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内容楚人有(翻译刻舟求剑文言文版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翻译刻舟求剑文言文版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释
1.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2.自--从。 3.遽--急忙,立即,匆忙。 4.契--用刀雕刻。 5.是--指示代词,这儿。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 17.止:动词,停止。 18.行:前进。 19.亦:也。
推荐于 2017-11-24
查看全部11个回答
刻舟求剑刻舟求剑在线听_有声小说畅听APP
精彩刻舟求剑刻舟求剑在线听,全集免费,休闲娱乐随心下载
m.ximalaya.com广告
语文阅读理解-让孩子真正听的懂,学得会
根据文中提到的文言文为您推荐
清北毕业老师带队教学,小学8天28课时,初中9天32课时。巧学语数重难点。帮助孩子更全面的学习知识点。助力孩子巩固所学,学习语数双科重难点知识
m.yuanfudao.com广告
翻译刻舟求剑文言文版 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翻译全文求速度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lanqiuwangzi 正在咨询一个法律问题
2.文言文阅读(三)(7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小题1:①做标记 做记号 ②这样(每个小题1分,共2分)
小题2: 这是 我剑掉落的 地方 。
小题3:刻舟求剑(1分):人要学会变通,不能愚昧地恪守一个死的规矩。或,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免贻笑大方。(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上下文内容,我们可知“契”动词,成语故事我们很熟悉,是刻舟求剑,所以这个字应译为“刻,雕刻”,通顺的译为“做记号”。“此”在文言文当中就是代词。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是”“所”‘。“是”应译为"这"的意思,“所”是地方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
试题分析:这则成语故事同学们较为熟悉,启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获得,如要学会变通:要用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等。
点评:对于课外文言文,我们平时要适当的读一些,尤其是古代的成语故事。借助自己对成语故事的了解,可以增强对小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谈启示时,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抓住重点内容、多角度考虑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