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汕头二模文言文(2016河北唐山市三模语文申恬谢谢,文言文翻译)
1.2016河北唐山市三模语文 申恬谢谢,文言文翻译
【译文】
申恬,字公休,是魏郡魏县人。高祖平定广固,申恬的父亲申宣、申宣的堂兄申永,都得以返回本朝。他们都凭才干而受到赏识。申永历任青、兖二州刺史。高祖登上皇位,申永任太中大夫。申宣在太祖元嘉初年,也历任兖、青二州刺史。
申恬起初担任骠骑道怜长兼行参军。高祖登上皇位时,申恬任东宫殿中将军,度还台。在殿中省值勤十年,不请假休息。转任员外散骑侍郎,出朝任绥远将军、下邳太守。后来调往北海任职,加任宁远将军?在任职之处,均有良好政绩。又任北谯、梁二郡太守,将军职位如故。守郡的边境与任城榛林相连接,屡次受到贼寇的劫掠。申恬到任时,已暗地得知贼寇要来,于是在险要地方埋伏军队,出其不意地进行袭击,将他们尽数抓获歼灭。
元嘉十二年,升任督鲁、东平、济北三郡军事、泰山太守,将军职位如故。他恩德和威势兼用,下属官吏和百姓感到安宁和便利。临川王义庆镇守江陵,申恬担任平西中兵参军、河东太守。衡阳王义季代替王义庆镇守江陵,申恬又转任安西府,加任宁朔将军。后又被召入,任太子屯骑校尉,因为母亲守丧而离职。□□北方虏寇入侵进犯,申恬领兵出击,被虏寇打败,被召回朝廷。二十七年,又出任通直常侍。
2.元史 金履祥传的翻译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
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
及壮,知向. 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干,而干亲承朱熹之传者也。
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遂. 。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
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越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
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
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德祐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辞弗就。
宋将改物,所在盗起,履祥屏居金华山中。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
训迪后学,谆切无倦,而尤笃于分义。有故人子坐事,母子分配为隶,不相知者十年,履祥倾赀.营购,卒赎以完;其子后贵,履祥终不自言,相见劳问辛苦而已。
履祥尝谓司马文正公光作《资治通鉴》,秘书丞刘恕为《外纪》,以记前事,不本于经,而信百家之说,是非谬于圣人,不足以传信。乃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名曰《通鉴前编》。
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初,履祥既见王柏,首问为学之方,柏告以必先立志,且举先儒之言:居敬以持其志,立志以定其本,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此为学之大方也。
及见何基,基谓之曰:“会之屡言贤者之贤,理欲之分,便当自今始。”会之,盖柏字也。
当时议者以为基之清介纯实似尹和静,柏之高明刚正似谢上蔡,履祥则亲得之二氏,而并充于己者也。 履祥居仁山之下,学者因称为仁山先生。
大德中卒。元统初,里人吴师道为国子博士,移书学官,祠履祥于乡学。
至正中,赐谥文安。 (节选自《元史·金履祥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向濂洛之学 向:崇尚 B.造诣益遂 遂:精深 C.履祥倾赀营购 赀:钱财 D.勒为一书 勒:镌刻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然负其.经济之略 余嘉其.能行古道 B.历历可据以.行 使工以.药淬之 C.且.举先儒之言 且.贰于楚也 D.履祥则亲得之.二氏 徒慕君之.高义也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4分) (2)凡所引书,辄加训释,以裁正其义,多儒先所未发。
(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金履祥是怎样为学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划9处)(4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 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论语·尧曰》) 2013四川卷文言文阅读答案 8.D (勒:根据上下文应为“编辑”。) 9.C并且,连词。
(A那,那些/他,指李蟠,都是代词。B连词,来用/介词,用。
D代词,结构助词,的。 10.(8分)(将原文中的字作为语素,通过合成词来对译) 2014高考复习全攻略知识点全集一模题库二模题库三模题库高考真题(1)(金履祥)平时单独居处,整天(态度)严肃庄重;至于和人交往,则情趣盎然神态温和很高兴。
(4分)(现代汉语有“待人接物”一词,可知,物可解为人) (2)凡是引用的书籍,总是加上解释,用来裁断订正他们的意义,(内容)多有先儒所没有阐发的东西。(4分) 11.(5分) 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严谨治学,敢于创新;忧国而献良策;助人而不居功;立志为本,知行合一。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译文: 借人民能够得利的事情而使他们得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吗?选择可以役使老百姓的时候去役使,谁会怨恨呢?想得仁便得到了仁,又有什么贪心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从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