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文言文有哪些(有没有描写刘禹锡的文言文?)
1.有没有描写刘禹锡的文言文?
1、《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三》(卷一百八十一)《刘禹锡传》 2、《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卷一百六十四)《刘禹锡传》 3、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1、《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三》(卷一百八十一)《刘禹锡传》: 【原文】 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
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淮南杜佑表管书记,入为监察御史。
素善韦执谊。时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颇冯藉其势,多中伤士。
若武元衡不为柳宗元所喜,自御史中丞下除太子右庶子;御史窦群劾禹锡挟邪乱政,群即日罢;韩皋素贵,不肯亲叔文等,斥为湖南观察使。凡所进退,视爱怒重轻,人不敢指其名,号“二王、刘、柳”。
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伫。
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
始,坐叔文贬者八人,宪宗欲终斥不复,乃诏虽后更赦令不得原。然宰相哀其才且困,将澡濯用之,会程异复起领运务,乃诏禹锡等悉补远州刺史。
而元衡方执政,谏官颇言不可用,遂罢。 禹锡久落魄,郁郁不自聊,其吐辞多讽托幽远,作《问大钧》、《谪九年》等赋数篇。
又叙:“张九龄为宰相,建言放臣不宜与善地,悉徙五溪不毛处。然九龄自内职出始安,有瘴疠之叹;罢政事守荆州,有拘囚之思。
身出遐陬,一失意不能堪,矧华人士族必致丑地,然后快意哉!议者以为开元良臣,而卒无嗣,岂忮心失恕,阴责最大,虽它美莫赎邪!”欲感讽权近,而憾不释。久之,召还。
宰相欲任南省郎,而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者不喜,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为言:“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诀,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帝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它人,尤不可赦。”
度不敢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终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 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郁堙不扬,非天不生材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
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赀以给也。 凡学官,春秋释奠于先师,斯止辟雍、頖宫,非及天下。
今州县咸以春秋上丁有事孔子庙,其礼不应古,甚非孔子意。汉初群臣起屠贩,故孝惠、高后间置原庙于郡国,逮元帝时,韦玄成遂议罢之。
夫子孙尚不敢违礼飨其祖,况后学师先圣道而欲违之。《传》曰:“祭不欲数。”
又曰:“祭神如神在。”与其烦于荐飨,孰若行其教?今教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儒者所宜疾。
窃观历代无有是事。 武德初,诏国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祭。
贞观中,诏修孔子庙兖州。后许敬宗等奏天下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立社。
玄宗与儒臣议,罢释奠牲牢,荐酒脯。时王孙林甫为宰相,不涉学,使御史中丞王敬从以明衣牲牢著为令,遂无有非之者。
今夔四县岁释奠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适资三献官饰衣裳,饴妻子,于学无补也。 请下礼官博士议,罢天下州县牲牢衣币,春秋祭如开元时,籍其资半畀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州县进士皆立程督,则贞观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用其言。 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复作《游玄都》诗,且言:“始谪十年,还京师,道士植桃,其盛若霞。
又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以诋权近,闻者益薄其行。
俄分司东都。宰相裴度兼集贤殿大学士,雅知禹锡,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为苏州刺史。以政最,赐金紫服。
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复分司。
禹锡恃才而废,褊心不能无怨望,年益晏,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
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始疾病,自为《子刘子传》,称:“汉景帝子胜,封中山,子孙为中山人。
七代祖亮,元魏冀州刺史,迁洛阳,为北部都昌人,坟墓在洛北山,后其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原。德宗弃天下,太子立,时王叔文以善弈得通籍,因间言事,积久,众未知。
至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翰林学士,阴荐丞相杜佑为度支、盐铁使。翌日,自为副,贵震一时。
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三子者皆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
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所施为人不以为当。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宫掖事秘,建桓立顺,功归贵臣,由是及贬。”
其自辩解大略如此。 2、《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卷一百六十四)《刘禹锡传》: 【原文】 刘禹。
2.刘禹锡的诗词古文
原文: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
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释: ①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②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洁。
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③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⑥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⑦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
乱耳,使听力紊乱。 ⑨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⑩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1〕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
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2〕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3.刘禹锡的文言文《陋室铭》
《陋室铭》原文及译文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4.刘禹锡的作品有哪些古诗,文言文都行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竹枝词
杨柳清清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浪淘沙》三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
岂有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5.刘禹锡的诗词古文
原文: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
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2〕 注释: ①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②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德馨,意指品行高洁。
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③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⑤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⑥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
⑦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
乱耳,使听力紊乱。 ⑨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⑩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1〕子云:汉代的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
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2〕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之地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6.刘禹锡写的文有哪些
《陋室铭》
《秋风引》
《堤上行》
《秋词》(其一)
《秋词》(其二)
《再游玄都观》
《望洞庭》
《江南春》
《步虚词》(其一)
《步虚词》(其二)
《抛球乐》(其一)
《抛球乐》(其二)
《纥那曲》
《踏歌词》(其一)
《踏歌词》(其二)
《踏歌词》(其三)
《踏歌词》(其四)
《忆江南·春去也》(其一)
《忆江南·春去也》(其二)
《潇湘神》(其一)
《潇湘神》(其二)
《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浪淘沙九首
竹枝词二首
杨柳枝词九首
7.刘禹锡的作品有哪些
1、《秋词》
唐代: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3、《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4、《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5、《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8.刘禹锡写的古诗有哪些
刘禹锡写的古诗有哪些?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
其诗结有《刘宾客集》。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堤上行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江南春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竹枝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竹枝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枝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竹枝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竹枝江上春来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竹枝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竹枝城西门外滟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竹枝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步虚词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步虚词华表千年一鹤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抛球乐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
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抛球乐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纥那曲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纥那曲踏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浪淘沙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浪淘沙鹦鹉洲头浪颭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9.刘禹锡的古诗有哪些
团扇歌 刘禹锡 宜城歌 刘禹锡 顺阳歌 刘禹锡 莫瑶歌 刘禹锡 度桂岭歌 刘禹锡 插田歌 刘禹锡 葡萄歌(一作蒲桃) 刘禹锡 蛮子歌 刘禹锡 马嵬行 刘禹锡 百花行 刘禹锡 壮士行 刘禹锡 苦雨行 刘禹锡 华山歌 刘禹锡 抛球乐词 刘禹锡 华清词(一作华清宫词) 刘禹锡 送春曲三首 刘禹锡 初夏曲三首 刘禹锡 捣衣曲 刘禹锡 畲田行 刘禹锡 鶗鴂吟 刘禹锡 观云篇 刘禹锡 养鸷词 刘禹锡 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 刘禹锡 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张即燕公之孙,顷坐事除名) 刘禹锡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刘禹锡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八郎中 刘禹锡 送张盥赴举诗 刘禹锡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 刘禹锡 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刘禹锡 送惟良上人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 刘禹锡 观柘枝舞二首 刘禹锡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时分司东都) 刘禹锡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 刘禹锡 学阮公体三首 刘禹锡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 刘禹锡 贾客词 刘禹锡 调瑟词 刘禹锡 读张曲江集作 刘禹锡 偶作二首 刘禹锡 昏镜词 刘禹锡 咏古二首有所寄 刘禹锡
随便复制了点,这里一共有7百多首。我把地址发给你,你自己看吧:《刘禹锡的诗词文》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Author_009141c5cf_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