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象先文言文全文翻译(陆象先文言文翻译陆象先器识沉邃,举制科高第)

1.陆象先文言文翻译 陆象先器识沉邃,举制科高第

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 先象先器识沉邃,举制科高第,为扬州参军事。

时吉顼与元方同为吏部侍郎,顼擢象先为洛阳尉,元方不肯当,顼曰:“为官择人,岂以吏部子废至公邪?”卒以授。俄迁监察御史。

累授中书侍郎。景云中,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初,太平公主谋引崔湜为宰相,湜曰:“象先人望,宜干枢近,若不者,湜敢辞。”主不得已为言之,遂并知政事。

然其性恬静寡欲,议论高简,为时推向。湜尝曰:“陆公加於人一等。”

公主既擅权,宰相争附之,象先未尝往谒;及谋逆,召宰相议,曰:“宁王长,不当废嫡立庶。”象先曰:“帝得立,何也?”主曰:“帝有一时功,今失德,安可不废?”对曰:“立以功者,废必以罪。

今不闻天子过失,安得废?”主怒,更与窦怀贞等谋,卒诛死。时象先与萧至忠、岑羲等坐为主所进,将同诛,玄宗遽召免之,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保护功,封兖国公,赐封户二百。

初,初,难作,睿宗御承天楼,群臣稍集,帝麾曰:“助朕者留,不者去!”於是有投名自验者。事平,玄宗得所投名,诏象先收按,象先悉焚之。

帝大怒,欲并加罪,顿首谢曰:“赴君之难,忠也。陛下方以德化天下,奈何杀行义之人?故臣违命,安反侧者,其敢逃死?”帝寤,善之。

时穷治忠、羲等党与,象先密为申救,保全甚众,当时无知者。 罢为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

司马韦抱真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

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

大吏惭而退。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 入为入为太子詹事,历户部尚书,知吏部选事,母丧免。

起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迁太子少保。

卒,年七十二,赠尚书左丞相,谥曰文贞。始,象先名景初,睿宗曰:“子能绍先构,是谓象贤者。”

乃赐名焉。 陆象先——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句有名的话,是唐朝蒲州刺史陆象先说的,也算是他的执政格言。 一、捡来的宰相 陆象先是江南一带人氏,为人“器识沉邃”。

青年时代,在扬州做参军。吏部侍郎吉顼想提拔他做洛阳尉,正巧象先的父亲陆元方也担任着吏部侍郎,坚决反对提拔自己儿子。

吉顼说:“我只是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合适的官职,难道因为他是吏部侍郎的儿子就可以不讲公道吗?”就这样,陆象先做了洛阳尉。(这也是古人“内举不避亲”之义。

吉顼能够不避嫌疑提拔同僚之子,说明陆象先确实很出色。) 陆象先的名望和官运,简直不是一般的好,他后来做宰相,也有一段趣事。

太平公主在朝中专权,想提拔自己的亲信崔湜为宰相。崔湜呢,死活不好意思上任,他对太平公主说:“陆象先的名望最好,应该被提拔为宰相。

如果他当不上,那我就辞职不干。”太平公主没有办法,就把陆象先和崔湜一起提名给皇帝,结果两人都当上了宰相。

陆象先虽然是个“后门”宰相,但当得确实很光彩。他为人恬静寡欲,当了宰相也不改初衷,别的朝臣都去巴结太平公主,陆象先却一次也不肯去。

后来,太平公主阴谋策划废掉唐玄宗,召集宰相们商议,公主说:“宁王是先皇的嫡长子,(李隆基是庶子)我们不应该废嫡立庶。” 陆象先这时候却站出来反对,他说:“现在的皇帝能够即位,是什么原因呢?” 公主说:“他只是一时立功,被推到帝位上。

现在失了德,就应该被废。” 陆象先又说:“因为有功被立为皇帝,那么有罪时才可以废。

现在的皇帝没有罪过,为什么要废他呢?” 太平公主见陆象先不支持自己,非常生气,就另外找窦怀贞等人商量。结果,公主的政变没有成功,她这一班子人,被唐玄宗一网打尽。

陆象先也算是太平公主一派的人,被抓起来杀头。玄宗知道后,立即下令释放,并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仅不杀他,还给他加官进爵。

二、“赴君之难,忠也!” 在太平公主的政变中,唐玄宗的父亲睿宗皇帝李旦,其实是支持妹妹太平公主的。当时,他躲到承天楼上,一些大臣便跑到楼上护驾。

李旦说:“愿意帮助我的,都留下来。不愿意的,就请离开!”有些大臣为了表忠心,就写了自己的名字,递给李旦。

政变失败后,这份名单被唐玄宗李隆基发现,他命令陆象先按照名单进行搜捕。陆象先拿到名单后,点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唐玄宗大怒,要处死陆象先,陆象先顿首请罪,对玄宗说:“国家有兵变,大臣们去保护皇帝,这都是忠诚的表现啊!陛下现在要以德行教化天下,怎么能够杀害行义之人呢?我违背您的命令,是为了稳定大局,让那些心怀疑虑的人安下心来。陛下要杀我,我也没有什么说的。”

(“赴君之难,忠也。陛下方以德化天下,奈何杀行义之人?故臣违命,安反侧者,其敢逃死?”)唐玄宗猛然醒悟,点头称善,不再追究陆象先。

(唐朝皇室中,父子兄弟相争的事情很多见,唐玄宗虽然得到了帝位,但对父亲一直不放心,所以他想剪除父亲的党羽。

2.新唐书·陆象先传 原文

陆元方,字希仲,苏州吴人。

陈给事黄门侍郎琛之曾孙。伯父柬之,善书名家,官太子司议郎。

元方初明经,后举八科皆中。累转监察御史。

武后时,使岭外,方涉海,风涛惊壮,舟人惧,元方曰:“吾受命不私,神岂害我?”趣使济,而风讫息。使还,除殿中侍御史,擢凤阁舍人、秋官侍郎。

为来俊臣所陷,后置不罪。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坐附会李昭德,贬绥州刺史。擢天官侍郎,兼司卫卿。

或言其荐引皆亲党,后怒,免官,令白衣领职。元方荐人如初,后召让之,对曰:“举臣所知,不暇问雠党。”

又荐其友崔玄有宰相才。后知无它,复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后尝问外事,对曰:“臣备位宰相,大事当白奏,民间碎务,不敢以闻。”忤旨,下除太子右庶子。

进文昌左丞,卒。 元方素清慎,再执政,每进退群臣,后必先访问,外秘莫知。

临终,取奏稿焚之,曰:“吾阴德在人,后当有兴者。”又曰:“吾当寿,但领选久,耗伤吾神。”

有一柙,生平所缄钥者,殁后,家人发之,乃前后诏敕。赠越州都督。

诸子皆美才,而象先、景倩、景融尤知名。 象先器识沉邃,举制科高第,为扬州参军事。

时吉顼与元方同为吏部侍郎,顼擢象先为洛阳尉,元方不肯当,顼曰:“为官择人,岂以吏部子废至公邪?”卒以授。俄迁监察御史。

累授中书侍郎。景云中,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初,太平公主谋引崔湜为宰相,湜曰:“象先人望,宜干枢近,若不者,湜敢辞。”主不得已为言之,遂并知政事。

然其性恬静寡欲,议论高简,为时推向。湜尝曰:“陆公加於人一等。”

公主既擅权,宰相争附之,象先未尝往谒;及谋逆,召宰相议,曰:“宁王长,不当废嫡立庶。”象先曰:“帝得立,何也?”主曰:“帝有一时功,今失德,安可不废?”对曰:“立以功者,废必以罪。

今不闻天子过失,安得废?”主怒,更与窦怀贞等谋,卒诛死。时象先与萧至忠、岑羲等坐为主所进,将同诛,玄宗遽召免之,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保护功,封兖国公,赐封户二百。

初,难作,睿宗御承天楼,群臣稍集,帝麾曰:“助朕者留,不者去!”於是有投名自验者。事平,玄宗得所投名,诏象先收按,象先悉焚之。

帝大怒,欲并加罪,顿首谢曰:“赴君之难,忠也。陛下方以德化天下,奈何杀行义之人?故臣违命,安反侧者,其敢逃死?”帝寤,善之。

时穷治忠、羲等党与,象先密为申救,保全甚众,当时无知者。 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

司马韦抱真谏曰:“公当峻扑罚以示威,不然,民慢且无畏。”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

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

大吏惭而退。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 入为太子詹事,历户部尚书,知吏部选事,母丧免。

起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迁太子少保。

卒,年七十二,赠尚书左丞相,谥曰文贞。始,象先名景初,睿宗曰:“子能绍先构,是谓象贤者。”

乃赐名焉。 弟景倩为抚沟丞。

河南按察使毕构覆州县殿最,欲必得实。有吏言状曰:“某强清,某诈清,惟景倩曰真清。”

终监察御史。 景融长七尺,美姿质,宽中而厚外。

博学,工笔札。以阴补千牛,转新郑令,政有风绩,累迁工部尚书、东京留守。

卒,赠广陵郡都督。景融於象先,后母弟也。

象先被笞,景融谏,不入,则自楚,母为损威,人多其友。四世孙希声。

希声博学善属文,通《易》、《春秋》、《老子》,论著甚多。商州刺史郑愚表为属。

后去,隐义兴。久之,召为右拾遗。

时憸腐秉权,岁数歉,梁、宋尤甚。希声见州县刓敝,上言当谨视盗贼。

明年,王仙芝反,株蔓数十州,遂不制。擢累歙州刺史。

昭宗闻其名,召为给事中,拜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无所轻重,以太子少师罢。

李茂贞等兵犯京师,舆疾避难。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

元方从父余庆。 余庆,陈右卫将军珣孙,方雅有祖风。

已冠,名未显,兄玄表唶曰:“尔名宦不立,奈何?”余庆感激,闭户诵书三年,以博学称。举制策甲科,补萧尉。

累迁阳城尉。武后封嵩山,以办具劳,擢监察御史。

圣历初,灵、胜二州党项诱北胡寇边,诏余庆招慰,喻以恩信,蕃酋率众内附。迁殿中侍御史、凤阁舍人。

后尝命草诏殿上,恐惧不能得一词,降左司郎中。久之,封广平郡公、太子右庶子。

余庆於寒品晚进,必悉力荐藉。人有过,辄面折,退无一言。

开元初,为河南、河北宣抚使,荐富春孙逖、京兆韦述、吴兴蒋冽、河南达奚珣,后皆为知名士。迁大理卿。

终太子詹事,谥曰庄。 雅善赵贞固、卢藏用、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毕构、郭袭微、司马承祯、释怀一,时号“方外十友”。

余庆才不逮子昂等,而风流敏辩过之。 初,武后时,酷吏用事,中宗朝,幸臣贵主斜封大行,啗利啬祸之人,与相乾没,虽亟贵骤用,而戮不反踵。

余庆以道自将,虽仕不赫赫,讫无悔尤。 子璪,字仲采。

举明经,补长安尉,以清干称。开元初,。

文言,翻译,陆象先,文全文

3.麻烦语文学霸看一下这个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