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仅仅是(言文言中用什么字来表示仅仅)
1.言文言中用什么字来表示仅仅
止、不过、都可以表示仅仅的意思
止
仅;只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印二三本。——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只十有一日。——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
不过
《老子》:“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直臣义士往往抑塞。”
其他还有:惟;但;独
2.仅仅是什么意思
仅 [ jǐn jǐn ]
生词2113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jǐn jǐn ]
表示限于某个5261范围,意思4102跟“只”相同而更强调:这座大桥~1653半年就完工了。那篇文章我~看了一小部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只是
反义词
统统 不啻 不光
3.文言文中多做"只,仅仅"意思讲时例子
之1.做代词: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②特殊:(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2.做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久之,蛇竟死/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填然鼓之(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虽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4)提宾句的标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3.做动词:到、往。子将安之为1.做介词:给、对、向不足为外人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做动词(1)做、成为(2)表判断“是”具为一体/中轩敞者为舱3.表疑问的语气词:何哭为4.表被动: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不为人所窥者。
4.只是什么文言文啊
良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① 良尝闲②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③。
有一老父衣褐④,至良所⑤,直⑥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⑦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履我⑧!”良业⑨为取履,因长跪⑩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11)大惊,随目之(12),父去里所(13),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14),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15),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16),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半往。
有倾(17),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18),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19)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史记》。
②良:张良,以后成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主要谋臣。闲:空闲。
③下邳(pī):地名,在江苏省邳县南。圯(yí):桥。
④衣褐:穿着麻布短衣。衣:穿,作动词。
⑤所:处所,地方。⑥直:故意,特意。
⑦殴:打。⑧履我:把鞋给我穿上。
履:作动词。⑨业:已经。
⑩长跪:挺着身子跪着。(11)殊:很。
(12)目之:看着他。(13)里所:一里左右。
所:相当于“许”。(14)平明:天刚亮。
(15)怪之:认为这件事很奇怪。(16)期:约会。
(17)有倾:不大一会儿。(18)一编书:一册书,一部书。
(19)《太公兵法》:相传是姜太公所著的兵书。 【诗文翻译】 张良曾经有空闲,从容地在下邳桥上信步闲游。
有一老人,穿着麻布短衣,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拿鞋!”张良很惊讶,想打他,因为他老了,勉强忍着气到桥下捡来了鞋。老人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想)已经给他捡了鞋,就跪着给他穿上了,老人伸着脚承受,(而后)笑着离开了。
张良很惊奇,目送老人走了一里左右,老人又回来了,说道:“小伙子值得教导。过五天,天刚亮的时候,和我在这儿相会。”
张良因此觉得奇怪,跪着回答:“好。”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去到桥上,老人已经先到了,(老人)发火说:“同老年人约会,(却)晚来,为什么?”(说罢)就走,(嘱咐)说:“五天以后早早相会!”五天后鸡叫头遍,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儿)了,又发怒说:“又来晚了,为什么?”(说罢就)走了,(嘱咐)说:“过五天,再早点来。”
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这样。”
于是拿出一册书说:“读了这册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说完)就走了,没有说别的,没有再见面。天亮后,(张良)看那册书,原来是《太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