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伐齐文言文(“乐毅伐齐”文言文全篇翻译)

1.“乐毅伐齐”文言文全篇翻译

齐湣王灭掉宋国后十分骄傲,想自立为天子。

燕王日夜安抚教导百姓,使燕国更加富足,于是他和乐毅商议进攻齐国。乐毅说:“齐国称霸已久,根基丰厚,地广人多,我们不易独力攻打。

大王如果要讨伐它,不如联合赵国及楚、魏三国。”燕王便派乐毅约定赵国,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再让赵国用讨伐齐国的好处引诱秦国。

各国苦于齐国的骄横暴虐,都争相赞成参加燕国的攻打齐国的战争。燕王调动全部兵力,以乐毅为上将军。

秦国军官斯离率领军队连同韩、赵、魏联军也前来会合。赵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乐毅。

乐毅统一指挥秦、魏、韩、赵大军发动进攻。齐湣王集中国内全部人力进行抵御,双方在济水西岸大战,齐国军队大败。

(乐毅)便派魏国军队进占宋国旧地,布署赵国军队去收复河间。自己率领燕军,长驱直入继续追击溃败的齐军。

剧辛劝说道:“齐国大,燕国小,依靠各国的帮助我们才打败齐军,应该及时地攻取边境城市,充实燕国领土,这才是长久的利益。现在大军经过城镇而不攻占,一味(孤军)深入,既无损于齐国又无益于燕国,只能结下深怨,日后必定要后悔。”

乐毅说:“齐王好大喜功,刚愎自用,(遇事)不与下属商议,又罢黜贤良人士,专门信任阿谀谄媚小人,政令贪虐暴戾,百姓十分怨愤。现在齐国军队已溃不成军,如果我们乘胜追击,齐国百姓必然反叛。

内部发生动乱,齐国就可以收拾了。如果不抓住时机,等到齐王痛改前非,体贴臣下并抚恤百姓,我们就难办了。”

于是下令进军深入。齐国果然大乱,失去常度,齐湣王出逃。

燕王亲自到济水上游去慰劳军队,颁行奖赏,犒劳将士;燕王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他留在齐国进攻其余未攻下的城市。乐毅听说昼邑人王蠋贤良,下令军队不得进入昼邑周围三十里。

又派人邀请王蠋(前来议事),王蠋辞谢不去。燕国军人威胁说:“你要是不来,我们就在昼邑屠城!”,王蠋叹息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国破君亡,我不能使他们保存,而自身又被燕人逼迫,我与其苟且偷生,还不如一死!”于是把脖子系在树枝上,纵身一跃,自尽而死。燕国军队乘胜长驱直入,齐国大小城市望风崩溃。

乐毅整肃燕军纪律,禁止侵掠,寻访齐国的隐士高人,致以荣誉礼待。还放宽人民赋税,革除苛刻的法令,齐国人民都十分喜悦。

六个月之内,燕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 荀况评论说:国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权势,有道行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乐,大的荣耀,成为幸福的源泉。

无道行的人主持,却带来大的危险,大的拖累,有这样的君王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极度急化,他(君王)即使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 所以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乐毅伐齐文言文翻译,燕昭王使乐毅伐齐文言文,乐毅伐齐读后感

2.《史记》乐毅伐齐的主要内容

乐毅伐齐 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也加入联军)。

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乐毅率燕军乘胜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

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

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

昭王死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撤掉乐毅,由骑劫掌军攻城。久攻不下,却中田单的火牛阵,身死军败。

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乐毅解职后,燕惠王企图将他召回都城,而乐毅担心被杀,遂投奔了赵国。

文言文,乐毅伐齐

3.乐毅伐齐的典故是什么?

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大臣子之,太 子平遂发兵讨伐子之,齐国借平乱之名人侵燕国,燕 王哙和太子平死于战乱,公子职被立为新王,即燕昭 王。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亡宋国。公元前285年,秦 国联合多国征讨齐国,攻占齐国九座城邑。

燕昭王认 —为复仇时机已到,于次年命乐毅率燕、韩、赵、魏、秦、楚联军攻打齐国。乐毅迅速攻下齐国都城临淄,赞齐湣王出逃,后被楚军杀死。

乐毅连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只剩莒和即墨久攻不下。不久,燕昭王去世,其子惠王继位。

惠王猜忌乐毅,派骑劫接掌乐毅的军 权。齐国将领田单率众反攻,杀死骑劫,大败燕军,不随即乘胜追击,很快就将燕军逐出国境,并收复失地。

然而齐国受此重创,国力衰败,无法再与秦国抗 $衡。

乐毅伐齐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