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笃学文言文答案(求《走进文言文》中《赵某误子》和《高凤笃学》的答案和译文,)
1.求《走进文言文》中《赵某误子》和《高凤笃学》的答案和译文,
赵某误子 1.吴: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2.恃:倚仗。 3.恣(zì):放任。
4.俱:都。 5.寻:不久。
6.或:有的。 7.仆:向前倒下。
8.乃:是。 9.戒:同“诫” 10.叟:老人 11.殁:去世 12.当:应当 13.弗:不 14.益:更加 15.然:然而 16.岂:难道 17.计:计划、策略 18.术:学问,也可指技术 19.竭:竭尽,用尽 20.殁:死(亦作“没”) 译文: 吴国有个姓赵的人。
.家里很富有,有很多收藏品,有三个儿子。他的儿子们仗着父亲有钱就每日挥霍不务正业。
有一位老人好意劝导他说:“你的儿子们都游手好闲,一旦你死去,他们怎么能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应当让他们学习本事,然后才能有本事独立生活。”姓赵的人不听劝告,继续放纵儿子们。
.不久赵某死去,他的儿子们依旧挥霍无度。不久,资产都被挥霍空了。
三个儿子有的在街市中乞讨,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有的饿得趴到在路边。人们都说:“这是自做自受!”.然而这难道不是他们父亲在计划孩子的未来是没有远见吗? 高凤笃学 注释 ①高凤:汉朝东汉人,(南阳人)高凤由于认真专注笃学,终成为了一名闻名天下的学者,于是在西唐山(现河南平顶山叶县常村乡西唐山)教学生读书。
叶县常村乡的漂麦河得名缘于此。 ②笃:专一、专心。
②尝:曾经。 ③之:动词,到。
去 ③曝麦于庭:曝(pù),晒。庭,院子。
③令护鸡:指守住鸡,不让它吃麦子。 ④经:指儒家经典著作。
⑤潦水:雨后地上积水。 ⑥乃:才。
⑦暴:突然。 ⑧字:人的表字。
⑨还:回来 ⑩省:醒悟。 ⑩怪问:惊奇地询问。
全文翻译 高凤,字文通,是南阳人。在他青年还是书生时,他的家庭以种田为生,但却精通读书,白天黑夜都不停息。
他的妻子(曾经)有一次到田地里去,庭院里面晾晒着麦子,让高凤看住鸡(以防吃麦)。后来突然下了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雨水冲走了麦子。
妻子回来后责问他,高凤这才恍然大悟(小麦被冲走了)。后来高凤成了著名的学者,在西唐山教书。
高凤年老后,依旧拿着书本不知疲倦,闻名于天下。 自己找一下解释 因为我没题目!!!!!!!。
2.高凤笃学的古文翻译
译文:
高凤,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经到田里去,在庭院里晒了麦子,叫高凤看护好鸡(以防鸡吃了麦)。正值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儒家经典著作),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感到奇怪便责问他,(高凤)才醒悟过来。
原文: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 ——南朝·宋·范晔
扩展资料
字词注释
1、高凤:汉朝东汉人,(南阳人)高凤由于认真专注笃学,终成为了一名闻名天下的学者,于是在西唐山(现河南平顶山叶县常村乡西唐山)教学生读书。叶县常村乡的漂麦河得名缘于此。
2、笃:专一、专心。
3、字:人的表字。
4、常:同“尝”,曾经。
5、之:动词,到……去。
6、曝麦于庭:曝(pù),晒。庭,院子。
7、令护鸡:指守住鸡,不让它吃麦子。令:让。护:监护。
8、经:指古代儒家经典著作。
9、暴(bào):突然。
10、潦水:雨后地上积水。
11、觉:发觉。
12、持:拿。
13、还:回来。
14、怪问:惊奇地询问。怪:使……感到奇怪。
15、乃:才。
16、省:醒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凤笃学
3.高凤笃学文言文全文翻译
原文 高凤笃学 高凤字文通,南阳人也。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
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 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翻译 高凤,字文通,家里以种田为生。妻子曾经到田里去,在庭院里面晾晒麦子,让高凤看住鸡(以防吃麦)。
那天突然下了雨,高凤拿着竹竿读儒家经典著作,没有发觉麦子已经被积水冲走了。妻子回来后责怪高凤,高凤才发觉小麦被冲走了。
满意请点右下角的采纳谢,不满意请追问,您的支持是我奋斗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