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150虚词6个(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实词有150个,虚词有6个,不仅要解释,还要)
1.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实词有150个,虚词有6个,不仅要解释,还要
赤壁赋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 白露横江(笼罩) 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正襟危坐(端正) 方其破荆州(方,当) 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哀吾生之须臾(片刻) 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也作“适”) 《始得西山宴游记》 通假字 僇 自余为僇人 戮 (受)刑辱 趣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趋 往、赴 颢 悠悠乎与颢气俱 浩 浩大 古今异义 漫漫 漫漫而游 没有目的,随意 今指(时间、地方等)长而无边的样子。
披 到则披草而坐 拨开 盖或搭在肩背上 凡是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两个词,凡是这个 所有的 然后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这样以后 表承接,接着 颓然 颓然就醉 摇摇晃晃的样子 精神萎靡不正 于是 游于是乎始 从此 连词,表承接 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先前 介词,朝着 土壤 则凡数州之土壤 疆土 泥土 天际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两个词,天空,交会 天边 虚词多义 其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连词,表假设 如果 日与其徒上高山 代词 自己的,我的 其高下之势 代词 那些 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结构助词 的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结构助词, 的 始指异之 代词 它,指西山 穷山之高而止 结构助词 的 故为之文以志 代词 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而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连词,表修饰 ……地 觉而起,起而归 连词,表承接 就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连词,表承接 然后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连词,表转折 却 穷山之高而止 连词,表承接 才 为 不与培塿为类 动词 是 故为之文以志 介词,表目的 为了 以 醉则更相枕以卧 连词,表修饰 相当于“而”,……着 故为之文以志 连词,表目的 相当于“而”,来 词类活用 N—V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梦 做梦 故为之文以志 文 写作文章 N—状 箕踞而遨 箕 像簸箕一样 Adj—V 入深林,穷回溪 穷 走到……的尽头 Adj—N 无远不到 远 远方的山水 萦青缭白 青,白 青山、白水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远 远处 Adj—意V 始指异之 异 以……为异,认为……奇特 Adj—使V 倾壶而醉 倾 使…。
2.文言文的150个实词是哪些
1、爱 2、安 3、伯 4、被 5、倍 6、本 7、鄙 8、兵 9、病 10、察 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 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 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 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 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 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 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 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 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 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 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 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 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 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
3.如何应对语文中考
【新闻晨报 - 上海中考指南】: 新增题型如何应对
文言文复习一定要落在实处,抓住规定阅读和背诵的篇目。需熟知文言文复习内容的变化:1.文言文的课内部分的范围是30篇古文(其中有13篇背诵篇目),30首诗歌(其中10首属每周一诗的篇目);2.要掌握一定量的实虚词,实词增至150个,还有6个文言虚词。3.在原考查的题型中,增加了虚词和诗词赏析类的考查。
1.“虚词”莫畏难
有的同学对虚词有些惧畏情绪,原因很简单,前几年文言文教学重“实”轻“虚”,教师教虚词有时蜻蜓点水,过后又不整理,常常因“不译”而带过,现因考试而再整理虚词困难远比实词大。由于现在仅考6个最常见的虚词,千万不能有畏难情绪。以虚词“而”为例,可触类旁通。“而”字在有《捕蛇者说》、《孔孟论学》中出现频率很高,其含义作用涵盖了虚词表“而”的所有义项。又如“之”既可作虚词又可作“实词”,虚词有4个义项,作实词可作“到”解释。如果“之”是表明虚词的话,那就不考虑实词的解释。虚词的项目很可能用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因此不能单背虚词解释的义项,而应记住虚词出现的课文和句子,这样可一目了然,而不必在选项中过多花时间考虑,因考试时间宝贵,容不得“磨蹭”。
2.诗词赏析落实处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能欣赏优秀的古诗词曲的意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的标准明确地要求学生要在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审美情趣,尽最大可能让这些“清词丽句”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他们不但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使中华几千年文化精萃生生不息,流芳百世。我们必须从四年语文课本中的三十多首古诗词曲入手,以求管中窥豹,率先品尝到我国古代文化宝鼎中的一脔。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整体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和主题;二、抓住要点,进行赏析;三、抓住其中脍炙人口的佳句,体会作者的意境和要抒发的情感。由于2009年首次提出将此内容列入中考语文范围,所以笔者认为学生大可不必太紧张。理解是背诵的升华,理解也是赏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体会诗人、词人的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旧、寄情山水等,这就叫做“诗言志”。在复习过程中,切莫陷入到那些酷似专家繁琐高深的赏析之中。从赏析题的分值来看仅有5分,料想不会有偏题怪题,一定落实在熟读、理解、感悟这样的思维轨迹上。
4.古文108个实词和18个虚词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J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