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文言文技巧ppt(2018年高考语文怎样读懂文言文ppt公开课)
1.2018年高考语文怎样读懂文言文ppt公开课
简单的,你要先先打好基本功(实虚词、通假字、特殊句式、一词多义、偏义复词、文学常识、古代修辞),没基本功你看古文就是在看天书.然后就是需要对文意和中心思想的总体把握,这就是你语感和技巧的应用:技巧就是要学会根据语境判断语意,联想类比确定词,会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追求信、雅、达(即准确、通顺、流畅).像《史记》、《二十四史》等多以介绍人物为主,像《古文观止》等是以古文的散文形式为主,掌握这样著书规律,对了解文意主旨中心都有帮助的.读古文最重要的其实是坚持,我刚接触古文也是不知从何读起,但坚持读就精通了。
2.高考文言文在答题时都需要运用哪些技巧?
一、文言文答题技巧 【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
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
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二、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整理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中学全科教育的高考语文暑假班课程。
3.高考的文言文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有哪些呢?
(一)关于选材 从测试材料上看,今年文言文阅读文本《秦废封建》取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是一篇论述性的文章。
节选文字论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等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汲取古人的思想精华。这对于学生领略古人智慧、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关于命题 从测试题目上看,北京卷文言文阅读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侧重于考查对文言文作品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
试题在积累与运用、综合考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9、10、11、12小题,均对考查了文言文阅读中的理解能力。
前两题考查的是词语(实词、虚词),后两题考查的是句子。 第9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与往年一样,对实词的考查不重记忆而重推断,即考查其“在文中”的含义。第10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
第11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判断题的方式来考查。 第12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翻译作答的方式来考查。
无论词语还是句子,这些都体现出对考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生平时文言文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运用。 第13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文意的理解是否正确。
以往曾经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后来这个考点被取消,这一考点的恢复,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含义的梳理和理解。 第14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作者做出判断的直接依据。
试题素材源于苏轼的一篇议论性文章,比起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它的阅读难度要略高一些。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上下文内容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虽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类似的文章,如《过秦论》《六国论》等。
总之,文言文阅读,这些试题都意在引导考生对日常的文言文的学习,不仅限于背诵默写,还要学会积累,重视理解和感悟,能将所学知识和能力灵活运用到阅读中,真正理解和体会蕴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丰厚内涵和优美意境。
4.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有哪些
三好网一对一在线教育老师介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 1、要善于借助。
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 4、分析结构。
推断它在文章中的结构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5.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答题技巧和方法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
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 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
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你得先把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的意思用法先掌握起来 在利用我上面说的方法
第三:文言文,读的懂是关键,我怎样在短短的8个月内将自己的文言文水平提高,难道仅仅是每天都练题?我试过了可跟初中不同,要背的太多,我该如何去做?
背就背120实词18虚词的意思用法 当然其实背是次要 理解才重要
文言这东西只要肯下功夫还是可以很快提高的 你还有8个月 要对自己有信心
6.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答题策略
1、读懂选文和试题,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2、文言实词释义题,要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可以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可以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还可以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3、翻译语句时,可以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4、做信息筛选题,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5、做性格表现题,要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6、做内容归纳题,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