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传文言文答案公姓(文言文:魏源传公姓魏,名源,字文渊.的全文翻译和答案)
1.文言文:魏源传 公姓魏,名源,字文渊.的全文翻译和答案
译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
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
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十年。
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
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
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
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
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
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
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
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将吏分区守卫。
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
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
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
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
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
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
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止了这一做法。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
八年,退休回家,去世。 答案: 12. 解析:选D(报:批复) 13.解析:选B。
(②写魏源在两次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③写皇帝对魏源的器重和任命,属间接表现。排除含②③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14. 解析:选D。(“没有上报朝廷”理解错误,原文“奏寝之”是“上奏停止这一做法”的意思)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4分) 解析: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竣”“詈”“以闻” 各1分,大意1分)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
(4分) 解析: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的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宥”“上”“系”各1分,大意1分)。
2.《魏源传》文言文翻译
译文: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
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
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
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他治疗救活了很多人。
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
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
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
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议又起用了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
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
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
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
正统二年五月,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
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
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
朝廷没有允许他的请求。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
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
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
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
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提出,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
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止了这一做法。正统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需在初一和十五上朝。
正统八年,退休回家,去世。原文: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
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
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
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
两遭丧,俱起复。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
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
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
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
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
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
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不听。
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
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 [注]。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
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
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
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
八年致仕,卒。夏剑钦,又名祖尧,1945年生,湖南 浏阳人一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毕业,多年从事乡贤文献的整理出版和研究。
近年主持编辑出版《魏源全集》以来,尤对魏源生平、著作和思想等方面深入探索钻研,创获良多;进而深入浅出,撰成《魏源传》一书 这是作者继上世纪为《祖国丛书》撰著《卓越的思想家王夫之》以采的第二部湘贤 人物传记,资料翔实,考据精审,语言流畅,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与可读性作者另有《通假字小字典》、《三湘纪胜》、《浏阳方言研究》及《同义词词典》等著作多种 现为 岳麓书社编审,任《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
3.文言文:魏源传 公姓魏,名源,字文渊.的全文翻译和答案
译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止了这一做法。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退休回家,去世。
答案:
12. 解析:选D(报:批复)
13.解析:选B。(②写魏源在两次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③写皇帝对魏源的器重和任命,属间接表现。排除含②③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14. 解析:选D。(“没有上报朝廷”理解错误,原文“奏寝之”是“上奏停止这一做法”的意思)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4分)
解析: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竣”“詈”“以闻” 各1分,大意1分)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4分)
解析: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的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宥”“上”“系”各1分,大意1分)
4.公姓魏,名源,字文渊,其先世居南昌奉新,答案
9.A(2分)
10.(1)处理 (2)等到(2分,每小题1分)
11.先生出生就显得聪明,从小就好学。(2分)
12.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提示事情真相。(2分)
13.魏源是一个聪明好学、才华横溢、慎思明辨,处置得体的人。(2分)
【参考译文】先生姓魏,名源,字文渊,他的先人世代居住在南昌府奉新县,后来移居到建昌县温汤镇。先生出生就显得聪明,从小就好学。十四岁时,作《桂花诗》语出惊人……皇上把魏源从老家召回朝廷,任命为福建道监察御史。
浙东河泊吏(报告说),靠近海边的一千多户渔民造船,到海里捕鱼,私自出境,长期不回家,上级官员命令先生前往处理此事。等到到达那里,魏源召集百姓询问此事:“你们造船下海捕鱼吗?”渔民说:“海中有鱼,没有船不可能捕得到鱼,渔业税怎么来呢?”先生说:“靠近海边的百姓很贫苦,这是因为你们固定的职业所决定。为什么私自出境并且长期不回家呢?”渔民说:“靠近海边的百姓很贫苦,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长时间不回家,妻子儿女怎么生活?况且在海里巡逻的官军不知道,岸上的官吏就说它。”先生相信他们说的话,于是验证那些没有户籍的人并将他们绳之以法,其余的全部释放不追究。百姓非常喜悦。
5.文言文魏源传翻译和注释
魏源是清代的经学家、史学家、诗人和思想卓绝、锐志进取的改革家。
他的著作很多,有《古微堂内外集》、《古微堂诗集》、《诗古微》、《书古微》、《元史新编》、《圣武记》和《海国图志》等,其中尤以后二书最著名,影响也最深远。本书详细介绍了魏源的传奇一生。
本书详细介绍了魏源的传奇一生。全书叙事清晰,脉络一贯,以魏源家世、生平、主要事功为纲,以著述、思想、师友交往为翼,夹叙夹议,有条不紊,特别是对于魏源诗歌与写作背景的结合,令人有不愿释卷之感。
内容简介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他是清代的经学家、史学家、诗人和思想卓绝、锐志进取的改革家。
他的著作很多,有《古微堂内外集》、《古微堂诗集》、《诗古微》、《书古微》、《元史新编》、《圣武记》和《海国图志》等,其中尤以后二书最著名,影响也最深远。 魏源早年在家乡读书,后至京师进修,刻苦攻读,潜心著述。
道光二十五年(1845),他考中进士,开始从幕僚出任州县官,历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高邮州知州等职,所至政绩卓著。但他终因同情太平军,“迟误”军报,而为清政府免官。
综观魏源一生,他从理学家转而为汉学家,从幕友转而为亲民官,从解经笺诗的通儒转而为关心水利盐漕的实干家,从忧时忧民的学者转而为放眼世界的先驱,都充分显示他是一名真挚的爱国者。他因受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时时以湔洗国耻为念,提出“后王师前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他的结论是:积弊多年的清政府,非彻底进行庶政改革不可;积弱多年的中国,非向先进国家学习、以臻富强、以自立于列国之林不可。他以“法祖”、“师夷”思想为基础,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富国强兵、抵御外来侵略的思想和方策,成为他论明臣所说的“劳臣荩士,蒿忧瑰画”了。
可惜的是,魏源生不逢时,腐朽保守的清政府,并不重视这位“积感之民”可以“奉赞大猷”的著述。“为问河汾太平策,刍荛何以献天聪。”
魏源以他的“太平策”不为世用而灰心怅恨。这使得志士暮年不愿再做冒险的风帆,皈依佛法是他的必然归宿。
这甚至使曾经受过他影响的日本明治维新志士也为之惋惜。日本盐谷世弘在《翻刻海国图志序》中说:“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之用,而反被琛于他邦,吾不独为默深悲焉,而并为清主悲之。”
可悲的还在于像这样有伟大贡献的人才,百年来竟未得到应有的评价,直到解放后的六七十年代这种情况才有了明显的改观。 湖南岳麓书社有鉴于此,特将乡贤魏源的全部著作整理为《魏源全集》编辑出版,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魏源提供了充分的资料。
而随着《全集》出版,首先写成《魏源传》的是《全集》执行主编夏剑钦同志。剑钦同志学识渊博,工作认真,多年从事乡贤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此次主持《全集》工作,殚精竭虑,从编纂前的搜集魏源已刊未刊散佚资料做起,到编辑、校勘、考证、编写校点说明、全书后记以及《魏源研究百年回眸》等,对《全集》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对魏源生平事迹的探索,宏伟思想的钻研,编写文字的斟酌,疑难问题的处理以及后世对魏源研究情况的了解等,都为他撰写魏传准备了极好的条件。因此,全书叙事清晰,脉络一贯,以魏源家世、生平、主要事功为纲,以著述、思想、师友交往为翼,夹叙夹议,有条不紊,特别是对于魏源诗歌与写作背景的结合,令人有不愿释卷之感。
这本书的出版,虽不会引起“洛阳纸贵”,但也相信一石击水,将会产生清波中无尽的美丽涟漪,其影响与效果将是可以想见的。读者尤其是青年学子仔细阅读先贤传记,将会受益终身。
我以先睹为快,略写感想如是。 作者简介 夏剑钦,又名祖尧,1945年生,湖南浏阳人一复旦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毕业,多年从事乡贤文献的整理出版和研究。
近年主持编辑出版《魏源全集》以来,尤对魏源生平、著作和思想等方面深入探索钻研,创获良多;进而深入浅出,撰成《魏源传》一书 这是作者继上世纪为《祖国丛书》撰著《卓越的思想家王夫之》以采的第二部湘贤人物传记,资料翔实,考据精审,语言流畅,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与可读性作者另有《通假字小字典》、《三湘纪胜》、《浏阳方言研究》及《同义词词典》等著作多种 现为岳麓书社编审,任《湖湘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序 第一章 家世与少年时代 一 山川孕秀 天生异禀 二 邵邑醇良 金潭望族 三 名师教导 童试三捷 四 探究理学 著述伊始 五 游学岳麓 拔贡京师 第二章 十一载交游与求学 一 求学北上 满目疮痍 二 拜师访友 学问精进 三 友朋切磋 义重情深 四 返湘三载 喜结良缘 五 二上京师 初中副榜 六 再落汉谣 荣登南元 七 两度授馆 潜心著述 第三章 幕府佐治谋改革 一 贺幕编书 经世致用 二 龚魏齐名 诗会结友 三 代陶复书 倡行海运 四 薇垣名士 游览丰年 五 笺诗刻书 首次从军 六 守制苏州 四应礼闱 七 纵论水利 经营票盐 八 绝意科场 置宅絮园 九 为救时弊 再辑良方 第四章 参赞戎幕与战后的反思 一 议修族谱 痛悼陶公 二 浙海御敌 再次从军 三 泣挽定庵 梦中疏草 四 积感愤发 弘扬圣武 五 时代巨著 师夷制夷 六 辗转传抄 鸦战信史 第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