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宋之愚人翻译(宋之愚人翻译及重点字词)
1.宋之愚人翻译及重点字词
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①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父②斋七日,端冕之衣③,衅④之以特牲⑤,革匮⑥十重,缇巾十袭⑦。客见之,俯而掩口卢胡⑧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⑨不殊。”主人父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⑩。”藏之愈固,守之弥谨。
——《阙子》
【注释】
①燕(yān)石梧台:燕石:燕山出产的一种像玉的石头。梧台:战国时齐国梧宫中的一座台,故址在今山东淄博市。②主人父:男主人。③端冕(miǎn):古代帝王、贵族的礼服。端,玄衣。冕,大冠。④衅(xìn):用血涂在器物上进行祭祀。⑤特牲:祭祀时只用一种牲畜。⑥革匮(guì):革,皮革。匮,柜。⑦缇(tí)巾十袭:缇巾,桔红色的巾子。袭,层。⑧卢胡:在喉间发出的笑声。⑨甓(pì):砖。⑩商贾之言,竖匠之心:商贾,商人。贩运货物的人叫商,开店铺出售货物的人叫贾。竖,奴仆。匠,工匠。商人总是贬低别人货物的价值,以达到贱买的目的;奴仆和工匠受雇于主人,总是夸大工作的难度,以多要报酬。
2.《宽厚刘宽》文言文翻译
【全文译文】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交给他步行而归。过了一会,指认牛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
延熹八年,朝廷征召他,授官尚书令,后升任南阳太守。先后主管过三个郡。他和气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语言、神情急躁。刘宽一向认为若以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罚而没有了羞耻之心。属吏犯了过错,他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处罚,只是为显示羞辱,始终不对其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总是推让给下属。有时出现了灾异,他就引咎自责。每次巡视属县,都只是住在乡间客舍,看见老年人总是与他们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人们被他的道德和行为所感化,风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熹平五年,代许训担任太尉。灵帝很爱好学术技艺,每次召见刘宽,常让他讲解经书。刘宽曾经在座位上显出醉酒入睡的样子,灵帝问:“太尉是醉了吗?"刘宽仰起头回答说:“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责任重大,内心忧虑如醉。"灵帝很看重他的说法。
刘宽曾经招待客人,派仆人去买酒。隔了很久,仆人醉醺醺地回来了。客人忍不住,骂道:“畜生。”刘宽即刻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怀疑他会自杀。并对身边的人说:“他是个好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侮辱比这更厉害呢?所以我害怕他会去死。”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准备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刘宽神情不变,缓缓地对侍女说:“汤烫伤你的手了吗?”他的性情气度如此。国内的人都称他是长者。
3.《二鸿》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有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锺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物亦然耶?
【译文】
有一个猎人得到了一只大雁,其中雄的那只雁跟着猎人飞到了他家,悲伤地鸣叫着,徘徊着,到了黄昏才走。第二天猎人早晨出屋,那只大雁已经来了猎人一同将它捉住,猎人看见他伸出头颈俯仰着,并吐出半锭黄金。猎人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用来赎妻子的。”大雁像人一样点了头.于是猎人放了两只大雁,两只大雁就双飞而去。猎人称了一下金子,超过了二两六钱。唉!禽兽怎么有智慧,但深情却像这样!最悲痛的莫过于生死别离,难道动物也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