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试题(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1.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总复习资料含答案
行动的刻画: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项燕的队伍:认为 16:(1)抓住时机 (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 (3)激怒众人 12、辍耕之垄上。
答、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无相忘,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答: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郡守的副职29,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封建社会里长官教化的乡官 30,答。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停驻 7、皆次当行、守丞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生来的贵种吗 24、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燃起篝火 6。
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十分之六七 22:指亲自作战 31,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久矣 8,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向全国发出号召、尉果笞广 笞:用鞭:得到者多助:原来,本来 1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答:何况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王候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以……为苦 3、复立楚国之社稷,宜多应者。
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 苏: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 8、令辱之:让 20、召令徒属,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锐:行军中 27、比至陈:等到 28、将军身被坚执锐、会天大雨:恰巧 (适逢) 9、举大计亦死:发动 10、等死:收集义军 26,宜多应者。 5、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陈胜)又暗中命令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18,死即举大名耳,五候将相宁有种乎,失道者寡助。
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 (随从) 21,鲜明的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陈胜,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和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已经。
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意图。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
4,使……恼怒 〖重点语句翻译〗 1、项燕:果真 15: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9、“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答:“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10、起义的导火线是: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屯(于)大泽乡,栩栩如生的塑造出一位农民革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光辉形象。
〖通假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通“谪”、杖打。 4,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怅恨久之:失望 叹恨 3、苟富贵:倘使(如果) 4,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重点词句〗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燕,为天下唱。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内容主旨〗本文以陈胜,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死即举大名耳:干出大名声 23、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 25、收而攻蕲。项燕,为天下唱: “为天下唱、行收兵:形容词用作名词: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课文理解〗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同样 11,发配去守边。答: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平常 19〖知人论世〗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 12!” 6、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陈涉揭竿起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答: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吴广素爱人,锐利的武器 8。
答: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天下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 13、今或闻无罪:有人 1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号令召三老,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固以怪之矣、借第令毋斩、吴广以为然: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6,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答: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皆指目陈胜 目:停止 2。
夜篝火:形容词意动用法、若为佣耕:你 是 5、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国家 〖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以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生动的再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
2.初一上册期末语文文言文文言文考题
初一上册可以考的文言文很多,多是对比阅读(二)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3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9分。(甲)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跳踉:跳跃。④㘎(hǎn):吼叫)1.《古代汉语词典》中,“益”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水漫出来 ②增多,增加 ③助④益处,好处 ⑤渐渐。
结合前后文可以判断,“益习其声”中加点字“益”意思是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 驴不胜怒,蹄之。
3。 探究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补充完成以下语句。
(每空限15字以内)(3分)讲学家只知 ① ,不知 ② ;老虎只知 ③ ,不知 ④ ;由此看来天下事有相同的原理: ⑤ 。
3.九年级上册语文古文题目
九年级上册的古文比较少,大概就是以下几篇
21.《陈涉世家》 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
23.《隆中对》 陈寿
24.《出师表》 诸葛亮(这篇是重点)
剩下的都是古诗了、、、
25.词五首
望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 白居易
月夜 刘方平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
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 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不知道是不是要那几篇小说、、、、
17.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18.杨修之死 罗贯中
19.范进中举 吴敬梓
20.香菱学诗 曹雪芹
就是这些了、、、、、
4.厦门的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所有的 古诗 和 文言文 的题目
27.陈涉世家(司马迁)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之久曰:"苟富贵,毋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中,发闾左谪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子少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从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逃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源程序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镣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 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陈守令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8.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9.隆中对(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 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 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 见之乎?”先主曰:“君 与俱来。”庶曰:“此人 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直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 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 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 寡。然操遂能克绍,以 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 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 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 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 据汉、沔,“利尽南海,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 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 州险塞,沃野千里,天 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刘璋暗弱,张鲁 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 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 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 和诸戎,南抚夷越,外 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含壶浆,”以迎将军 者乎?诚如是,则霸业 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30.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
5.100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试卷,语文
(一)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
2、下面各组句子和词语中,重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分别是:( )( )
A、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明知故问
B、易: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易如反掌
C、克: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攻无不克
D、皆: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 草木皆兵
(二)、文言文阅读考查(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若士必怒,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3、请分别概括你想象中秦王、唐雎的形象。(3分)
答: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答:
(2)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
答:
5、当前,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作为生长在特区的中学生,请谈谈你欣赏的国与国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2分)
答:
(三)诗文名句考查(6分)
6、请把下面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1)千嶂里, 。 《渔家傲·秋思》
(2)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池上碧苔三四点, 。《破阵子》
(5)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6)须晴日, ,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4分)
7、回忆有关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水浒传》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请就课文《智取生辰纲》中杨志的遭遇,谈谈如何体现这一主题?(2分)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略
2、C D
3、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沉着干练,大义凛然
4、(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2)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5、和平共处(睦邻、安邻、富邻;……)
6、(1)长烟落日孤城闭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叶底黄鹂一两声
(5)苟全性命于乱世(6)看红装素裹
7、(1)生辰纲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梁山好汉智取它是必然的;老都管、虞候和众军汉不服杨志指挥,后来肯定都把责任推给杨志,使他无法在官场上混下去。(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中年闰土给苦难的生活变得迟钝麻木,容颜衰老;见了“我”,改以“老爷”称呼;面对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挣扎的广大贫苦农民的代表。(杨二嫂
、杜小康、菲利普夫妇、范进、胡屠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