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薪截蒲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承宫拾薪》的全文翻译是什么?)
1.文言文《承宫拾薪》的全文翻译是什么?
《承宫拾薪》
【原文】汉之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
【译文】有一位汉朝人叫承宫,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这年八岁,替别人放猪。乡里有一个叫徐子盛的人, 他给几百个学生教授《春秋经》。承宫从他的学舍前经过,羡慕那些学生在学习,所以就靠近学舍听他讲经书,于是他就留承宫在门下学习。承宫为许多学生拾柴干苦活,勤奋学习多年而不厌倦。
2.王育少孤贫 译文
【译文】
王育少时候是一个孤儿,很贫穷。他作为别人家的工人,负责放牧牲畜,其地点离学堂很近。王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王育截取蒲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既未尝停止。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其雇主鞭挞他。王育准备卖身以偿还牲畜的损失,这时郭子敬听闻了这年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因而他代王育偿还了牲畜的损失,并且供给衣服和食物,使王育与他的儿子一起上学。於是王育渐渐能够博通经史,后来在伪汉作官,至到太傅的职位。
【原文】
王育①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②,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③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④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⑤,官至太傅。
【注】①王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学者。③羊豕(shǐ):猪羊。豕,猪。③截蒲:截断水杨树枝条。④鬻(yù):卖。⑤仕伪汉:在伪汉做官。汉,指当时北方的一个政权,因作者视东晋为正统,故以“伪汉”称之。
3.拾薪求学的几个词解翻译
原文
承宫拾薪求学
汉之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
译文
后汉时琅邪有个叫承宫的,是个孤儿,从8岁给人放牧猪羊。乡里人徐子盛给几百个学生讲授《春秋经》。一次承宫放牧经过,在那儿休息时听见《春秋经》,于是请求留下。为学生们拾柴。虽然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但承宫都勤学不倦。
息:休息
因:于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