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文言文

1.关于黄山的古文或者古诗

“一山一世界”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李 白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余生平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辄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贾 岛 纪 汤 泉 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范成大 浮丘亭 知郡望黄山,有浮丘、容成峰,浮丘公、容成子之所游也。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属刂砂床汲汤井。龚自珍(清) 黄山铭 予幼有志,欲遍览皇朝舆地,铭颂其名山大川,甲乙期,滞淫古歙州,乃铭黄山。

我浮江南,乃礼黄岳。秀吞阆风,高建杓角。

沈沈仙灵,浩浩岩壑。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苍松髯飞,丹砂饭熟。海起山中,云乃海族。

云声涛起,轩后之乐。千诗南穷,百记徒作。

惜哉夏后,橇车未经。惜哉姬王,八骏未灯。

中原隔绝,版图晦冥。硅升壁瘗,赧岱惭衡。

黄炎培(近现代) 莲花峰绝顶 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董必武(近现代) 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 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

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

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

坐观瀑楼中对雨 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

陶行知 题黄山游记 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黄山之神如有灵,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泰岱匡庐虽奇异,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日立。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老 舍 黄山小诗 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赖少其 天都峰赋 若非大手笔,难画黟山图。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

墨酣夹风雨,一点为天都。图成神鬼泣,百岳竞狂呼。

吁嗟乎,余生八万九千岁,始信高士巨眼识浮沉。刘海粟 题莲花峰特写 芙蓉削出叠穠华,七度攀登弄紫霞。

架壑有松皆翡翠,凌霄无石不莲花。作《云谷晴翠》归途口占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

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

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始信峰画松林 黄山多松林,此峰独神秀。

天风撼翠涛,劲骨弄清瘦。守此岁寒姿,敢谓冰雪厚。

岂不怀栋梁,永养山中寿。黄山:山外春归百花阑,山中四月春初度 鲍深有《祥符寺避暑》诗云:“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

六月长廊不知暑,飞泉终日响潮音。” 绿满黄山夏更幽,清岚往复壑间流。

登高快胜穿空箭,避暑凉生碎玉楼。出岫寒云常步雨,藏风深谷早交秋。

长廊夜话无蚊扰,仙境蓬莱任遨游 更有秋容写不得,白云碧汉映丹枫 壑远潭清水亦香,黄山缥缈惹仙藏。琼林萧瑟寒光紫,翠雾迷蒙瘦菊黄。

雁过高峰松碍翅,袁尝野味果充肠。微丹落叶飘飘舞,碧幛晴空万里长 清人王国相有《黄山对雪》歌曰:“黄山峰六六,面面青芙蓉。

一夜经天绘,丰姿别样工。或为隋宫女,粉黛三千从;或为商山皓,须发皤然翁;苍松不可辨,夭娇成玉龙。

洞口杳无迹,一片白云封。岂是知微目,晶晶天都中?岂是六郎粉,灼灼莲花容?弥天云母帐,匝地水晶栊。

怪哉黄山一旦成白岳,三十六峰太素宫 清人曹文值有“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 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张仲素 【宫中乐。

2.游黄山文言文

【黄山赋】 清·张惠言

余既作《游黄山赋》,或恨其阙略,非昔者居方物、别图经,沐浴崇陴、群类庶聚之意也,乃复攈采梗概以赋之:丹阳之南,蛮障之中,有黟山焉:是曰:“三天子之都”。上络斗纪,下搂衡巫。外则率山崔嵬,于近作嶂,陪以大鳙,属以匡庐。庐江出其西,渐江出其东,千源万湲,经营淡澹。 各走相诡,宛潬黯黮。回錡隘甗。迫触輡轗。逆阞孙理,梢窘出窞。势若矢激,不可迫览。雷出电追,转石异声。闛沛汩泪,泙龙铿訇。漻漻谽谺,礚礚悲鸣。钟镛穆羽,将枪代更。荡濊澡堨,纤潜不藏。文鳞锦砾,莹莹煌煌。若此者数百千处。然后[氵癸]辟会流,交注群输,涖涖潼潼。上合彭蠡,下达曲江。尔其大势,则岎岑崆祟,纠缠崛崎。积沓匼币,阴阳蔽亏。夫容菡萏,倚天无茄。形精亘辉,灼若朝霞。其曾高则上出阊阖,平睨寒门。頫视一气,空如下天。其穷阴则涸冱憀悷,昧不见太阳。乃有因提之雪,循蜚之霜。其石则踸踔刻削,[山甘]累增积,撙总别追,重叠并益。将颠复稽,附[舌咢]蹑跖。纵横[马戒]盱,震心警魄。黝质斑采,炫耀龙鳞。随物成象,百怪千端,若有鬼神,突怒凌厉,单不知其所原。增岩重岫,懿嗳窈冥。环橑复笮,胁施珑玲。阳光迤辉,疑自地[火属],不见天形。或乃鸿灶金鼎,威蕤玢灵。匡床方几,罗于其庭。霞文碧篆,守以六丁。尔乃览其支络,周其宫别。于前则云门豁閕,兀峙高阙。夫容桃花,紫石丹砂,叠障掷盋,青鸾石人,[亻鹿] [亻鹿]茷茷。爰有温泉,是之自出。天都巍巍,岿然特雄。莲华右起,争隆匹崇。红杳交错,洪纷冯戎。群峰来朝,若环紫宫。其上则有仙扉石室,醴泉之池,日精月魄,藏华发奇。其左则天柱崱屴,探珠参差。轩辕上升,仙乐天衣。青镡白鹅,岑嶙峣嶷。九龙悬泉。消摇之溪,堪[山当]溶冼,千态万状。澄奠百尺,辉黛沈飏。列如緐星,挥布茫望。于中乃有锦鳞扬鬐,石班无雄,魶鱼儿啼。其右则有飞龙云际,容成浮邱。石床布水,圣泉飞来。松林采石,紫云翠微。霍鲜互别,[亶羽]翔相追。其谷则乖龙老蚊。[宛上虫下]蜷渊处。千瀑乱入,冬夏激雨。鸿扶延延,云转雷聚。丹台中填,是曰天海。[亦上目下]概众皱,棽棽累累。冢彯厥崭,陴贡其隍。络绎臬杌,蔼空瀛光。赩霞欱焱髦纷前,翠彩瀖濩般爚旁。于后则仙都岧嶢,师子亹奋,丹霞石琴,属以始信。丛石笋植,缘卒而起。箾篸[山莫]岶,偨池未已。尔乃其木,则有木莲九照,神州无偕。檀杻蓊柏,海桐辛夷,枫檆桱榔,枞桂黄杨,枒杈交柯,魁瘣纷扬。冯陵藩京,郁郁[艹上尊下] [艹上尊下]。上矗重阳。乔羽聂炕。旁却日月,中稽风声,欇槸叫嚣,无时晏宁。颓根阴干,出火自照,辉辉荧荧。其乃有白虎苍豹,素蜼元熊,山闾一角,丑鹿人从,倏来报往,惊嗥群讧。玃父喜顾,[犭军]子猿公,苍髯修颜,接干回丛,透脱牢落,夭掉无穷。其上乃有双鹓独鹤,列仙之乘。碧鸡流离,雍雍婴婴。频伽之鸟,引曲赴节,若调乘簧笙.其松则枝梧节族,肤石鬣云,蛟螭倒投,之而鳍鳞。仰瞩撇烈,不见柢根,奇瑰易貌,视之无穷,察之无端。其下乃有琥珀威喜,伏灵石脂,蕴精閟采,仙灵是资。草则铺于披靡,轧芴蔚对。蘼芜突[艹上番左韭右],蒟蒻薛荔,珊瑚翠云,龙修云雾,春芳隐隆,秋馥霍濩。[艹上敷下]花散荣,翕习蔓茗。青碧翠紫,菲菲菁菁,炤耀煌扈,不可纪名,粤有大药,黄连山精,余粮大苦,茱苄回芸,赤砂石乳,紫芝九茎,石蓝之花,千年一荣.神农未知,俞附未更。若乃黄柑丹杏,桃栗杜樼,枇杷棠梨,若榴木兰,彼子楙梅。罅芳裂芬。林禽崖密,松肪出焉。尔乃其悬磴突駴,揭孽侧足,庾嵝犯崒,坌踏确峃。仰冠倾陊,俛跖窈邈。震震栗栗,万端异类。气尽汗駴,怳怳魂队。进不敢征。退不得喙,悠忽怊怅,目不敢睐。蚑息扶服,熊经鸟[目行],然后得届焉。若其凌鸿濛,贯倒景,憩湎泫,息涬溟,浮恍偬,超虚无,烂昭昭,神灵居,沆瀣涌,琼英充,偓佺厮征,歘扈丰融。聚谷公乐,呼吸亡双。于是天雨新霁,蔚荟朝隮。曀[鬼分]坱圠,滂洋四施。襄混怀隧,冯谾陵夷。东混扶桑,日之所出,南溃炎风,西淹总极,北沍积冰,漫漫汩汩。风至波起,天地岌嶪。状若浮海,说于碣石。沄沄积[山上陵下],化为鱼鼋,霉鲸奔鲵,稠[山上敖下]缤翻。土囊郁勃,万响怒叫,惊禽悲兽,跖魂哀啸。辚辚隐隐,不知处所,頫聆忽荒,皆在水下。翔阳震荡,涌波凭兴。浮彩下烂,绚耀上升。天纪地纬,蓶扈煌荧。九光十彩,转互代更,蓬莱阆风,昆仑曾城,琪树建木,珊瑚琳珉,戴胜虎齿,頟扬流形,芒芒无端,随望而生。絪媪无黄,憺将会。戫凭蒙龙睨天縡,灵之霏霏镇高迈,横凌九坑杳天外,于胥乐兮发蒙盖。注:“戫凭蒙龙睨天縡”句中“戫”字的“或”下还有“巛”,因查不到这样的字,所以变成现在这个字了。

3.关于黄山的古文或者古诗

“一山一世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李 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伏,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余生平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辄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贾 岛纪 汤 泉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

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

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

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

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

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

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范成大浮丘亭知郡望黄山,有浮丘、容成峰,浮丘公、容成子之所游也。

黟山郁律神仙宅,三十六峰雷雨隔。碧城栏槛偃双旌,笑挹浮丘为坐客。

岩扉无锁昼长开,紫云明灭多楼台。云中仙驭参差是,肯为使君乘兴来?西昆巉绝不可至,东望蓬莱愁弱水。

谁知芳草遍天涯,玉京只在珠帘底。他年麟阁上清空,却访旧游寻赤松。

我亦从公负丹鼎,来属刂砂床汲汤井。龚自珍(清)黄山铭予幼有志,欲遍览皇朝舆地,铭颂其名山大川,甲乙期,滞淫古歙州,乃铭黄山。

我浮江南,乃礼黄岳。秀吞阆风,高建杓角。

沈沈仙灵,浩浩岩壑。走其一支,南东磅礴。

苍松髯飞,丹砂饭熟。海起山中,云乃海族。

云声涛起,轩后之乐。千诗南穷,百记徒作。

惜哉夏后,橇车未经。惜哉姬王,八骏未灯。

中原隔绝,版图晦冥。硅升壁瘗,赧岱惭衡。

黄炎培(近现代)莲花峰绝顶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董必武(近现代)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

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

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

坐观瀑楼中对雨晴望诸奇峰,雨看两飞瀑。黄山当吾前,晴雨皆悦目。

陶行知题黄山游记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黄山之神如有灵,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泰岱匡庐虽奇异,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日立。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老 舍黄山小诗天都奇伟海云幽,莲蕊莲花高入秋。欲识黄山真面目,风华半在玉屏楼。

赖少其天都峰赋若非大手笔,难画黟山图。云来天欲覆,日出地吐朱。

墨酣夹风雨,一点为天都。图成神鬼泣,百岳竞狂呼。

吁嗟乎,余生八万九千岁,始信高士巨眼识浮沉。刘海粟题莲花峰特写芙蓉削出叠穠华,七度攀登弄紫霞。

架壑有松皆翡翠,凌霄无石不莲花。作《云谷晴翠》归途口占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

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

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始信峰画松林黄山多松林,此峰独神秀。

天风撼翠涛,劲骨弄清瘦。守此岁寒姿,敢谓冰雪厚。

岂不怀栋梁,永养山中寿。黄山:山外春归百花阑,山中四月春初度鲍深有《祥符寺避暑》诗云:“森森古木覆苔阴,四顾苍山一径深。

六月长廊不知暑,飞泉终日响潮音。”绿满黄山夏更幽,清岚往复壑间流。

登高快胜穿空箭,避暑凉生碎玉楼。出岫寒云常步雨,藏风深谷早交秋。

长廊夜话无蚊扰,仙境蓬莱任遨游更有秋容写不得,白云碧汉映丹枫壑远潭清水亦香,黄山缥缈惹仙藏。琼林萧瑟寒光紫,翠雾迷蒙瘦菊黄。

雁过高峰松碍翅,袁尝野味果充肠。微丹落叶飘飘舞,碧幛晴空万里长清人王国相有《黄山对雪》歌曰:“黄山峰六六,面面青芙蓉。

一夜经天绘,丰姿别样工。或为隋宫女,粉黛三千从;或为商山皓,须发皤然翁;苍松不可辨,夭娇成玉龙。

洞口杳无迹,一片白云封。岂是知微目,晶晶天都中?岂是六郎粉,灼灼莲花容?弥天云母帐,匝地水晶栊。

怪哉黄山一旦成白岳,三十六峰太素宫清人曹文值有“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李颀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张仲素 【宫中乐五首】 奇树留寒翠。

4.《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

山用黄来命名,记述陈旧的遗迹。以往春申君黄歇曾经在这个地方读书,因此而得名。那山下有一片竹林,特产方竹。往北是是渔庄,三尺板桥,一湾流水,竹林小径,点点茅屋,像鱼鳞木梳一样整齐密密而又整齐地排列。春季第二个月,清新趣味满眼,惹人宠爱的燕子啄着鲜花,娇小的黄莺坐在柳树上嬉戏,仿佛是在画图中一样。登上高山向东望去,大江和远天相接,沙鸟和风帆,时隐时现的。深冬下雪,云气悠远,大雪履盖着江边,千里只有白茫茫一片。一年之内,景致各不相同。于是访求农夫,拜渔夫,想访求春申君的旧址,而一些老农尚且有不知道春申君是什么人。

唉!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也是春申君的不幸。春申君离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这些老农正处于太平盛世,生活在无战事的年代,耕田打井自求安乐,饱食过后嬉戏游玩,这实在是所说不了解不知晓纷乱的人,又有谁还会计较千百年以上还有一个所说的春申君这个人呢?

我替父老们感到幸运,我替春申君感到悲哀,于是创作黄山之歌说:“您还没有出生时,山已经存在了。您于世长辞了,山还依旧长存。谁是终结谁是开始,是您呢还是山呢?” 又创作到:“君靠山,欣喜有所寄托。山靠您,因而成就名声。谁更显达谁更隐晦,是山呢还是您呢?

5.游黄山文言文

【黄山赋】 清·张惠言余既作《游黄山赋》,或恨其阙略,非昔者居方物、别图经,沐浴崇陴、群类庶聚之意也,乃复攈采梗概以赋之:丹阳之南,蛮障之中,有黟山焉:是曰:“三天子之都”。

上络斗纪,下搂衡巫。外则率山崔嵬,于近作嶂,陪以大鳙,属以匡庐。

庐江出其西,渐江出其东,千源万湲,经营淡澹。 各走相诡,宛潬黯黮。

回錡隘甗。迫触輡轗。

逆阞孙理,梢窘出窞。势若矢激,不可迫览。

雷出电追,转石异声。闛沛汩泪,泙龙铿訇。

漻漻谽谺,礚礚悲鸣。钟镛穆羽,将枪代更。

荡濊澡堨,纤潜不藏。文鳞锦砾,莹莹煌煌。

若此者数百千处。然后[氵癸]辟会流,交注群输,涖涖潼潼。

上合彭蠡,下达曲江。尔其大势,则岎岑崆祟,纠缠崛崎。

积沓匼币,阴阳蔽亏。夫容菡萏,倚天无茄。

形精亘辉,灼若朝霞。其曾高则上出阊阖,平睨寒门。

頫视一气,空如下天。其穷阴则涸冱憀悷,昧不见太阳。

乃有因提之雪,循蜚之霜。其石则踸踔刻削,[山甘]累增积,撙总别追,重叠并益。

将颠复稽,附[舌咢]蹑跖。纵横[马戒]盱,震心警魄。

黝质斑采,炫耀龙鳞。随物成象,百怪千端,若有鬼神,突怒凌厉,单不知其所原。

增岩重岫,懿嗳窈冥。环橑复笮,胁施珑玲。

阳光迤辉,疑自地[火属],不见天形。或乃鸿灶金鼎,威蕤玢灵。

匡床方几,罗于其庭。霞文碧篆,守以六丁。

尔乃览其支络,周其宫别。于前则云门豁閕,兀峙高阙。

夫容桃花,紫石丹砂,叠障掷盋,青鸾石人,[亻鹿] [亻鹿]茷茷。爰有温泉,是之自出。

天都巍巍,岿然特雄。莲华右起,争隆匹崇。

红杳交错,洪纷冯戎。群峰来朝,若环紫宫。

其上则有仙扉石室,醴泉之池,日精月魄,藏华发奇。其左则天柱崱屴,探珠参差。

轩辕上升,仙乐天衣。青镡白鹅,岑嶙峣嶷。

九龙悬泉。消摇之溪,堪[山当]溶冼,千态万状。

澄奠百尺,辉黛沈飏。列如緐星,挥布茫望。

于中乃有锦鳞扬鬐,石班无雄,魶鱼儿啼。其右则有飞龙云际,容成浮邱。

石床布水,圣泉飞来。松林采石,紫云翠微。

霍鲜互别,[亶羽]翔相追。其谷则乖龙老蚊。

[宛上虫下]蜷渊处。千瀑乱入,冬夏激雨。

鸿扶延延,云转雷聚。丹台中填,是曰天海。

[亦上目下]概众皱,棽棽累累。冢彯厥崭,陴贡其隍。

络绎臬杌,蔼空瀛光。赩霞欱焱髦纷前,翠彩瀖濩般爚旁。

于后则仙都岧嶢,师子亹奋,丹霞石琴,属以始信。丛石笋植,缘卒而起。

箾篸[山莫]岶,偨池未已。尔乃其木,则有木莲九照,神州无偕。

檀杻蓊柏,海桐辛夷,枫檆桱榔,枞桂黄杨,枒杈交柯,魁瘣纷扬。冯陵藩京,郁郁[艹上尊下] [艹上尊下]。

上矗重阳。乔羽聂炕。

旁却日月,中稽风声,欇槸叫嚣,无时晏宁。颓根阴干,出火自照,辉辉荧荧。

其乃有白虎苍豹,素蜼元熊,山闾一角,丑鹿人从,倏来报往,惊嗥群讧。玃父喜顾,[犭军]子猿公,苍髯修颜,接干回丛,透脱牢落,夭掉无穷。

其上乃有双鹓独鹤,列仙之乘。碧鸡流离,雍雍婴婴。

频伽之鸟,引曲赴节,若调乘簧笙.其松则枝梧节族,肤石鬣云,蛟螭倒投,之而鳍鳞。仰瞩撇烈,不见柢根,奇瑰易貌,视之无穷,察之无端。

其下乃有琥珀威喜,伏灵石脂,蕴精閟采,仙灵是资。草则铺于披靡,轧芴蔚对。

蘼芜突[艹上番左韭右],蒟蒻薛荔,珊瑚翠云,龙修云雾,春芳隐隆,秋馥霍濩。[艹上敷下]花散荣,翕习蔓茗。

青碧翠紫,菲菲菁菁,炤耀煌扈,不可纪名,粤有大药,黄连山精,余粮大苦,茱苄回芸,赤砂石乳,紫芝九茎,石蓝之花,千年一荣.神农未知,俞附未更。若乃黄柑丹杏,桃栗杜樼,枇杷棠梨,若榴木兰,彼子楙梅。

罅芳裂芬。林禽崖密,松肪出焉。

尔乃其悬磴突駴,揭孽侧足,庾嵝犯崒,坌踏确峃。仰冠倾陊,俛跖窈邈。

震震栗栗,万端异类。气尽汗駴,怳怳魂队。

进不敢征。退不得喙,悠忽怊怅,目不敢睐。

蚑息扶服,熊经鸟[目行],然后得届焉。若其凌鸿濛,贯倒景,憩湎泫,息涬溟,浮恍偬,超虚无,烂昭昭,神灵居,沆瀣涌,琼英充,偓佺厮征,歘扈丰融。

聚谷公乐,呼吸亡双。于是天雨新霁,蔚荟朝隮。

曀[鬼分]坱圠,滂洋四施。襄混怀隧,冯谾陵夷。

东混扶桑,日之所出,南溃炎风,西淹总极,北沍积冰,漫漫汩汩。风至波起,天地岌嶪。

状若浮海,说于碣石。沄沄积[山上陵下],化为鱼鼋,霉鲸奔鲵,稠[山上敖下]缤翻。

土囊郁勃,万响怒叫,惊禽悲兽,跖魂哀啸。辚辚隐隐,不知处所,頫聆忽荒,皆在水下。

翔阳震荡,涌波凭兴。浮彩下烂,绚耀上升。

天纪地纬,蓶扈煌荧。九光十彩,转互代更,蓬莱阆风,昆仑曾城,琪树建木,珊瑚琳珉,戴胜虎齿,頟扬流形,芒芒无端,随望而生。

絪媪无黄,憺将会。戫凭蒙龙睨天縡,灵之霏霏镇高迈,横凌九坑杳天外,于胥乐兮发蒙盖。

注:“戫凭蒙龙睨天縡”句中“戫”字的“或”下还有“巛”,因查不到这样的字,所以变成现在这个字了。

6.文言文 黄山的翻译和习题及答案

游黄山记 费伯雄 山以黄名,志旧迹也。

昔者春申君尝读书于此,因以名。其山下有竹林,特产方竹。

迤北为渔庄,板桥三尺,流水一湾,竹径茅庐,鳞次栉比。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

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隆冬雨雪,云气郁然,雪色江芦,千里一白。

一年之内,致各不同。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而二三父老且有不知春申君为何许人者。

嗟乎!此正吾父老之幸,而春申之不幸也。夫春申至今千有余年矣,吾父老当太平之世,处无事之时,耕凿自安,嬉游鼓腹,此诚所谓不识不知者,又谁计千百年之上有所谓春申其人者哉? 吾为父老幸,吾为春申悲,因为黄山之歌曰:“君未生兮山已在兮。

君既往兮,山犹存兮。谁终谁始,君兮山兮?”又歌曰:“君得山兮,欣有托兮。

山得君兮,以成名兮。谁显谁晦,山兮君兮?” 游黄山记译文: 山用黄来命名,记述陈旧的遗迹。

以往春申君黄歇曾经在这个地方读书,因此而得名。那山下有一片竹林,特产方竹。

往北是是渔庄,三尺板桥,一湾流水,竹林小径,点点茅屋,像鱼鳞木梳一样整齐密密而又整齐地排列。春季第二个月,清新趣味满眼,惹人宠爱的燕子啄着鲜花,娇小的黄莺坐在柳树上嬉戏,仿佛是在画图中一样。

登上高山向东望去,大江和远天相接,沙鸟和风帆,时隐时现的。深冬下雪,云气悠远,大雪履盖着江边,千里只有白茫茫一片。

一年之内,景致各不相同。于是访求农夫,拜渔夫,想访求春申君的旧址,而一些老农尚且有不知道春申君是什么人。

唉!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也是春申君的不幸。春申君离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这些老农正处于太平盛世,生活在无战事的年代,耕田打井自求安乐,饱食过后嬉戏游玩,这实在是所说不了解不知晓纷乱的人,又有谁还会计较千百年以上还有一个所说的春申君这个人呢? 我替父老们感到幸运,我替春申君感到悲哀,于是创作黄山之歌说:“您还没有出生时,山已经存在了。

您于世长辞了,山还依旧长存。谁是终结谁是开始,是您呢还是山呢?” 又创作到:“君靠山,欣喜有所寄托。

山靠您,因而成就名声。谁更显达谁更隐晦,是山呢还是您呢?。

7.游黄山徐宏祖文言文

原文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 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 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 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 未登者。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 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

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 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 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 纵横者;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 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译文 九月初四这天。(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

(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 登。

(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

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 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前次(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

再往北上,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 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竖起梯子连接。

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枫树、松树杂然相间,五色缤纷,灿烂得像图画,像锦绣。因此想到黄山算得上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而有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阴隔,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可是一路上奇丽的景色,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走 上去了。

已经登上山头,见一个小寺庙,檐角翘起,像小鸟张开翅膀似的立在那儿,这就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它)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 莲花峰,背后倚的是玉屏风,两峰秀丽的景色,(好像)都可以伸手揽取。

四周环顾,奇峰错落地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实在是黄山风景最美的地方!如果不 是重来,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遇见云游的和尚澄源来了,(我们)游兴很浓。时间已过正午,仆人们也刚刚赶到。

(我们)站在寺庙前面,(望着)两峰指指点 点。庵中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可是无路可通,莲花峰可登,路却又太远。

(看来)只好就近处望望天都峰,明天再登莲花峰顶吧”。我不同意,决意游天都峰。

(便)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到天都峰侧,从那被山溪冲下来的乱石上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

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石崖侧削的地方就攀缘石壁。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我)。

常常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下山更不知怎么办了?最后还是不管那些。经过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峰顶。

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像一堵墙壁耸起好像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发现有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到那一看)万千峰峦,无不躬身下伏,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

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来一阵,就对面不见人。远望莲花诸峰,多半隐在雾中。

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我走到右边,雾就从左边出来了。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可是)都平贴在石上,好像苔藓似的。

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像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像一片银海;再远眺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啊。

天色渐晚,于是就把双脚伸向前边,手向后按着地面,坐着往下滑;到极危险的地方,澄源肩手并用,把我接下去。过了险处,下到山坳,已经夜色笼罩了。

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回到)文殊院留宿。

8.《游黄山》的原文译文

黄山游记 钱谦益 原文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

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

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译文 :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桃花源的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扣白云溪则向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条小溪都流淌在山脚下。

山谷中空空荡荡,是水,填满了山的腹部,一条条小溪在喷溅,在奔流,都出自山腰以下,因此,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黄山极高,雷雨都在山下,云气聚集从山中涌出,游荡一番又回到山中,都在山腰间飘荡,每每望见天都等山峰,白云生成一条长长曲飘带,却不能到达它的顶峰,过了一段时间,云气腾涌弥漫,合拢成一片,遮住下面的天空,山峰却矗立在白云之上。

铺展开来的云朵,放眼望去,就像天海一样波澜壮阔,忽然之间,又一下子散开,好比是受惊的野鸭和兔子,顷刻之间逃得无影无踪。黄山诸峰高高地耸立在云层之外,天空是那么辽阔高远,是因为云气无所依附。

从汤寺以上,山上都生长着笔直的松树和各种名贵的树木,如桧树、楩树、楠树等等,藤蔓罗络其上,芳草覆盖其下,清幽的树荫会集在一起。登上老人峰,就会看到悬崖峭壁上一棵棵奇形怪状的松树,背靠石壁,横空出世。

从这里往上走,没有哪一棵树不是松树,没有哪一棵松树不奇特:有树干细得像人的小腿,可是树根却盘旋曲折延伸几亩土地的;也有树根只有一丈长短,可是树枝茂盛修长遮蔽道路的;有的沿着陡崖度过深谷将靠近两边的石壁,好像悬空度过的;也有穿过石头的缝隙,从石缝中伸出头来,好象从悬崖的一侧生长出来的;有高高竖起团团簇拥,好像羽毛制成的车伞的:也有昂首挺立英武不凡,好像一条游龙的;有横卧着又竖起、竖起后又横卧着的;也有连在一起又分开,分开后又连在一起的。文殊台的左侧,百步云梯的背面,山势几乎垂直向下,却都有松树蹲踞其上,它们歪歪斜斜地相互靠拢在一起,与游人低头抬头之间亲近嬉戏,这是最为奇特的。

始信峰北侧的高崖之上,有一棵松树覆盖住南边的山崖,可以攀着它的树枝渡到南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接引松。它的西边,巨石林立像一座屏风,有一棵松树,才不过三尺来高,枝叶铺展开来,却有一亩之广,虬曲的树干撑破石崖挺身而出,又从上往下穿过石头,巨石因此而裂为两半,枝干纠缠在一起,张牙舞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扰龙松。

石笋矼和炼丹台,顶峰上巨石耸起,孤峰耸峙,没有支脉,也没有多余的山头,一块石头上一株松树,好比是头上有一支发笄,马车上有一把伞盖,参差错落,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则像一棵荠菜,真是奇特啊,诡怪啊,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啊!黄山松下面没有土壤,就把石头当作土壤,如此一来,它们的树身、树皮、树干都像石头一样坚硬,受到云雾与雨水的滋润,又受到霜雪严寒的肃杀,吸收宇宙的原始之气而萌发,在遥远的古代破土而出,大概也就等同于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一类的名贵之物,不同于寻常草木了。可是有人却想将它们砍挖下来,当作盆景放在眼前赏玩,不是很浅薄吗?登上百步云梯往东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屈曲伸展,被雷电击中,倒伏在地上,绵延有数十丈,树皮松针好比龙鳞龙鬣,傲慢地张开。

黄山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