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说宝文言文答案(《子罕说宝》阅读答案,急求,亲)
1.《子罕说宝》阅读答案,急求,亲
版本一:有一个宋人得到美玉,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玉给懂玉的人看,他们说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我,那么我就是一个贪心的人 ,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很恭敬的说:“小人拥有玉,寸步难行,拥有这个玉是想请求免于死难。”
于是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乡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卖掉璧玉)使献玉者富裕之后,才让其人回到他的居所。
版本二: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玉碧,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乡里,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出去后,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富有后才让他返回家乡。
注释
1、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宋国国相,又名乐喜; 2、示:给……看; 3、或:有人; 4、诸:之(代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于(介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在本文意思是:把玉献给。) 5、弗:不; 6、尔:你; 7、故:所以 8、若:假如; 9、与:给 10、人有其宝: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 11、以……为:把……当作; 12、以为:认为; 13、皆:都; 14、丧:失去; 15、故:所以; 16、献:进献,进贡; 17、玉人:从事玉石加工的匠人 18、怀:藏 19. 稽首而告:献玉人跪拜着所述。 稽首:跪拜 20. 置诸其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所。里:居住的地区 21. 为之攻之:替献玉人整治好那块玉
启示
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清明得多了。道理: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2.子罕说宝阅读答案
子罕说宝,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①,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②也。”
子罕置诸其里③,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释:①玉人:雕琢、加工玉石的工匠。 ②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③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的乡里。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B )
A、我以不贪为宝 若以与我 B、玉人以为宝也 使玉人为之攻之
C、献诸子罕 子罕置诸其里D、故敢献之 使玉人为之攻之
2、献玉者献璧玉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案: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3、子罕认为人生最珍贵的宝贝是什么?
答案:以不贪为宝(以品德高尚为宝亦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乡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卖掉璧玉)使献玉者富裕之后,才让其人回到他的居所。
3.《子罕说宝》文言文阅读题
我【以】不贪为宝 :我把不贪作为珍宝,
若【以】与我 :如果(把玉)给我,
玉人以【为】宝也:玉匠认为它是珍宝,为:wei 二声,认为
使玉人【为】之攻之: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为:wei 四声,替
献【诸】子罕:把它献给(国相)子罕!诸:代词
子罕置【诸】其里: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手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诸:代词
故敢献【之】 :所以敢献给你!之,代词,
使玉人为之攻【之】: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之,代词,代玉
4.《子罕说宝》阅读答案,急求,亲
版本一:有一个宋人得到美玉,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
献玉的人说:“我把玉给懂玉的人看,他们说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我,那么我就是一个贪心的人 ,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献玉的人很恭敬的说:“小人拥有玉,寸步难行,拥有这个玉是想请求免于死难。”于是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乡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卖掉璧玉)使献玉者富裕之后,才让其人回到他的居所。
版本二: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
献玉石的人说:我曾经把这块玉石拿给玉工鉴定过,他认为这是一块宝玉,因此我才敢献给您。” 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
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我们都保有各自的宝物。” 献玉的人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玉碧,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
于是,子罕把这块玉石放在自己的乡里,请一位玉工替他雕琢成宝玉,卖出去后,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富有后才让他返回家乡。注释 1、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宋国国相,又名乐喜; 2、示:给……看; 3、或:有人; 4、诸:之(代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于(介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在本文意思是:把玉献给。)
5、弗:不; 6、尔:你; 7、故:所以 8、若:假如; 9、与:给 10、人有其宝: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 11、以……为:把……当作; 12、以为:认为; 13、皆:都; 14、丧:失去; 15、故:所以; 16、献:进献,进贡; 17、玉人:从事玉石加工的匠人 18、怀:藏 19. 稽首而告:献玉人跪拜着所述。 稽首:跪拜 20. 置诸其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所。
里:居住的地区 21. 为之攻之:替献玉人整治好那块玉启示 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
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
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清明得多了。道理:人,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那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5.子罕说宝的翻译与注解
原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指鉴别玉器的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编辑本段译文 宋国有人得了块玉,拿去献给当权的大官子罕。子罕没有接受。
献玉的人说:“给做玉器的师傅看过,说是件宝物,才敢贡献的。”子罕道:“我把不贪心作为宝,你把宝玉作为宝;我若是收下你这块玉(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还不如各人留着各自的宝物好啊!”那人听后跪下磕头,说:“我是个小小老百姓,藏着这么贵重的宝物,实在不安全,献给您也是为了自家的平安啊!” 子罕于是在本城找个地方让其住下,介绍加工买卖玉石的商行帮他把玉琢磨好,卖了个好价钱,然后让他带着钱回家做老板去了。
编辑本段注释 1、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宋国国相; 2、示:看; 3、或:有人; 4、诸:之(代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于(介词,放入文中具体解释)(在本文意思是:把玉献给。) 5、弗:不; 6、尔:你; 7、故:所以 8、若:假如; 9、人有其宝: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 10、以……为:把……当作; 11、以为:认为; 12、皆:都; 13、丧:失去; 14、故:所以; 15、献:进献,进贡; 16、玉人:从事玉石加工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