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感悟文言文(大学新生自我介绍文言文有没有文言文版的?呵呵,差不多的也行爱问)

1.大学新生自我介绍文言文有没有文言文版的?呵呵,差不多的也行 爱问

鄙姓赵,年二十,秦金州人(此为我之故籍)士。

闻听先辈之言,观睹百家之著。尔知前朝之峥嵘旧事。

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九州苍生不屈不挠之竭力奋斗,方促天下太平,民族独立之局面。吾生逢九州安平之岁,安度二十余载,故吾倍重今天朝之盛。

余天资不济,然深明勤以补拙之理。遂尝广览群贤之著,尔好读书不求甚解,会意之时,亦欣喜异常。

此参五柳先生读书心得而习之,余甚为受用。幼读书,己之情愫随故事中角之悲欢离合而喜怒哀乐,今复读之,理性之剖更甚感性之情,透面之像而查其质,时得几分真意。

渐明诸理,其发奋以图强,博文以强记,余深以为然。余于世间万物兴致至深。

丝竹冶余情操,徒走锻余体魄。丝竹入耳之美更甚佳肴入口之味,常闻之而忘我,亦常听之方入睡。

余亦常跋山涉水,九州秀色乃入余野,方得如此,余之眼界广为甚开,故常兴叹山河之壮乎!此为我,至性之人之小介。 绞尽脑汁,方成此短文,水平有限,还应谅解成此文后,余可入睡拜上。

大学生活用文言文怎么说,描写大学生活的文言文,感慨大学生活的文言文

2.古文《大学》读后感1500字

《大学》读后感

多年来,尤其通过二期课改《综合科学》实验教材的教学试点,对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互相渗透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身为物理老师,自己不仅能在学生做化学、数学作业时给予帮助,同时在学生背诵古文时,常常能把例如“岳阳楼记”,“琵琶行”等篇章吟诵如流,每每总也能赢得学生诧异的目光。自从参加了跨学科名师培养基地的学习后才发现,其实原本心目中的跨学科理解同刘老师的跨学科课程概念两者之间的实际距离,难免为自己的浅陋感到不安。而通过老师讲授和反复阅读《大学》篇,有点觉得茅舍顿开、获益非浅……

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纲举则目张,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八目,由三纲统领又与之相互相成。

明明德之所以根本,是因为任何行为个体不仅需要有明德的规范,例如曾子那个时代的强调的所谓周礼;同时,还要下功夫认真学习切实把握,以达到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推己及人,完成由形式到内容,由精神到物质,由内到外,个体到一般的演进过程。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在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是修身,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的道德和能力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讲的是不分门第不管出身,上至皇帝下到百姓,只要身正,方可达者既济天下而穷者也能独善其身。于是乎,天下方能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官员四平八稳;

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理解为是某种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尾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其后是作为前提条件。身既不修奢言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关键。

无论是三纲还是八目,是以明明德、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善行为过程。而亲民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包括其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生活感悟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