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2015高考文言文17篇)
1.2015高考文言文17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 何以不拜?" 答曰:" 偷,那得行礼!"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 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兄弟二人少年时就有美名,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曹丕)听说了兄弟二人的名气,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 于是下令召见。见面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他:" 你脸上怎么出汗了?" 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又问钟会:" 你脸上怎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弈秋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工之侨献琴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胶柱鼓瑟
原文
齐人就赵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齐人怪之。有从赵来者,问其意,方知向人之愚。
楚人学舟
原文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诗画皆以人重
王士禛 清代诗人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敦、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2.阅读文言文(16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 爱问知识
【答案】【小题1】(4分)①寄:托付 ②攘除:铲除 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小题2】(2分)B[来源:Z_xx_k.Com]【小题3】(4分)①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意思正确即可,关健词译错的酌情扣分)【小题4】(3分)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答出一点1分,意思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小题5】(3分)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 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古文中的字词古今异义的比较多,古今义的区别在于,今义一般是一词一义,古义一般是一字一义,古义一般是本义,今义一般是在本义基本上引申的意义。 B句中“卑鄙”今义为行为思想不良,而古义为“地们低下,见识浅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所以”“报”“忠”“职分”“安乐”“毛”“并”,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分析:阅读文段,抓住诸葛亮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从敌我双方的形势和诸葛亮的决心等方面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不难,根据要求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回答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
【答案】【小题1】C (3分) 【小题2】C (3分)【小题3】A (3分)【小题4】D (3分)【小题5】(1)复充河北转运使/属郡民有干酿/岁输课甚微/而不逞辈因之为奸盗/湘奏废之/德州旧赋民马以给驿/又役民为步递/湘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会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于静戎/威虏两军置场鬻茶(2)①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
②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C项“邀”:拦击、堵截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C项动词,任用、做 / 介词,给,替;A连词,用来,来,表目的关系;B介词,在,表处所;D连词,表承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③是盗贼所为;⑤是索湘知人善任;⑥是阎日新的建议。【小题4】试题分析:D项“为家人谋取私利”错误,根据文意,是索湘为他人谋取私利。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试题分析:(1)共11处,每错3处扣1分,扣完为止。译文:又充任河北转运使,所属州的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
索湘上奏废止。德州过去用百姓马匹供驿站使用,又役使百姓徒步运送,索湘用官兵的马和士兵来代替,人们都认为便利。
正逢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求在静戎、威虏两军设场卖茶叶。(2)①得分点:“讼”、“坐”各1分,句意1分。
②“坐”1分、“大锹千枚”定语后置句式1分。 句意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开宝六年进士,初入仕为郓州司理参军。
齐州有大案,牵连逮捕一千五百人,司法部门不能判决,索湘接受诏令审讯,事情随即得以明白。 太平兴国四年,转运使和岘推荐他,充任度支巡官。
下诏到东岳举行封禅典礼,索湘与刘蟠共同掌管泰山路转运事,又任为河北转运副使。索湘掌管供给,以能干闻名。
第二年,契丹入侵,朝廷的军队在君子馆失败,敌兵乘胜占据中渡桥,堵塞土门,将要赶赴镇州。 将领们计议未定,索湘给田重进谋划,集结大队向东行进,声言会合高阳关的军队,敌人认为是这样(上当),就聚众在平虏城拦截我军。
夜里两更时,带领军队往南走,直接进入镇阳,占据唐河,乘敌人没有防备而攻破营寨栅栏。等到敌兵发觉,全部逃走。
端拱二年时,选为将作少监。 没过多久,有人控告索湘擅自换府库中的缣来供自己使用,索湘获罪而降授为膳部员外郎、相州知州。
当时有群盗聚集在西山下,谋划切断澶州河桥进攻磁州、相州,扛着旗子敲着大鼓,白天抄掠抢劫,邻州征调士兵一千人去追捕,没有人敢靠近。索湘挑选州军得到精锐的士兵三百人,侦察匪盗入境,突然袭击而全部把他们抓获。
转运使王嗣宗把情况上报,下诏恢复索湘过去的官位。索湘让忻州推官石宗道、宪州录事胡则做办事官,命令他们来跟随自己,所到的州县,检查其簿册。
两人后来都历任清要的职位。第二年,王超等率领军队赶赴乌白池,到达无定河。
无定河水源干涸,军士干渴疲乏。这时,索湘已经运送一千把大锹到了,下令凿井,大家得以度日。
真宗即位,索湘入朝为右谏议大夫。又充任河北转运使,所属州的百姓有酿酒的,每年纳税很少,不法之徒因此作奸犯盗。
索湘上奏废止。德州过去用百姓马匹供驿站使用,又役使百姓徒步运送,索湘用官兵的马和士兵来代替,人们都认为便利。
正逢内殿崇班阎日新建议,请求在静戎、威虏两军设场卖茶叶,收取利润来资助军用。 索湘说不好,就停止。
成平二年,索湘入朝为户部使。接受诏令详细审定三司的编敕,因与王扶私相嘱托,擅自改易户籍而犯罪,责罚降授为将作少监。
四年,去世,皇帝下诏派遣他的儿子索希颜治理丧事,由驿站送回乡里安葬。
4.全国一卷语文和广东卷语文有什么不一样
语 文 一、全国卷与广东卷的相同点1.命题依据相同。
二者都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版》为依据, 都体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都有必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和选考(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为选考)的内容。2.试题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
满分都是150分,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试题均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试题内容都是由语言基础、语言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分选考与必考)和作文五个部分组成。
3.语文能力的考点大部分相同。都考查词语运用、语病辨析、语言连贯、语言简明得体、名言名句积累、古诗鉴赏、文言断句、文言翻译、文言内容分析概括、现代文信息筛选、现代文内容分析概括、现代文写法及语言分析、写作等能力,二者在主要能力的考点上约百分之九十相同。
二、全国卷与广东卷的差异点1.语文全国课标卷在整体结构上与广东卷有较大差异。全国课标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
第Ⅰ卷阅读题,由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四个部分组成。第Ⅱ卷表达题,由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个部分组成。
广东卷则由语言基础、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必考、现代文阅读选考、语言运用和作文六个大题组成。2.语文全国课标卷各部分的分值与广东卷有较大差异。
全国课标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其中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广东卷14分),古代诗文阅读36分(广东卷3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广东卷1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广东卷15分);第Ⅱ卷表达题80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0分(广东卷24分),写作60分(广东卷60分)。另外,全国课标卷的古代诗鉴赏为11分(广东卷7分)。
3.语文全国课标卷在具体考点、题型及分值上与广东卷有较大差异。全国课标卷不考语音辨析、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文信息概括为轮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只考选择题(3题9分),不考非选择题(广东卷2个选题8分,2个非选择题8分)。全国课标卷文言文阅读部分2015年增加了考古代文化常识,名篇名句默写考14篇高中古诗文和50篇初中古诗文,共64篇(广东卷只考33篇高中的古诗文),而且是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
全国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既有选择题(1题5分),又有非选择题(3题20分);广东卷只有非选择题(3题15分)。全国课标卷的词语运用只考成语运用,不考两字词语及熟语。
4.全国课标卷在小题数量和能力层级的考查上与广东卷有较大差异。全国课标卷全卷共18道小题,比广东卷少了6道小题。
全国课标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考查推断能力和迁移能力,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中考查探究能力,这三种能力在广东卷中体现得不明显。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中的选择题为5项选2项得5分,其中一个选项为3分,一个选项为2分,一个选项为1分,这在广东卷中是没有的。
另外,全国课标卷作文评分标准是基础等级40分(广东卷为50分),发展等级20分(广东卷为10分)。5.语文全国课标卷在现代文阅读文本的选材上与广东卷明显不同。
全国课标卷历年坚持文学类文本只考小说,实用类文本只考传记;广东卷2015年考散文和科普文,2014年考散文和新闻访谈,有时也考小说和传记。三、夯实语文基础,探索备考新路1.继承并发扬以往的成功语文备考经验。
2016年虽然使用的是全国课标卷,但全国课标卷90%左右的考点与广东卷相同,这就说明过去使用广东卷的优秀备考经验仍然十分有用,必须继承发扬。建议2016年的语文高考备考,在现有成功备考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夯实语文基础,突出语文能力训练,提高语文备考的效益。
2.加强研究,准确把握全国语文课标卷的方向。全国语文课标卷毕竟与广东卷还是有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2016年必须根据全国语文课标卷的特点进行备考。
全国课标卷由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答题顺序是先现代文必考题、古代诗文阅读题及现代文选做题,再到语言基础及运用,最后是写作。这些对复习备考的计划、内容安排及整卷训练都有较大的影响,对此应该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并落实到具体的复习备考中去。
3.优化策略,突出试题中的重点。近年全国语文课标卷古代诗文阅读题中的文言实词、文言断句及文言信息是轮考点,复习时要注意全面备考。
2015年全国课标卷的文言文阅读题中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复习备考时要特别重视这个考查方向。全国课标卷中的古诗词阅读题是2题11分,比广东卷多1题4分;现代文阅读选做题4题25分,比广东卷多1题10分,这些重点,复习一定要强化。
5184广东考试服务网(高考快讯,成绩、录取查询)4.勇于探索,突破试题中的难点。近年全国语文课标卷中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是3个选择题9分,强调信息筛选、信息推断、信息迁移等能力的考查;现代文阅读选做题有1个的5分选择题;全国课标卷的作文,在材料的选取、材料的导向及评分上均与广东有较大差异。
复习备考时应该积极探索、研究差异点。
5.语文高考课内文言文篇目
师说(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指南录后序(4) (宋)文天祥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 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厢逅溃蝗缪镏荩现扪镒忧牛故褂錾冢薏凰溃谎镏莩窍拢?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琵琶行并序(2)(唐)白居易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梦得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读山海经 (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 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六国论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