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中升高中必考语文文言文(甘肃省平凉市2016年初中毕业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地理生物试题)

1.甘肃省平凉市2016年初中毕业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 地理生物试题

甘肃平凉市中考总分是多少,有那几门课总分830分详见:平凉市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思想品德和历史。

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听力占20%)单独制卷,为A、B卷形式,分值各150分(A卷100分、B卷50分);物理和化学合卷分值150分(按80:70比例,其中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各占20分);思想品德和历史合卷分值100分(按1:1比例)。2013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成绩按100%计入2014年普通高中录取总分(100分)。

2014年八年级地理和生物合卷考试分值100分(按1:1比例),待2015年高中录取时启用。体育与健康 以总分30分计入高中录取成绩。

2.《宋史·廖刚传阅读及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08全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

时蔡京当国,刚论奏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

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

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

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 ”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

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

时朝廷推究章惇、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

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渊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

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

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

以绍兴十三年卒。(节选自《宋史·廖刚传》)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B。

刚遣长子迟喻贼 喻:开导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查考D。

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制止答案 Aؤ解析 檄:用檄文征召。9。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 顺昌民以刚为命 刚喻从盗者使反业 A。 谓即如此,何以示惩 B。

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C。 是欲置我何地耶 D。

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答案 Bؤ解析 A项“顺昌民以刚为命”说明廖刚受人爱戴。C项“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是“盗贼”的行为;“是欲置我何地耶”是秦桧的话。

D项“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只是廖刚从朝廷礼制出发提的建议。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

他敢于直言,奏事议论无所避忌。又很孝顺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

当今也应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 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如今诸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既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 廖刚敢于直言。

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答案 Dؤ解析 廖刚乞求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并不是为了“遏制秦桧”,而是为了巩固边防。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日待哺于东南之转向,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⑵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可也。译文:答案 (1)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ؤ(2)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解析 (1)中“待哺”译为“等着吃”,“转饷”译为“运来的军粮”,“患”译为“患难”。

(2)“君之”“兄之”中“君”“兄”,均是名词作动词,译为“用国君礼对待他”“用兄长礼对待他”。 【参考译文】إ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县人。

宋宣和初年,他从漳州司录升为国子录,后提升为监察御史。当时(正值)蔡京当权,廖刚奏事议论无所回避。

因为父母年迈,他请求到京城之外去担任地方官员,(于是)任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市)的知府。 宋钦宗即位后,征召廖刚担任右正言之职。

因为父亲去世,(廖刚辞去这一职务),服丧期满,被授予工部员外郎之职,(后来又)因为母亲生病而辞职。绍兴元年,(廖刚家乡顺昌)旁边郡县盗贼猖獗,当地官吏们都逃走了,顺昌百姓推崇廖刚来主持大事。

廖刚劝告跟随盗贼的人,让他们返回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不久,别的盗贼进入顺昌地界,部使者下文书请廖刚加以安抚平定。 廖刚派大儿子廖迟去开导盗贼,盗贼知道廖刚父子讲信义,纷纷解散离开了。

不久,廖刚被征召为吏部员外郎,他说:“古时候,天子一定亲自带兵,用来防备不测,同时也为了。

必考,文言文,升高,语文

3.《“孙长卿”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天禧中,巽守雍,命随所取浮图像入见。仁宗方权听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

诏迁官知楚州粮料院。 郡仓积米五十万,陈腐不可食,主吏皆惧法,毋敢轻去,长卿为酌新旧均渫之,吏罪得免。

通判河南府。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

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 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

“家几人?”曰:“惟此弟尔。”曰:“然则汝杀弟也。”

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历江东淮南河北转运使、江浙荆淮发运使。

岁漕米至八百万,或疑其多,长卿曰:“吾非欲事羡赢,以备饥岁尔。 ”议者谓楚水多风波,请开盱眙河,自淮趣高邮,长卿言:“地阻山回绕,役大难就。”

事下都水。调工数百万,卒以不可成,罢之。

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召长卿议,长卿曰:“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

”乃条所不便十五事,不从。改陕西都转运使。

逾年,知庆州。州据险高,患无水,盖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

长卿凿百井,皆及泉。泥阳有罗川、马岭,上构危栈,下临不测之渊,过者惴恐。

长卿访得唐故道,辟为通涂。加集贤院学士、河东都转运使,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

熙宁元年,河北地大震,城郭仓庾皆颓,长卿尽力缮补。神宗知其能,转兵部侍郎,留再任。

明年,卒,年六十六。 长卿无文学,而长于政事,为能臣。

性洁廉,不以一毫取诸人。定州当得园利八十万,悉归之公。

既没,诏中使护其丧归葬。(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仁宗方权听天下事 听:听凭。

B.推首恶一人诛之 推:审问。 C.自淮趣高邮 趣:通向。

D.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 征:赋税。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孙长卿“长于政事”的一组是(3分)( )①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②为酌新旧均渫之,吏罪得免③岁漕米至八百万 ④凿百井,皆及泉⑤城郭仓庾皆颓,长卿尽力缮补 ⑥定州当得因利八十万,悉归之公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长卿善于处理突发事件。

他担任河南府通判时,营房因秋雨被毁,有人造谣惑众城中哗然。为稳定军心,孙长卿赶去安抚士兵,斩杀首恶,并夜宿军营,终使众人心安。

B.孙长卿断案如神。在他担任和州知州时,有人上诉说别人杀了他的弟弟,孙长卿察觉他所讲的不合情理,询问了他两个问题,就断定是他杀了弟弟。

经审问,此人认了罪。C.孙长卿敢于直言。

朝廷要开放茶禁,召其商议。孙长卿认为当初实行茶叶专卖,是为了西北边事购买军粮,而今开放茶禁所得不足补助购买军粮开支的十分之一,会使国用损耗,所以拒绝执行。

D.孙长卿关心民生疾苦。 泥阳的罗川、马岭一带,山上有一条栈道,下临万丈深渊,路过的人惴惴恐惧。

孙长卿寻访到一条唐朝时的故道,将它开辟为一条通途。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官,辞以母疾。 (2)州据险高,患无水,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

参考答案:4。A(听:治理。)

5。D(①是说孙长卿因“外祖朱巽”的关系任该职,不能表明其“长于政事”;⑥是说孙长卿“性洁廉”)6。

C(非是孙长卿拒绝执行开放茶禁,而是朝廷不听孙长卿的建议)7。(1)(仁宗)称赞孙长卿年少而对答敏捷,想留他在东宫侍奉自己,(但)孙长卿以母亲患病为由推辞了。

译出大意给2分;“嘉”(称赞,欣赏)、“敏”(敏捷,机敏)、“辞以母疾”(介宾短语后置结构)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庆州占据险峻之地,以无水为患,曾经从山谷中挖渠引水以供城中人取水,不久又断水了。

译出大意给2分;“患”(“以……为患”或“苦于”)、“汲”(打水,取水)、“未几”(不久)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因为外祖父朱巽的缘故,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天禧年间,朱巽驻守雍州,让孙长卿随同运取佛像入见皇帝。 (这时)宋仁宗正代(真宗)治理天下事务,称赞孙长卿年少而对答敏捷,想留他在东宫侍奉自己,(但)孙长卿以母亲患病为由推辞了。

皇帝下诏升迁孙长卿掌管楚州粮料院。州中仓库积存大米五十万(石),有的年久腐烂已不能食用,主管官吏都怕犯法,没人敢轻易出仓粮食。

孙长卿斟酌粮食的新旧,将好米筛选留下,又将陈米用清水淘去泥污,那些官吏才得以免于被治罪。孙长卿担任河南府通判。

秋天,下大雨,军营房屋被毁坏。有人说某些士兵要叛乱,洛阳城中一片哗然。

孙长卿赶去晓谕他们说:“下雨毁坏了房屋,还未能修葺,你们怎么有想叛变的意思,恐怕是有人想趁机动摇我们的军心吧?”(孙长卿)审问出一个首恶分子杀了,并且当夜留宿在。

4.中考必背文言文24首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十则》

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9. 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10.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11.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13.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诸葛亮

15.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中考有多重要?

16. 中考和高考一样,是一个人群的分水岭,考上了普高就意味着需要向大学进发,而没考上就会进入专职学校,两种人的发展轨迹就会变化,从而改变一生。

17. 中考相对于高考来说不是太难,因为中考是学业水平考试,而高考则是人才选拔考试,所以如果中考没有考好就意味着读书上大学这条路也许不适合自己。

2016初中升高中必考语文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