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沉思的文言文(请翻译文言文《苏章传》)
1.请翻译文言文《苏章传》
原文: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也。
八世祖建,武帝时为右将军。祖父纯,字桓公,有高名,性强切而持毁誉,士友咸惮之,至乃相谓曰:“见苏桓公,患其教责人,不见,又思之。”
三辅号为“大人”。永平中,为奉车都尉窦固军,出击北匈奴、车师有功,封中陵乡侯,官至南阳太守。
斋 碌檬章少博学,能属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
数陈得失,其言甚直。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
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
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
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
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换为并州刺史,以推折权豪,忤旨,坐免。
隐身乡里,不交当世。后征为河南尹,不就。
时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论者举章有干国才,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 译文: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他的八代祖上是苏建,武帝在位时担任右将军.他的祖父叫苏纯,字恒公,有很大的名声,性格倔强急性子而且不怕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就是当面提意见),士子和友人都很忌惮他,见面后都互相说:“见苏桓公,害怕他教诲责备人,见不到他,却又思念他.”京城周围的人都称他为“大人”.永平年间,在窦固的军队担任奉车都尉,随军攻打北匈奴、车师有功,受封为中陵乡侯,后来做官到南阳太守. 苏章从小就十分博学,善于写作。安帝在位的时候,朝廷荐举贤良方正有学识的人,苏章应对得当,策论高妙,得以任用,(就是选拔年轻干部)担任议郎这一职务。
在皇帝面前几次议论政策得失,发表的言论切中时弊,群臣都认为他十分正直。不久外放作了武原县令,当年是灾年,苏章立刻打开官仓赈灾,救活了三千多户人。
顺帝在位的时候,苏章升职担任了冀州刺史。苏章有老朋友在其属下担任了清河太守,苏章接受任务查证老友的腐败问题 。
后其得知苏章为其上司,便设宴相请。席间清河太守陈述了二人平生的情谊,并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意即苏章为其保护伞)。
苏章称:“今日我与你故人叙旧,是私人关系;明日我是冀州刺史办案,要依法办公事。”第二日公堂之上遂将老友拿下,依律治罪。
于是冀州境内都知道苏章是个刚正无私的人,纷纷对其敬畏。后来苏章异地交换做并州刺史,上折得罪了当地权贵,因为违反了皇帝的旨意当即被罢免。
苏章隐居在乡间,不与官场来往。后来又被朝廷征召为河南尹,不肯前去就职。
当时,天下日益动荡,人民多有疾苦,有评论的人向朝廷举荐苏章有治国之才,然而朝廷始终没有任用他,苏章最后在家乡去世。
2.一段文言文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会弹奏许多乐器,并会作曲、唱歌,他把音乐作为人生修养的最高阶梯。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翻译: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向师襄子学弹琴,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如今您已学会弹琴了,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乐曲的旨趣。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乐曲的旨趣,可以弹另一首曲子了。我还没有弄清楚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陷入沉思,表现出志向高远的样子,眺望远方,说:我大体明白作者为人了。他面色较黑,身材高大,志向远广,使地方同归于一,除了周文王,谁还能作出这样的乐曲呢?
1:孔子学琴:中的鼓的意思:弹奏
2:丘未得其志也中的得:领会
3:如王四国中的王:统领
4:席再拜中的再: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