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52岁始得一子文言文("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整篇文言文翻译)

1."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整篇文言文翻译

我五十二岁才有了一个儿子,哪有不爱他的道理!但爱子必须有个原则。即使平时嬉戏玩耍,也一定要注意培养他忠诚厚道,富于同情心,不可使其成为刻薄急躁之人。我不在家时,儿子便由你管教,要培养增强他的忠厚之心,而根除其残忍之性,不能因为他是你的侄子就姑息,放纵怜惜他。

仆人的子女,也是天地间一样的人,要一样爱惜,不能让我的儿子欺侮虐待他们。凡鱼肉水果点心等吃食,应平均分发,使大家都高兴。如果好的东西只让我儿子一个人吃,让仆人的孩子远远站在一边观看,一点也尝不到,他们的父母看到后便会可怜他们,又没有办法。只好喊他们离开,此情此景,岂不令人心如刀绞。

读书中举以至做官,都是小事,最要紧的是要让他们明白事理,做个好人。你可将此信读给两个嫂嫂听,使她们懂得疼爱孩子的道理在于做人不在于做官……至于如何延聘老师,对待同学,也不可不慎重。我的儿子现在六岁,在同学中年龄最小,对同学中年龄较大者当教他称某先生,稍小一点的也要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笔墨纸砚一类文具,只要我家所有,便应不时分发给别的同学。有的贫家或寡妇子弟,连买纸钉做写字本的钱都没有,应当体谅他们的难处并热情地帮助他们。如果遇到雨天不能马上回家,就挽留他们吃饭,若天太晚,要把家中旧鞋拿出来让他们穿上回家。因为他们的父母疼爱孩子,虽然穿不起好衣服,但一定做了新鞋新袜让他们穿上上学,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鞋袜弄脏,再做新的就非常困难了。选择老师比较困难,而尊敬老师则更加重要。选择老师不能不审慎,一旦确定了,就应当尊敬他,哪能再查看他的缺点。像我们这些人,一进官场,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机会。为孩子聘请的老师,不过是某一地方的优秀人才,未必是国内外知名人士。若有人暗中讥笑老师讲的不对,有的学生当众指责老师所讲有错误,这样,会使老师内心惶惶不安。自然不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孩子们如果再有蔑视老师的想法而不努力学习,这就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了。与其如此,不如以老师的长处,来教育弥补孩子们的不足。如果老师水平太差,不能胜任,也要等,到来年再另请高明,而在老师任期之内,一切礼节待遇,一定不可随意废弃。

2."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整篇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我五十二岁才有了一个儿子,哪有不爱他的道理!但爱子必须有个原则。

即使平时嬉戏玩耍,也一定要注意培养他忠诚厚道,富于同情心,不可使其成为刻薄急躁之人。我不在家时,儿子便由你管教,要培养增强他的忠厚之心,而根除其残忍之性,不能因为他是你的侄子就姑息,放纵怜惜他。

仆人的子女,也是天地间一样的人,要一样爱惜,不能让我的儿子欺侮虐待他们。凡鱼肉水果点心等吃食,应平均分发,使大家都高兴。

如果好的东西只让我儿子一个人吃,让仆人的孩子远远站在一边观看,一点也尝不到,他们的父母看到后便会可怜他们,又没有办法。只好喊他们离开,此情此景,岂不令人心如刀绞。

读书中举以至做官,都是小事,最要紧的是要让他们明白事理,做个好人。你可将此信读给两个嫂嫂听,使她们懂得疼爱孩子的道理在于做人不在于做官……至于如何延聘老师,对待同学,也不可不慎重。

我的儿子现在六岁,在同学中年龄最小,对同学中年龄较大者当教他称某先生,稍小一点的也要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笔墨纸砚一类文具,只要我家所有,便应不时分发给别的同学。

有的贫家或寡妇子弟,连买纸钉做写字本的钱都没有,应当体谅他们的难处并热情地帮助他们。如果遇到雨天不能马上回家,就挽留他们吃饭,若天太晚,要把家中旧鞋拿出来让他们穿上回家。

因为他们的父母疼爱孩子,虽然穿不起好衣服,但一定做了新鞋新袜让他们穿上上学,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鞋袜弄脏,再做新的就非常困难了。选择老师比较困难,而尊敬老师则更加重要。

选择老师不能不审慎,一旦确定了,就应当尊敬他,哪能再查看他的缺点。像我们这些人,一进官场,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机会。

为孩子聘请的老师,不过是某一地方的优秀人才,未必是国内外知名人士。若有人暗中讥笑老师讲的不对,有的学生当众指责老师所讲有错误,这样,会使老师内心惶惶不安。

自然不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学生。孩子们如果再有蔑视老师的想法而不努力学习,这就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了。

与其如此,不如以老师的长处,来教育弥补孩子们的不足。如果老师水平太差,不能胜任,也要等,到来年再另请高明,而在老师任期之内,一切礼节待遇,一定不可随意废弃。

文言文

3.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中令的意思

郑板桥爱子之道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 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 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 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 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 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 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 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 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 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 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 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 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 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 肉乎! (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 二书》,有删减)

【注释】 ①刻急:苛刻严峻。 ②上帝:老天。 ③犹子:兄弟之子。 ④家人:仆人。 ⑤飧(sūn):熟食品。 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试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的词。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 去。 3.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 样的人? 【答案】 1.(1)让、使 (2)适合 (3)吃 2.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 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意 思符合即可) 3.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 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2010年浙江省丽水中考语文试题)

余52岁始得一子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