竦立的文言文(竦体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竦体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竦
sǒng
【动】
(会意。从立,从束。立,站着。束,约束。本义:肃敬;恭敬)
同本义〖respect〗
竦,敬也。——《说文》。段注:“敬者,肃也。”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竦然(肃然起敬的样子);竦听(肃然敬听);竦立(恭敬的站着);竦敬(肃然起敬);竦惧(肃立惶恐)
(企立,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crane〗
寡人将竦意而览焉。——《汉书·东方朔传》
竦余身而顺止兮。——《后汉书·张衡传》
士卒皆山东人,竦而望归。——《汉书·韩王信传》
夫临搏而企竦,闻乐而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文选·曹植·求自试表》
又如:竦首(抬头);竦企(引领举踵以待);竦耳(竖起耳朵)
耸立〖shoothighup;tower〗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竦杰(高高地耸立);竦立(竖立);竦峙(耸立,高耸峙立);竦拔(高耸挺拔);竦峭(高峻;陡峭);竦竦(高耸貌);竦垒(耸立叠起);竦石(耸立的石头);竦秀(挺拔秀丽;庄重文雅)
通“耸”。往上跳〖jumpup〗
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淮南子·道应》
举戈林竦,挥锋电灭。——《文选·木华·海赋》
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为了忘却的纪念》
又如:竦身(耸身。纵身向上跳);竦辔(纵辔。谓骑马)
振动;振作〖vibrate;bestironeself〗
夫周秦之末,三五之隆,已尝专意散财,厚爵禄,竦精神,举天下以求之矣。——《汉书》
又如:竦神(振作精神);竦健(振奋强健);竦动(抖动;震动)
执;握〖hold〗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
又如:竦剑(仗剑;持剑)
通“悚”。恐惧〖fear〗
竦,惧也。——《尔雅·释诂》
不戁(nǎn恐惧)不竦,百禄是总。——《诗·商颂·长发》
弃甲负弩,战竦而却。——《韩非子·初见秦》
怒形则千里竦,威振则万物伏。——《汉书·李广传》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鲁迅《药》
2.商鞅立信的古文翻译
原文 商鞅令⑺既具⑴,未布,恐⑵民之不信己,乃⑶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市南门,募⑷民有能徙置⑸北门者予十金⑻。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⑹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
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两黄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
(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黄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黄金,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
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
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注释 ⑴具:完备 ⑵恐:恐怕,担心 ⑶乃:于是 ⑷募:广泛征求 ⑸置:到 ⑹卒:最后 ⑺令:指变法的命令 ⑻金:古代货币单位 (9)既:已经 (10)徙:搬放 (11)予:给予 (12)辄:就 (13)以:用来 词类活用: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古时一金为二十两银子,十金即二百两,五十金即一千两)。
3.时村中来一 驼背
出处《促织》
原文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译文
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两次。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蛤蟆,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