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用文言文怎么说(如何用文言文形容和描述睡觉?)
1.如何用文言文形容和描述睡觉?
“睡眠”的类动词在古代主要有:睡、觉、瞑(眠)、寝、卧、寤、寐、醒等以及他们之间的组合形式。在古汉语里,“睡”与“觉”分别是两个词。睡,坐寐也。——《说文》,“睡”的原始义是坐着打瞌睡。
在白居易睡觉一诗中也有关于睡觉,作者:唐代诗人
白居易。星河耿耿漏绵绵,月暗灯微欲曙天。转枕频伸书帐下,披裘箕踞火炉前。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这首诗作者用“老眠”形容睡觉。古人还有卧如寒猿这一说。它的具体姿势,就是右侧卧,蜷缩身体。
看来古人对睡觉一词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姿势描述的动词也各不一致。
2.“读书”和“睡觉”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表示“读书”:“阅”、“读”、“学”等;表示“睡觉”:“寝”、“卧”、“眠”、“寐”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
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
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
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六朝、唐和宋时期;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