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安徽卷语文文言文及翻译(新视野第9篇文言文翻译和答案不要多余的翻译 br/)
1.新视野第9篇文言文翻译和答案不要多余的翻译 br/
翻译: 有人问孔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孔子答道:“颜回是仁义之人,我不如他。”
那人又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孔子答道:“子贡是善辩之人,我不如他。”那人接着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孔子答道:“子路是勇敢之人,我不如他。
”有人奇怪地问:“三人都比您强,却拜您为师,听从您的调遣。这是为什么啊?”孔子答道:“我既有仁心又能狠心,既善辩又不露锋芒,既勇敢又有所畏惧。
用三位弟子的长处换我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学问或方法,我还不愿意呢。”孔子懂得该怎样来运用他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
秦牛缺路过一座山,遇到了一群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车马,解开他的口袋和竹箱,还夺走了他的衣被。强盗们离去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秦牛缺,只看见秦牛缺非但没有恐惧、忧伤的神情,反而还显得很高兴的样子,有点悠然自得。
强盗们于是问秦牛缺:“我们抢了你的财物,用刀胁迫你,但你却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是为什么呢?”秦牛缺回答说:“车马是用来供人装载和乘骑的,衣裳是用来掩遮体形的,圣人是不会因为顾惜这些养身护身的财物而去伤害自己的身心的。 ”强盗们听了这番高见后相视而笑,说:“这人知道不以物欲伤害身心,不为利益拖累身体,是当今的圣人。
如果这样的人以这样的高论去见君王而被重用后,他必定会对我们作认真处理解决的。”于是这群强盗又折回来杀死了秦牛缺。
这位秦牛缺能够凭他的智慧来显示自己什么都懂,但却不能以聪明而掩其聪明、装糊涂以避杀身之祸;这位秦牛缺敢于表现自己勇敢,却不敢于表现自己“柔弱”。 凡是有道之人,都能应付仓猝事变而不会显得束手无策,遇到祸患总能化解,所以天下人都看重他。
如果现在只知道自己做某事的原由,而不知道别人做某事的原由,知己不知彼,那么这样的人对纷繁复杂的事还远远没有研究透。人如果能由原本的明白精明进入到混沌高明的境界,那么他就离道不远了。
《诗经》上说:“人们说过这样的话,哲人无不愚。”说的就是这道理。
你做出来了吗?没做出来我给你打下面的答案。 用手机的,想先把翻译弄上去。
2.10段文言文翻译1.何梅谷化妻《中州野录》2.撞车金
1。
清末光绪年间,有个叫何梅谷的人,以研究孔孟学说闻名于世。他的老伴却特别信佛,每天从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何梅谷不让她念,她不听。何梅谷担心这会在文人中成为笑柄。
有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应了;他又叫,老伴又答应了;他还叫,老伴开始生气了,不再理他;何梅谷更来劲了,连着又叫了几声,老伴大怒道:"跟叫魂似的,没完没了,真烦人。 " 何梅谷说:"我才叫这几遍,你就显得不耐烦了,你一天念一千遍观世音,你说菩萨就不烦吗?" 老伴顿时省悟,从此再也不每天念观世音了。
何梅谷巧妙地设计了一种让其心烦的氛围,通过这种氛围让老伴自己感觉到每日念观世音,令人心烦,最终达到说服老伴的效果。 2。
找不到。
`~~3。找不到。
~~~5。
有一个富翁,做生意的人很多都向他贷款。有一天他出门,有一个少年从马后面跟着他,问他有什么事情,原来也是向他借钱做生意的。
富翁答应了之。 来到少年家中,刚好碰到茶几上有钱数十张,少年便用手拿着钱玩耍,把钱叠来叠去的。
富翁便说了些客气话离开了,竟然没有借钱给少年。有人问他为什么,富翁说:“这个人 肯定擅长赌博,不是品行端正的人,他平常玩耍习惯了,不知不觉在他的手上表现了出来。”
这发问的人于是跟踪少年,果然是这样的。 6。
找不到~~!!7。找不到~~~8。
9。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才是安居好去处!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大麦粒!多年辛苦养活你,拼死拼活谁感激。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邑。新乐邑呀新乐邑,劳动价值归自己!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苗!多年辛苦养活你,流血流汗谁慰劳。
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有谁去过徒长叹!10。
3.文言文翻译(论语1)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
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
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
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 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
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
4.安徽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
都要复习的。一般来说初二初三的更重要一些。
附上近十年安徽中考卷文言文阅读所涉及的一些课文。对你应该有所帮助。
2000年——《出师表》
2001年——《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002年——《曹刿论战》
2003年——《五柳先生传》《醉翁亭记》比较
2004年——《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2005年——《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比较
2006年——《论语》(课改卷)【《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统一卷)】
2007年——《小石潭记》 《与朱元思书》比较
2008年——《送东阳马生序》
2009年——《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比较
2010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比较
5.安徽高考语文文言文考哪些篇目
事先说明,考纲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也就是也不知道到我们这届考纲是啥样应该还没出台。现最新就是09年的。
这是09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范围。
1,孔子语录
2,出师表
3,陋室铭
4 岳阳楼记
5 使至塞上
6 望岳
7 钱塘湖春行
8 泊秦淮
9 水调歌头
10 游山西村
11 劝学
12 师说
13 赤壁赋
14 登高
15 琵琶行
16 锦瑟
17 念奴娇
18 永遇乐
19 过秦论(始皇既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0 陈情表
21 短歌行
22 兰亭集序
23 归园田居(其一)
24 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25 秋兴八首(其一)
26 定风波
27 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
28 水龙吟
29 醉花阴
30 声声慢
6.2013安徽中考文言文今年会考什么,前几年考的什么
2000年——《出师表 2001年——《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2002年——《曹刿论战》 2003年——《五柳先生传》《醉翁亭记》比较 2004年——《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2005年——《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比较 2006年——《论语》(课改卷)【《桃花源记》 《醉翁亭记》(统一卷)】 2007年——《小石潭记》 《三峡》比较 2008年——《送东阳马生序》 2009年——《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比较 2010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比较 2011年——《马说》2012年----《邹忌……》《曹刿论战》有可能考《出师表》和《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