入闲淡之中。
颔联,所谓“鱼行潭树下”,似不合理,盖鱼是水中之物,岂能行之于树下?细细体味,就可理解潭侧之树高于潭中之鱼,且树影映入潭水之中,鱼儿翕翕游动,自由自在。故“鱼行潭树下”。在这里,诗人虽没有正面描写树的倒影,但却可以领悟出树的倒影的荡漾美,与游鱼的动态美相互参差,更显出美的多样性。且“鱼行”与“猿挂 ”,一低一高,遥相呼应,更拓展出空间的距离美。“潭树下”与“岛藤间”,一潭一岛,一树一藤,一下一上,也显示出对称美。
颈联借本地典故抒发情怀。曹植《洛神赋》中说:“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意思是郑交甫曾游于万山,巧遇两个游山的神女,羡慕不已,向神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郑交甫怅惘良久。这个美丽的神话,为万山潭增添了迷人的风采,也触动着诗人的心弦,并自然地引出下句诗来。
尾联写心中向往,求之不得,于是月下放歌,乘舟而返。游女解佩的故事,给诗人以无穷的遐思。诗人不禁悠然神往。“沿”字,用得亦极其神妙,更增添了月儿的动态美,表明不仅仅是一点月色,而是沿途通明,明月满舟,银辉一路,歌声不绝。此情此景,令人向往!
全诗有动有静。首、颔二联,以静为主,寓动于静;颈、尾二联,以动为主,寓静于动。冲淡之风,显隐于动静之中。
6.《猿说》的全文翻译
宋濂《猿说》
原文:
武平产猿,猿毛若金丝,闪闪可观。猿子尤奇,性可驯,然不离母。母黠,不可致。猎人以毒傅矢,伺母间射之,母度不能生,洒乳于林,饮子。洒已,气绝。猎人取母皮向子鞭之,子即悲鸣而下,敛手就致。每夕必寝皮乃安,甚者辄抱皮跳掷而毙。嗟夫!猿且知有母,不爱其死。况人也耶?
译文(译者:天涯若比琳):
武平这个地方盛产猿猴,猿猴的毛像金丝一样,闪闪发光。小的猿猴更加奇特,性格很温驯,但不离开母亲。母猴很狡猾,不能接近。猎人在箭上涂毒,等到母猴放松的时候射它,母猴看自己不能活了,将乳汁洒在林间,让小猴喝。乳汁洒尽后,就气绝而亡。猎人用母猴的皮鞭打小猴,小猴悲哀的鸣叫,让猎人抓住。每天夜里一定要枕着母亲的皮才能睡觉,更有甚者则抱着母亲的皮而死。哎!猿猴尚且知道有母亲,不忍心看到它死,何况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