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废昌邑文言文(尹伊放太甲霍光废昌邑)

1.尹伊放太甲 霍光废昌邑

尹伊放太甲: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霍光废昌邑: 霍光是西汉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汉武帝病死前,任命霍光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后来汉昭帝病死,没有儿子继位。于是霍光等人便选择了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让他来继承帝位。但这个刘贺是个纨绔子弟,荒淫无度,据说在位20几天却做了1000多件不应该做的事,于是霍光将刘贺废掉,立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刘询)为皇帝,这就汉宣帝。

霍光废立文言文,霍光废昌邑王,霍光废昌邑王翻译

2.霍光等请皇太后废昌邑王帝位奏 急求 全古文 翻译

霍光立即跟众大臣一起见告皇太后,列举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的种种情况。皇太后就坐车驾临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各宫门不准放昌邑王的众臣子进入。一会儿,有皇太后的诏令召见昌邑王.众大臣依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在殿前听诏。霍光与众大臣联名参奏昌邑王,应当废黜。皇太后下诏说:“同意。”霍光叫昌邑王起身下拜接受诏令。

大将军霍光送到昌邑王的住所。霍光自责道:“王的行为自绝于天,臣子等无能而胆怯,不能杀身以报恩德。臣子宁肯对不起王,不敢对不起国家。希望王能自爱,臣子今后长时期内不能再见到尊敬的王上了。”霍光流泪哭泣而去。

昌邑,文言文,霍光

3.昔伊尹放太甲以宁殷,霍光废昌邑以安汉,大将军乃圣乃神

这段文字出自《晋书》中,说的是当时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师要废掉皇帝曹芳。

引文的这句话指的是:以前伊尹放逐太甲能够使得商代安宁,霍光废掉昌邑王刘贺能够使得汉朝安定。当时的曹魏政权都落入了司马氏家族手中,司马师、司马昭手握重兵。这些情况下,年轻的皇帝曹芳渐渐有了不满之心,想方设法要把权力夺过来。后来发生了李丰、夏侯玄,以及皇后的父亲张缉策划除掉司马师的事件。

当时司马师就晓谕太后废掉皇帝曹芳。太后不敢有所异议。这种情况下,司马师与于是征询大臣的意见。大臣都说同意大将军的想法。

4.谁有《汉书 霍光传》的译文?

执信的同学们注意了,我帮大家找到了译文,是辛辛苦苦一句一句的粘贴过来的。原文那里有很多是中间有一句没一句的。总之,大家谢谢我就好拉!

刘贺是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到了以后,就位,行为淫乱。霍光又担忧又气忿,单独问亲信的老部下大司农田延年。田延年说:“将军是国家的柱子和基石,看这个人不行,为什么不向皇太后建议,另选贤明的立为皇帝?”霍光说:“现在想这样,在古代有过这种例子么?”田延年说:“伊尹任殷朝的丞相,放逐太甲而保全了王室,后世称道他忠。将军如果能做到这点,也就是汉朝的伊尹了。”霍光就引荐田延年当了给事中,暗底下跟车骑将军张安世考虑大计,于是召集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在未央宫开会讨论。霍光说:“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要危害国家,怎么办?”众大臣都惊愕得变了脸色,没人敢开口说话,只是唯唯诺诺而已。田延年走上前,离开席位手按剑柄,说:“先帝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将军,把大汉的天下委任给将军,是因为将军忠诚而贤能,能够安定刘氏的江山。现在下边议论得像鼎水沸腾,国家可能倾覆,况且汉天子的谥号常带‘孝’字,就为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啊。如果使汉皇室断了祭祀,将军就是死了,又有什么脸在地下见先帝呢?今天的会议,不准转过脚跟去不表态。诸位大臣有回答得晚的,我请求用剑把他杀了。”霍光自责说:“九卿指责霍光指责得对。天下骚扰不安,霍光应该受到责难。”于是参加会议的都叩头,说:“天下万姓,命都在将军手里,只等大将军下令了。”

霍光立即跟众大臣一起见告皇太后,列举昌邑王不能继承宗庙的种种情况。皇太后就坐车驾临未央宫承明殿,下诏各宫门不准放昌邑王的众臣子进入。一会儿,有皇太后的诏令召见昌邑王.众大臣依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在殿前听诏。霍光与众大臣联名参奏昌邑王,应当废黜。皇太后下诏说:“同意。”霍光叫昌邑王起身下拜接受诏令。

大将军霍光送到昌邑王的住所。霍光自责道:“王的行为自绝于天,臣子等无能而胆怯,不能杀身以报恩德。臣子宁肯对不起王,不敢对不起国家。希望王能自爱,臣子今后长时期内不能再见到尊敬的王上了。”霍光流泪哭泣而去。

5.《霍光传》译文

当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得死。

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此人也就是背叛天道。他的地位比别人高,大家一定忌妒他。

霍氏掌权很久了,忌妒他的人很多了。全部人都忌妒他,而他又背天道而行,不等待死等什么?”于是上疏皇上说:“霍氏宽裕昌盛,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

上书三次,才听到。!_g 后来,霍氏被杀,而告发霍氏的人都被封官。

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个探望主人的客人,看见他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了些柴火。客人对主人说:“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

主人没理他。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邻居们一起救火,有幸使火熄灭。

于是主人杀牛备酒,感谢他的邻居。身上烧伤者在上座,剩下的各按他们的功劳就座,而独独不邀请说改烟囱为弯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假使当初听了那客人的话,不用牛、酒,最终可以使火患没有。如今按功劳而邀请宾客,提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移走的人没有得到奖赏感谢,却把焦头烂额的人作为上宾吗?”主人于是醒悟而邀请他。

今茂陵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会有变化,应当防止杜绝他。假如按福所说的做,那么国家不用分割土地出卖官爵,大臣死,叛乱等事都不会发生。

往事既然已经发生,唯独徐福一人没有蒙受皇恩。希望皇上明察——重视徙薪曲突的方法,把它放在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

皇上于是赏福帛十匹,之后任他为郎。 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理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

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光任了骖乘,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感觉安全在身旁。一直到光死去。

而他一族之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威严震主的人不能活。

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

6.《霍光字子孟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

众庶莫不多光。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昭)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注],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

父安为骠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

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

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

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

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

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

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光秉政前后二十年。

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汉书•霍光传》有删节)[注]鄂邑盖主:汉武帝女,封鄂邑长公主,因嫁盖侯为妻,又称盖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仆射窃识视之 识:做标记B.光甚谊之 谊:通“义”,认为……忠义C.内安女后宫为倢伃 内:内室D.后桀党与有谮光者 谮:诬陷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桀因帝姊鄂邑盖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而德长公主 吾尝终日而思矣C.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 吾属今为之虏矣D.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霍光为人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 每次出入,下殿门,停止、前进都有固定的地方;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天下人都很仰慕他的风采。

B.宫中曾出现怪异现象,大臣们一夜间惊扰不安。霍光召来尚符玺郎,想夺取郎官的玉玺,郎官誓死拒绝。

第二天,皇上下诏提升这位郎官官阶两级。 C.长公主私生活不太检点,近来宠幸河间郡的丁外人。

上官桀父子为了感谢长公主的帮助,想替丁外人求个封爵,被霍光拒绝。上官桀父子因此怨恨霍光。

D.霍光深得昭帝的信任,上官桀等人计划让盖主宴请霍光,埋伏兵士击杀霍光,废昭帝,阴谋败露后,有的被杀,有的自杀。 霍光自此威震海内。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

(5分)(2)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5分)参考答案:4。 C(内:送进去)5。

A(A因:介词,通过。B均为连词,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修饰。

C均为介词,第一个“为”,替,给;第二个“为”,表被动。D均为副词,第一个“乃”,于是,就;第二个“乃”,竟然)6。

C(不是“近来宠幸”,“近”应理解为“亲近”;霍光拒绝上官桀父子为外人求封爵,是长公主怨恨霍光,上官父子感到惭愧)7。(1)(上官桀、上官安)希望按照国家以列侯匹配公主的惯例,(封丁外人为列侯,)霍光不同意。

(幸,故事,尚,定语后置句式,句意各一分)ؤ(2)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的,有谁敢诽谤就办他的罪。 (所属,辅,毁,坐,句意各一分)参考译文:ؤ霍光表字子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

霍去病死后,霍光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他就照管车马,回宫就侍奉在左右,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到武帝亲近和信任。 ؤ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身高只有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眼分得很开,须髯很美。

每次出入,下殿门,停顿、前进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暗中做了标记一看,尺寸丝毫不差,他的资质本性端正就像这样。开始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天下人都仰慕他的风采。

ؤ宫殿中曾出现过怪异的现象,一夜间大臣们互相惊扰,霍光召来掌管符玺的郎官要玺,郎官不肯交给霍光。霍光想夺玺,郎官手按着剑把说:“臣子的头可以得到,玉玺你不能得到!”霍光很赞赏他的忠义。

第二天,下诏提升这位郎官官阶两级。老百姓没有不称颂霍光的。

ؤ霍光跟左将军上官桀是缔结婚姻的亲家,霍光的长女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有个女儿年纪跟昭帝正相配,上官桀通过昭帝的大姊鄂邑盖主,把上官安的女儿送进后宫成了倢伃,几个月以后立为皇后。父亲上官安当上了骠骑将军,封桑乐侯。

霍光按时休假沐浴离开朝廷,上官桀往往进宫代替。

7.霍光传翻译

霍光表字子孟,是票骑将军霍去病的弟弟。

父亲霍中孺,河东郡平阳县人,以县吏的身分替平阳侯家办事,跟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中孺办完事回家,娶妻生下霍光,就此隔绝互相不知音讯。

多年以后,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受到汉武帝宠幸,立为皇后,霍去病因为是皇后姊姊的儿子而尊贵得宠。长大以后,就自知父亲是霍中孺,还没顾上探访寻问,正好任票骑将军出击匈奴,路经河东郡,河东太守到郊外迎接,他背着弓箭先驱马到平阳旅舍,派手下人迎接霍中孺。

霍中孺急步进来拜见,将军也下拜迎候,跪着说:“去病没能早日自知是父亲大人给予之身。”霍中孺伏在地上叩头,说:“老臣能够把生命寄托在将军身上,这是上天的力量啊。”

霍去病为霍中孺置买了大量的土地、房屋、奴婢而去。回来时,又从那儿经过,就带着霍光西行到了长安,当时霍光年纪才十几岁,任他为郎官,不久又升到诸曹侍中。

霍去病死后,霍光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武帝出行他就照管车马,回宫就侍奉在左右,出入宫门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未曾有什么过错,很受到武帝亲近和信任。 征和二年,卫太子因受到江充的诬陷而自杀,而燕王旦、广陵王胥又都有很多过失。

这时武帝已年老,他的宠妃钩弋宫赵倢伃有个男孩,武帝心里想让他继承皇位,命大臣辅助他。仔细观察众大臣,只有霍光能负此重任,可以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

武帝就叫黄门画工画了一幅周公抱着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后元二年春天,武帝出游五柞宫,得了重病,霍光流泪抽泣问道:“如果有了意外,该谁继承皇位?”武帝说:“你不明白上次图画的意思吗?立小儿子,你担当周公的职务。”

武帝让霍光任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任车骑将军,加上太仆上官桀任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任御史大夫,都拜伏在卧室内的床下,接受遗诏辅佐少主。第二天,武帝逝世,太子继承天子的尊号,就是孝昭皇帝。

昭帝年方八岁,国家大事全由霍光决断。武帝遗诏封霍光为博陆侯。

霍光为人沉着冷静、细致慎重,身高达七尺三寸,皮肤白皙,眉、眼分得很开,须髯很美。每次从下殿门进出,停顿、前进有固定的地方,郎仆射暗中做了标记一看,尺寸丝毫不差,他的资质本性端正就像这样。

开始辅佐幼主,政令都由他亲自发出,天下人都想望他的风采。宫殿中曾出现过怪异的现象,一夜间大臣们互相惊扰,霍光召来符玺郎要玺,郎官不肯交给霍光。

霍光想夺玺,郎官手按着剑把说:“臣子的头可以得到,国玺你不能得到!”霍光很赞赏他的忠义。第二天,下诏提升这位郎官官阶两级。

老百姓没有不称颂霍光的。 霍光跟左将军上官桀是缔结婚姻的亲家,霍光的长女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有个女儿年纪跟昭帝正相配,上官桀依靠昭帝的大姊鄂邑盖主把上官安的女儿送进后宫成了倢伃,几个月以后立为皇后。

父亲上官安当上了票骑将军,封桑乐侯。霍光有时休息沐浴离开朝廷,上官桀往往进宫代替霍光决定政务。

上官桀父子位尊势盛以后,颇感长公主的恩德。公主私生活不太检点,宠幸河间郡的丁外人。

上官桀、上官安想替丁外人求个封爵,希望按照国家以列侯匹配公主的惯例,霍光不同意。又为丁外人求光禄大夫之职,想让他能得到皇帝召见,也不同意。

长公主为此对霍光大为怨恨。而上官桀、上官安多次为丁外人求官爵不能得到,也感到惭愧。

在武帝时,上官桀已经是九卿,官位在霍光之上。现在父子又都是将军,有椒房中宫的关系可以倚重,皇后是上官安的亲生女儿,霍光是她的外祖父,却只管对朝廷里的事搞专制,从此跟霍光争起权来。

燕王旦自以为是昭帝兄长,常怀着怨意。再说御史大夫桑弘羊建立了酒的官买制度,垄断了盐、铁的生产,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自以为功高,想为儿子兄弟弄个官做,也怨恨霍光。

于是盖主、上官桀、上官安和桑弘羊都和燕王旦勾结密谋,叫人冒充替燕王上书,说霍光外出聚集郎官和羽林骑练兵,在路上称“为皇上出行清道”,出发前安排宫中太官先行;又提到苏武过去出使匈奴,被扣留了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做了典属国,而大将军部下长史杨敞没立功就当了搜粟都尉;又擅自增调将军府的校尉;霍光专权,想怎样就怎样,恐怕有些不正常,臣子但愿缴回符玺,进宫参加值宿警卫,观察奸臣有什么事变。他乘霍光休假的日子上书。

上官桀想通过昭帝把这事批复下来,桑弘羊就可以跟其他大臣一起把霍光抓起来送走。奏书送上去,昭帝不肯批复。

第二天早上,霍光听说这件事,停留在画室中不进宫。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左将军上官桀回答:“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状,所以不敢进来。”

昭帝下诏召大将军。霍光进宫,除下将军冠叩头自责,昭帝说:“将军戴上冠。

我知道这奏书是假的,将军无罪。”霍光说:“陛下怎么知道的?”昭帝说:“将军到广明亭去,召集郎官部属罢了。

调校尉到现在不到十天,燕王怎么能知道呢?况且将军要干坏事,并不需要校尉。”当时昭帝才十四岁,尚书和左右的人都感到惊讶,而上奏书的人果然失踪了,追捕得很紧。

上官桀等人害怕了,对昭帝说:“小事不值得追究。”昭帝不听。

这以后上官桀的党羽有说霍。

8.求《霍光传》

因为回答字数限制,我分两段给你吧~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原文】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1〕。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2〕,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3〕,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4〕,遣吏迎霍中孺。

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服叩头〔5〕,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

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6〕,稍迁诸曹侍中〔7〕。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8〕,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征和二年〔9〕,卫太子为江充所败〔10〕,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11〕。

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偼伃有男〔12〕,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13〕。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14〕。后元二年春〔15〕,上游五柞宫〔16〕,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17〕,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18〕,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19〕,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20〕,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

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遗诏封光为博陆侯〔21〕。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22〕,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23〕,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24〕郎不肯授光。

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25〕。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26〕。

众庶莫不多光〔27〕。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28〕,有女年与帝相配〔29〕,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偼伃〔30〕,数月立为皇后。

父安为票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

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

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

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

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31〕,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32〕,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33〕,为国兴利,伐其功〔34〕,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

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羽林〔35〕,道上称�〔36〕,太官先置;又引苏武前使匈奴〔37〕,拘留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38〕,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39〕;又擅调益莫府校尉〔40〕;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

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41〕。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

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军顿首谢,上曰:“将军冠。

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42〕,都郎属耳。

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43〕,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

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听。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

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

光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44〕,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

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

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45〕,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46〕,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

言合光意。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47〕,擢郎为九江太守〔48〕,即日承皇太后诏〔49〕,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50〕。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51〕。既至,即位,行淫乱。

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52〕。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53〕,废太甲以安宗庙〔54〕,后世称其忠。

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55〕,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

霍光废昌邑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