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小气文言文(汉人俭啬文言文译文)

1.汉人俭啬文言文译文

俭啬第二十九 和峤性至俭 【原文】 和峤[1]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2]求之,与不过数十。

王武子因其上直[3],率将[4]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5]?"和既得,唯笑而已。

【注释】 [1]和峤:字长舆,生性吝啬,因此受到世人的讥讽。下文王武子是他的妻舅。

[2]王武子:即王济。 [3]上直:入官署值班。

[4]率将:带领。 [5]何如君李:跟李子树比,这车树枝怎么样。

【译文】 和峤本性极为吝啬,自己家有良种李树,王武子求他给些李子,只给了不过几十个。王武子趁他去值班,带着一班喜欢吃李子的小伙子,拿着斧子到果园里去,大家一起尽情地吃饱以后,把李树砍掉了,给和峤送去一车树枝,并且问道:"和你家的李树相比,哪个好?"和峤收下了树枝,只是笑一笑罢了。

【评析】 和峤为官清廉,但是家里很有钱,不过有个毛病就是太吝啬。他家里有一些很好的李子树,他小舅子王济问他要李子,他却只给了他几十个,于是王济便趁和峤不在的时候带人去他的果园里大吃了一顿,最后连他的树也给砍了,把树枝送还给和峤并讥笑他,和峤也只有苦笑不语了。

王戎俭吝送单衣 【原文】 王戎[1]俭吝,其从子[2]婚,与一单衣,后更责[3]之。 【注释】 [1]王戎:字浚冲,生性吝啬,极爱聚敛财物,世人常常以此讥笑他。

[2]从子:侄子。 [3]责:索要回来。

【译文】 王戎很吝啬,他的侄儿结婚,只送一件单衣,过后又要了回去。 【评析】 王戎生来就在大富大贵的家庭里长大,并位高爵显,却一点不像别人那样奢侈享受,反倒是异常的吝啬。

他侄子结婚,他小气得仅仅就送一件单衣,而且还在等侄子结婚之后又把衣服要了回来,等于是什么也没有送,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王戎烛下散筹 【原文】 司徒王戎[1],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2]之属,洛下无比。

契疏鞅掌[3],每与夫人烛下散筹[4]算计。 【注释】 [1]王戎:即王安丰。

[2]水碓(duì):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 [3]契疏:地契、文书、农具等。

这里统指农庄的经营。鞅掌:繁多的样子。

[4]筹:又叫筹马、筹码,计数用的工具。 【译文】 司徒王戎,既显贵又富有,房屋、仆役、良田、水碓之类,洛阳城里没有人能和他相等。

契约账簿很多,他常常和妻子在烛光下摆开筹码来计算。 【评析】 出身显贵的王戎凭借着家族的地位和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但成就了自己的地位,而且也已经成为了洛阳首富,在洛阳无人能比。

但是他做事仍然还是亲力亲为,经常和妻子两个人在烛光下算账,一方面不放心把账目交给别人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每天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出账目。而且他还自我感觉良好并乐此不疲,给人的感觉简直是个典型的守财奴。

王不留行 【原文】 卫江州在寻阳[1],有知旧[2]人投之,都不料理[3],唯饷"王不留行[4]"一斤。此人得饷,便命驾。

李弘范[5]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 【注释】 [1]卫江州:即卫展,字道舒,晋河东安邑人,官历鹰扬将军、南阳太守、江州刺史、廷尉。

寻阳:县名,故址在今江西九江西,是江州州治所在地。 [2]知旧:故交;老友。

[3]料理:照顾;安排。 [4]王不留行:一种药草名,也称王不留。

卫展送此物,暗示他不留友人。 [5]李弘范:即李轨,江夏人,官至尚书郎。

当据《晋书》本传作"李弘度"。李充,字弘度,官至中书侍郎。

【译文】 江州刺史卫展在寻阳时,有故交和老朋友投奔他,他一概不帮助,只是送一斤"王不留行"。这些人得到了礼物,就起身走了。

李弘范听到这件事,说:"我舅父太刻薄了,竟然役使草木来逐客。" 【评析】 卫展已是江州刺史,本来也该算得上是有名有利了,但是碰上以前的朋友去投奔他,他不但没有以该有的热情去接待,反倒以"王不留行"的草药送人,虽然名义上是送,但是只要人不傻,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朋友一见就明白卫展的意思,便马上坐车走了。卫展这样的做法也就把他的小气和势利显露无遗了。

庾亮务实 【原文】 苏峻之乱,庾太尉南奔见陶公[1]。陶公[2]雅相赏重。

陶性俭吝,及食,啖薤,庾因留白[3]。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

"于是大叹庾非唯风流,兼有治实[4]。 【注释】 [1]"苏峻"二句:参见《假谲》。

南奔,此时陶侃在浔阳(今江西九江西),庾亮自建康(今江苏南京)去见他,因浔阳在建康西南,所以说南奔。庾太尉:即庾亮。

[2]陶公:即陶侃。 [3]白:指薤的地下根部分,色白,可以吃,也可以再种。

[4]治实:务实之风。 【译文】 苏峻叛乱时,太尉庾亮南逃去见陶侃,陶侃很赞赏并重视他。

陶侃本性吝啬,到吃饭的时候,给他吃薤头,瘐亮顺手留下薤白。陶侃问他:"要这东西做什么?"庾亮说:"仍旧可以种。

"于是陶侃极力赞叹庾亮不仅风雅,同时有治国的实际才能。 【评析】 陶侃从小家境贫寒,在那样的环境里养成了节俭勤劳的习惯。

苏峻叛乱后,庾亮因为抵抗不过,便逃往浔阳,见到了陶侃。陶侃见庾亮风流儒雅、气度不凡,并对他产生好感,留他做客。

吃饭的时候,节俭的陶侃并没有什么好的饭菜招待,就给他吃薤头,庾亮并没有嫌弃,反而在吃完薤头的时候把根部给留下了。陶侃觉得奇怪,便。

不与小气的人交往文言文,形容小气的文言文,小气用文言文怎么说

2.形容人“吝啬”的经典古文有哪些

《吝啬老人》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吝啬老人》一文出自《笑林》,译文是:汉朝的时候有个老头,没有儿子。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他非常俭朴吝啬,吃的穿的都很简单节省。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快到半夜才睡觉,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积攒钱财从不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费。如果有人向他乞讨,他又推辞不了时,便到屋里取十文钱,然后往外走,边走边减少准备送人的钱的数目,等到走出门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闭着眼睛将钱交给乞丐。反复叮嘱说:“我将家里的钱都拿来给了你,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至乞丐们仿效着都来向我要钱。”老头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没收,钱则上缴了国库。

文言文,小气

3.王克明 文言文翻译

【前言】

《宋清传》作者柳宗元,记录了唐代京城药商宋清的经营活动与经营思想,是唐代药业的一份珍贵文献。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了宋清药铺的经营范围、宋清经营思想的内涵及与 中国 传统文化的关系、宋清事迹的真实性及典范意义,认为宋清是中国药业的一位伟大药商。

【原文】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疪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释】

予:给予

①雠:出售,成交。

②翦翦:小气。

③蚩(chī):通“嗤”,傻,无知。

④疪疡:疮。

⑤直:价值,价钱。

【翻译】

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卖得很好,大家都称赞宋清。那些生了病、长了疮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即使是有些没带钱的人来,宋清也都给他好的药材。债券、欠条堆积得像山一样地高,宋清不曾跑去向他们收帐。或者有些他不认识的人,打从远方来,拿债券赊欠,宋清并不拒绝对方。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不再提及这些事情。药场上的人因为宋清的奇特(举止),都笑他说:“宋清,真是个大白痴啊!”也有人说:“宋清大概是个讲道义的人吧!”宋清听了后说:“我宋清只是个赚赚钱来养活妻小的人罢了,并不是个讲道义的人;然而说我是个大白痴的人也错了。”

宋清聚集药材四十年,所烧掉的债券,百人中有十人有的人做了大官,有的人接连管理几个州,他们的俸禄丰厚,要送礼物给宋清的人一户接着一户。宋清虽然不能立刻得到他们的回报,并且赊死账的有千百人,但是并不妨碍他成为富有的人。宋清获取利益的眼光长远,所以能成就广大的利益,哪像那些小商人呢?一旦要不到债,就勃然变色,第二次就相互谩骂而成为仇人。那些人赚钱,不是很小气吗?依我看来,真正的白痴,大有人在啊!宋清实在是凭借这样获得大利,又不胡作非为,坚持这种作风不停止,最后凭借这个成为富人。来向他求药的人愈来愈多,他应人之求也就愈来愈广。有些被斥责抛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地对待他们,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地对待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地优厚报答宋清。宋清赚钱取利看得长远,大都像这个样子。

我观察现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依附得势的人、抛弃贫寒的人,很少有人能像宋清这样子做了。世俗之言,只是说“用做买卖的方法来交往”。唉!宋清是个商人,现今人与人交往,有人能像宋清那样希望得到长远的回报的吗?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穷困潦倒。废黜受辱的人得免于死亡的就多了。柳先生说:“宋清身在集市却不做市侩的行为,然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待在乡里、学校,以士大夫自我标榜的人,反而争先恐后地做着市侩的行为,真是悲哀啊。

不会小气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