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文言文(语文文言文高二选修)
1.语文文言文高二选修
庖丁解牛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翻译: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翻译: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 未尝,而况大軱乎!
翻译: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 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翻译: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项羽之死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翻译: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翻译: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翻译: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翻译: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祭十二郎文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翻译: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翻译: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翻译: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 翻译: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 伶官传序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翻译: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翻译: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翻译: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高中语文选修本中必学的文言文有哪些?
Ⅰ.文言文部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1.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4.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 《赤壁赋》 苏轼 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6.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1.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1.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鸿门宴》 司马迁 1.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召公谏厉王弥谤》 (国语) 1.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2. 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 3.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 狗彘食(sì四声)人食(shí)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劝学》 《荀子》 1.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过秦论》 贾谊 1.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 韩愈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滕王阁序》 王勃 1.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 虹销雨霁,彩彻区明。
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7.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8. 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9.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 10.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逍遥游》 庄子 1.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陈情表》 李密 1.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高二选修语文文言文翻译
陈情表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
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项脊轩志>>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
由于是一间百年老屋,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可安置的地方。
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加以修补,使屋顶不再漏雨。
室前就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射,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旧时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煞是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多。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院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开,变动过好几次了。家里有一个老妈妈,曾经在这里住过。
这位老妈妈,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
老妈妈时常对我说:“这地方,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老妈妈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我从门外一一向你母亲回答。”
(老妈妈)话未说完,我(感动地)哭了,老妈妈也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我从童年起就在轩中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见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象个女孩子呀?”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了。”
不一会儿,拿了一个象牙做的手板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时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它!”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象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轩的东边以前曾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然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门住在里边,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
项。
4.高二人教版有哪些文言文及诗词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 总目录: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注: 前面加*的为原教材规定背诵篇目,但新课标未要求背诵。
第四册(必修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诗经》的《卫风.氓》 2、《离骚》 3、《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4、《梦游天姥吟留别》 5、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瞑》 《登高》 《属相》 《石头城》 《锦瑟》 《书愤》 6、词七首 《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鹊桥仙》 《声声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7、《李凭箜篌引》 《过华清宫》 《菩萨蛮》 《桂枝香.金陵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