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大千世界的文言文(怎么用文言文或者古诗形容世界大)
1.怎么用文言文或者古诗形容世界大
1、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释义: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2、宋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释义: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
3、汉 无名氏《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释义: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4、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释义: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5、唐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释义: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2.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更姹紫嫣红
含有颜色的诗句: 1)赤 宿灵岩寺 【唐】戴叔伦 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唐】姚合 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2)橙 蟹 【唐】唐彦谦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3)黄 送僧归漳州 【唐】吕温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偶作 【唐】杜牧 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
4)绿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新春 【宋】陆游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5)青 感春 【唐】白居易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送程六 【唐】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6)蓝 秋忆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7)紫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唐】李白 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 菊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8)红 无题 【唐】李商隐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山行 【唐】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白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江下 【唐】杜荀鹤 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
10)黑 马上晚吟 【唐】白居易 出早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 拟醉 【唐】元稹 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
11)多色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寄韩谏议 【唐】杜甫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无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骆宾王)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白居易)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苏轼)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画眉鸟》欧阳修)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杨万里)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少年行》王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杜牧)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词》刘禹锡)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长安秋望》赵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蒋捷)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李清照)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贺知章)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题临安邸》林升)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侄孙湘》韩愈)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李白)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杜甫)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行》杜牧)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柏行》杜甫)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3.描写山水的古文言文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撬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路的尽头。上方的山石形成了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洞像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用一块小石子丢进去,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咚咚的响声,那激越的声音,好久才消失。盘绕着石山可以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箭竹,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那些山石分布疏密有致,有俯有仰,好似智者的有意安排。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我认为造物者确实存在。但又奇怪他不在中原地区创造这样的美景,却放在偏远的永州,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造物者倘若不应该这样做,那么难道果真没有造物者吗?有人说:“小石城是用来安慰那些德才兼备而在这里受屈辱的人。”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造就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