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张旭工书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拓展阅读8第25篇文章翻译及练习答案)
1.文言文拓展阅读8第25篇文章翻译及练习答案
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 “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2.张旭工书文言文翻译李肇
张旭工书
【原文】
张旭工书,精楷法,尤善狂草,独树一帜。性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世号为“张癫”,又称“草圣”。——唐李肇《国史补》
【译文】
张旭擅长书法,精于楷书,尤其擅长狂草,独树一帜。生性酷爱喝酒,每当(喝得)大醉之后,(一边)喊叫(一边)狂跑,然后下笔写字,有时(甚至)用头蘸上墨来写字。醒了以后,自己看着(写的字)认为是神妙之笔。当时称之为“张癫”,又称之为“草圣”。
3.初中新课标阅读:文言文课外拓展训练:7年级 纯孝之报的答案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 ① 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 ② 焦饭,归以遗 ③ 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 ④ 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 ⑤ 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 ⑥ 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 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 ⑤未展:来不及。 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2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2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 分) 23.⑴吃 ⑵出征 24.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25.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4.《续资治通鉴•卷七》文言文翻译
赵普独当了老百姓十年,有立功,而当官!
皇帝嫌弃他,不给他官职!
赵普独想让皇帝给他官职!
皇帝生气说:“我不给你官职,你有什么办法?”
普说:“刑法惩治奸恶,领赏是为了奖励功劳,刑法是为了赏赐天下人遵守法律,不是允许皇帝特权,你怎么可以专制?”
皇帝听了,于是让普进入宫殿!
皇帝也进入宫殿,普站在宫殿得大门,不进去,皇帝去请。
一天,大宴宾客,结果一直在下雨,不停止,皇帝发怒,左右都很害怕,普说:“外面得百姓正在看雨,并没有损害大宴!老百姓得到了雨,各自欢喜作乐,乐官在雨中奏乐。”
皇帝高兴,结束宴会!
《续资治通鉴》
此书付刻未及半,毕沅生前仅初刻一○三卷,毕家因贪污遭籍没而止,书稿散佚,桐乡冯集梧买得全稿补刻成二百二十卷。《续资治通鉴》跟《资治通鉴》有不少出入,续通鉴大量引用旧史原文,叙事详而不芜;仅有取舍剪裁,而无类似温公的改写熔炼,亦无“毕沅曰”等各家史论。《续资治通鉴》作者虽挂名毕沅,然名家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均参预其事,此书实成于众人之手。梁启超对该书评价极高,认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