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齐苏勒子笃之(齐苏勒的文言文答案)
1.齐苏勒的文言文答案
齐苏勒,字笃之,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
自官学选天文生为钦天监博士,迁灵台郎。擢内务府主事,授永定河分司。
康熙四十二年,圣祖南巡阅河,齐苏勒扈跸。至淮安,上谕黄河险要处应下挑水埽坝,命往烟墩、九里冈、龙窝修筑。
齐苏勒於回銮前毕工,上嘉之。洊擢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仍领永定河分司事。
河决武陟,奉命同副都御史牛钮监修堤工。疏言:“自沁河堤头至荥泽大堤十八里,择平衍处筑遥堤。
使河水趋一道,专力刷深,不致旁溢。”六十一年,世宗即位,擢山东按察使,兼理运河事。
命先往河南筹办黄河堤工。时河南巡抚杨宗义请於马营口南旧有河形处濬引河。
齐苏勒同河道总督陈鹏年疏言:“河不两行,此泄则彼淤。马营口堤甫成,若开引河,虑旁泄侵堤。”
事乃寝。 雍正元年,授河道总督。
既上官,疏言:“治河之道,若濒危而后图之,则一丈之险顿成百丈,千金之费糜至万金。惟先时豫防,庶力省而功易就。”
又言:“各堤坝岁久多倾圮,弊在河员废弛,冒销帑金。宜严立定章示惩劝。”
并允行。乃周历黄河、运河,凡堤形高卑阔狭,水势浅深缓急,皆计里测量。
总河私费,旧取给属官,岁一万三千馀金,及年节馈遗,行部供张,齐苏勒裁革殆尽。举劾必当其能否,人皆懔懔奉法。
阳武、祥符、商丘三县界黄河,北岸有支流三,逼堤绕行五十馀里;南岸青佛寺有支流一,逼堤绕行四十馀里。齐苏勒虑刷损大堤,令筑坝堵御,并接筑子堤九千二百八十八丈,隔堤七百八十丈。
又以洪泽湖水弱,虑黄水倒灌,奏筑清口两岸大坝,中留水门,束高清水以抵黄流。及淮水畅下,坝在波涛中,又虑坝为水蚀,遣员弁驻工,湖涨下埽防坝,黄涨则用混江龙、铁篦子诸器,驾小舟往来疏濬,不使沙停,水患始缓。
诏豫筹山东诸湖蓄泄以利漕运,疏言:“兖州、济宁境内,如南旺、马蹋、蜀山、安山、马场、昭阳、独山、微山、稀山等湖,皆运道资以蓄泄,昔人谓之‘水柜’。民乘涸占种,湖身渐狭。
宜乘水落,除已垦熟田,丈量立界,禁侵越。谨渟蓄:当运河盛涨,引水使与湖平,即筑堰截堵;如遇水浅,则引之从高下注诸湖。
或宜堤,或宜树,或宜建闸启闭,令诸州县量事程功,则湖水深广,漕艘无阻矣。” 二年,广西巡抚李绂入对,上谕及淮、扬运河淤垫年久,水高於城,危险可虑。
绂请於运河西别濬新河,以其土筑西堤;而以旧河身作东堤,东岸当不至溃决。上命与齐苏勒商度,齐苏勒奏言:“淮河上接洪泽,下通江口。
西岸临白马、宝应、界首诸湖,水势汪洋无际。若别挑新河,筑西堤於湖水中,不惟糜费巨金,抑且大工难就。”
上是其言。是秋飓风作,海潮腾踊丈馀。
黄河入海之路,二水冲激,历三昼夜,而滨海堤岸屹然。上嘉其修筑坚固,赐孔雀翎,并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
三年,副总河嵇曾筠奏於祥符县回回寨濬引河,事将竣,齐苏勒奉命偕总督田文镜察视。齐苏勒奏言:“濬引河必上口正对顶冲,而下口有建瓴之势,乃能吸大溜入新河,借其水力涤刷宽深。
今所濬引河,与现在水向不甚相对。当移上三十馀丈,对冲迎溜。
复於对岸建挑水坝,挑溜顺行,以对引河之口。俟水涨时相机开放,庶河流东注,而南岸堤根可保无虞。”
上命内阁学士何国宗等以仪器测量,命齐苏勒会勘。齐苏勒奏:“仪器测度地势,於河工高下之宜甚有准则。
今洪泽湖滚水坝旧立门槛太高,不便於泄水。请敕诸臣绕至湖口,用仪器测定,将门槛改低,庶宣防有赖。”
又奏言:“治河物料用苇、柳,而柳尤适宜。今饬属於空闲地种柳,沮洳地种苇。
应请凡种柳八千株、苇二顷者,予纪录一次,著为例。”均称旨。
寻又奏言:“供应节礼,并已裁革。河标四营旧有坐粮,岁千馀金,以之修造墩台,制换衣甲、器械;盐商陋规岁二千金,为出操验兵赏功犒劳之用。
每年往来勘估,伏秋两汛,出驻工次,车马舟楫,日用所需,拮据实甚。河库道收额解钱粮,向有随平馀银五千馀,除道署日用工食,请恩准支销。”
上允之。四年,以堵筑睢宁朱家口决口,加兵部尚书、太子太傅。
五年,疏言:“黄河斗岸常患冲激,应改斜坡,俾水随坡溜,坡上悬密柳抵之。既久溜入中泓,柳枝沾泥,并成沙滩,则易险为平。”
从其请。是年,齐苏勒有疾,上遣医往视。
寻入觐,命岁支养廉万金。 六年,两江总督范时绎、江苏巡抚陈时夏濬吴淞江,上命齐苏勒料理。
筑坝陈家渡,松江知府周中鋐、千总陆章乘舟督工下埽,潮回坝陷,溺焉。齐苏勒往视察,下为土埂,中有停沙,因督令疏濬,坝工乃竟。
复偕曾筠会勘河南雷家寺支河,是秋事毕。於是黄河自砀山至海口,运河自邳州至江口,纵横绵亘三千馀里,两岸堤防崇广若一,河工益完整。
七年春,疾甚,上复遣医往视。寻卒,赐银三千两为归榇资,进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赐祭葬,谥勤恪。
上又以靳辅、齐苏勒实能为国宣劳,有功民社,命尹继善等择地,令有司春秋致祭。 齐苏勒久任河督,世宗深器之,尝谕曰:“尔清勤不待言,而独立不倚,从未闻夤缘结交,尤属可嘉。”
又曰:“隆科多、年羹尧作威福,揽权势。隆科多於朕前谓尔操守难信,年羹尧前岁数诋尔不学无术,朕以此知尔独立也。”
又曰:。
2.阿豹折箭文言文翻译
应该是《阿豺折箭》
【原文】
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言终而死. 【翻译】
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拿一支箭来,把它折断,丢在地上。”隔了一会儿,阿豺又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慕利延毫不费力地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再取十九支箭来把它们一起折断。”慕利延竭尽全力,怎么也折不断。 阿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单独一支容易折断,聚集成众就难以摧毁了。只要你们同心协力,我们的江山就可以巩固。”说完之后就死了. 【寓意】 后人用“阿豺折箭”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
3.《妇道典范》文言文翻译
《妇道典范》翻译: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妇道典范》原文: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4.翻译以下文言文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良的人全到了 老的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2,良乃入,具告沛公-张良于是进屋 全部告诉了刘邦 3,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也知道他的意图 大怒而去 4,子胥沉江,比干剖心。
此二子者,此为忠臣也,然卒为天下笑-伍子胥陈尸长江 比干被挖出心来 这两个人是忠臣了。可是最终被天下人笑话 5.,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喜欢叔段 想要立他为世子 向武公请求 武公不允许 6,今吕氏王,大臣弗平-现在吕氏称王,大臣们都不满意 7,寡君不忍,使群臣请於大国,无令与师淹於军地-敝国国君于心不忍 派遣我们臣子向大国请求 同时不叫我们的军队滞留在贵国的土地 8,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於夷者也-我听说过用华夏文化改变东方夷族的 没听过华夏变成夷人的 9,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老百姓大多听说过他的贤良 没知道他的死 10.,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给我取名为:正则;给我取字为:灵均 11,我胜若,若不吾胜-我胜过你 你胜不过我 12,启予足!启予手!-动动我的手 动动我的脚 13,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从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 我的丈夫又死于这 14,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来而未闻天籁夫-你听到人的声音却没有倾听到大地的声音 你听到大地的声音但是没听过天的声音 15,若入,前为寿-你上前为(他)祝寿。 16,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等到他们没有渡过河的时候 一定要攻击他们 17,百姓皆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18,率时农夫,播厥百榖-带领这些农夫播种谷物 19,厥土良沃,毂麦一岁再熟-土地肥沃 谷物一年两熟 20.,狼曰 “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狼说:我不是违背誓言 天生了你本来就是我们吃的食物 21,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川上说:流逝的东西就是这样吗 夜以继日 2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挥手从此走了 驿马萧萧的嘶鸣 23.,大任有身,生此文王-文王出生的时候就大任在身了 24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 我和谁一起呢 25 公货足以宾献,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
公卿的财物足够馈赠进献就行了,大夫家里的财物足够供给使用也就行了,也都不超过限度 2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仿佛在其间运行 27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萧同叔子不是别人 是齐国君的母亲 28佗邑唯命-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2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再晒它,它也挺不直了,这是使用“輮”这种制作方法的缘故啊。
30 吾谁欺,欺天乎-我骗谁呢 骗天吗 31章父之恶,取笑诸侯,吾谁乡而入-彰显了父亲不好之处 被诸侯取笑 我跑到哪里去呢 32其如是,孰能御之-像这样 谁能抵挡 33道恶乎往而不存-大道怎么会出现而又不复存在 34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如果泰山崩塌了,那我们将仰望什么呢 35子苟赦越国之罪, 又有美於此者将进之-你如果赦免了越国的罪过 又会有比这些还美的女子要送给你 36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疆则士勇。-我听说土地广袤粮食就多 国家大的人口就多 军事强盛 士卒就很勇猛 37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好将军 38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从前我的朋友曾经这么做 3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都戴着白帽子穿着白衣服 来送荆轲 40於是汉王求人类张耳者斩之-于是汉王找到像张耳这样的人杀了 41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问左右大臣精通经书术数的 都不知道 4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和氏璧 是天下共传的宝贝 43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奇计有的很秘密 世上没有听说过 44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同样是人,有的成了君子,有的成了小人 45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项燕当楚国将领的时候 数次战功 怜爱兵卒 楚国人爱戴他 有人以为他死了,有人以为他逃走了 46怪石森然,周於四隅,或列或跪,或立仆-怪石阴森 周布四角 有的排列有的跪下 有的立着倒下 47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百姓们不敢说话 走路时遇见互相目视 48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错了能够改过 好处没有比这大的了 49百物唯其可者,将无不趋也-不论什么东西只要能成 就可以啊 50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遥遥的默默赞叹 想去却没有去成 ------------------------------------------------------- 太多了 !大体就这意思 具体的自己百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