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蒋常留妪翻译(蒋常留妪翻译)
1.蒋常留妪翻译
唐朝贞观年间,卫州版桥店主人张逖之妻回娘家省亲。
这时有魏州的三个卫兵杨正等三人前来店中投宿,次日五更便乘早出发赶路。就在那天夜里,有人拿了他们的刀杀死了张逖,然后又把刀插回鞘中,杨正等人没有察觉。
到天亮时,店里的人追上了他们,看到刀上沾满了血迹,把他们送官收监。经过拷打审问,他们便被迫承认了杀人之罪。
唐太宗觉得可疑,派遣御史蒋常去复查。蒋常到后,传召店里十五岁以上的人都来集合,因为人数不足,又都放了回去,只留下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妇人,直到晚上才让她回去,同时暗中派遣狱吏随后监视她,说:“发现有人和她谈话,就记下姓名。”
果真有一个人问老妇人:“御史查问了些什么?”前后三天,都是此人来问。于是便将他逮捕审问。
他全部招认了与张逖之妻通奸,杀害张逖的罪行,经查事实确凿,杨正等人才获得释放。
2.《续资治通鉴•卷七》文言文翻译
赵普独当了老百姓十年,有立功,而当官!
皇帝嫌弃他,不给他官职!
赵普独想让皇帝给他官职!
皇帝生气说:“我不给你官职,你有什么办法?”
普说:“刑法惩治奸恶,领赏是为了奖励功劳,刑法是为了赏赐天下人遵守法律,不是允许皇帝特权,你怎么可以专制?”
皇帝听了,于是让普进入宫殿!
皇帝也进入宫殿,普站在宫殿得大门,不进去,皇帝去请。
一天,大宴宾客,结果一直在下雨,不停止,皇帝发怒,左右都很害怕,普说:“外面得百姓正在看雨,并没有损害大宴!老百姓得到了雨,各自欢喜作乐,乐官在雨中奏乐。”
皇帝高兴,结束宴会!
《续资治通鉴》
此书付刻未及半,毕沅生前仅初刻一○三卷,毕家因贪污遭籍没而止,书稿散佚,桐乡冯集梧买得全稿补刻成二百二十卷。《续资治通鉴》跟《资治通鉴》有不少出入,续通鉴大量引用旧史原文,叙事详而不芜;仅有取舍剪裁,而无类似温公的改写熔炼,亦无“毕沅曰”等各家史论。《续资治通鉴》作者虽挂名毕沅,然名家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均参预其事,此书实成于众人之手。梁启超对该书评价极高,认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
3.田子造朝还金 的原文及翻译
【田子造朝还金】田子做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三年后退休回家,得了一百镒金,献给他的母亲.母亲说:"你怎么能够得到这些金子 "田子答对说:"这是我的俸禄."母亲说:"做宰相三年不吃饭吗 像你这样做官,不是我所想要的.孝子侍奉父母,尽心尽力就行了,不义之物不要进入我的屋子.为人臣不忠,这是为人子不孝.你还是抛弃它吧."田子惭愧的走出来,到朝廷还上金子,回来后请求接受惩罚.齐宣王认为他的母亲贤能,以她的深明大意感到高兴,当即舍弃田子的罪过,让他重新为相,用金子赐给他的母亲.满意请采纳。
4.文言文《一知半解》翻译
[文言文/古文原文]: 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
[文言文翻译/解释]: 宋国有个求学的人,(求学)三年后回到家居然直呼他母亲的名字。他母亲说:“你学习了三年,(现在)回到家却直呼我的名字,(这是)什么原因?”她的儿子说:“我所认为是圣贤的人,没有超过尧、舜的,尧、舜是名字;我所认为大的东西,没有大过天地的,天地是名字。如今母亲你贤不会超过尧、舜,母亲你大不可能超过天地,所以就呼母亲的名字。”
[文言文/古文原文]: 其母曰:“子之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
[文言文翻译/解释]: 他的母亲说:“你所学的,准备全部按照实行吗?希望你有可能改掉的就是直呼母亲的名字;你所学的,会有不实行的吗?希望你把直呼母亲名字这件列为其首选。”
5.文言文求翻译
在本县西边的边界上,有一座雕山。
这个地方清静偏远,水流清澈,山石秀丽,四周是高高的山岩,(中间)有几顷良田。以前我家在这里有间农舍,但遭遇动乱就荒废了,现在重新经营。
依照山石筑成地基,凭借树林架起屋梁。生长的藤萝爬上房顶,流淌的泉水环绕台阶,月光下的松树和微风下的青草,绕着庭院连绵相接;日光照耀,白云聚合,旁边有星星点点的池泽。
屋檐下浮动着烟火,和空中的风一起飞扬飘荡;院子里夹杂着松树和柏树,种着桃树和李树,都郁郁葱葱。有时提着长衫来到山涧,拄着竹杖登上高峰,心悠悠然飞向太空,身子轻飘飘的仿佛要脱离尘世,恍惚中不知道自己还局限在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