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彻大悟的文言文(大彻大悟的诗词)
1.大彻大悟的诗词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这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与万秋。----顺治 《归山词》。
2.肆无忌惮、叹为观止、戛然而止、大彻大悟的意思
肆无忌惮
sì wú jì dàn
〖解释〗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出处〗《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叹为观止的意思
中文发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成语解释: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 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 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 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 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 请已。”
成语造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 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成语辨析:~与“十拿九稳”区别在于:~ 偏重于做起来极容易;“十拿九稳”偏重于 做起来容易成功;把握性大。
戛然而止
【解释】: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出自】: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示例】:就这一句,~,听来格外令人注意.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语法】:主谓式;作状语;形容突然中止
大彻大悟
【解释】: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
【出自】: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示例】:这一回,得看你是不是~,决心离开下流社会,迈步走进上流社会了. ◎欧阳山《苦斗》四三
【近义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大梦初醒
【反义词】:鬼迷心窍、执迷不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彻底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