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录的文言文(与江南有关的小古文)

1.与江南有关的小古文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

名利客,飘泊未还家.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

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锺.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读江南录 王安石 翻译 (速度啊在线等)

已故的散骑常侍徐铉奉(宋)太宗的命令撰写《江南录》,当写到李煜亡国的时候,他不谈君主的过错,只按历代存亡的旧例来谈论这件事。这虽然愧于实录,但在(遵守)《春秋》臣不言君过之大义上,徐氏的写法算是恰当的。

但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时,(国君)一定有大的恶行,恶行没有比杀害忠臣更大的。国君即使无道,但如果不杀害忠臣,(那么)虽然不会得到大治,但也不至于亡国。商纣王做国君,残暴到了极点。周武王在孟津巡视军队时,诸侯都请他去讨伐纣王,武王说还不行。等到听说杀了王子比干,然后知道商纣王要灭亡了,所以一发兵就取得了胜利。季梁在随国当政的时候,随国虽然十分混乱,但楚国却不敢攻打它。虞侯因为没有采纳宫之奇的意见,晋国才有了要得到璧玉而假装借路的计策。这样说来,忠臣和国家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忠臣在则国在,忠臣被杀则国家也跟着灭亡。

我从小时起,就听说过南唐的臣子潘佑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杀,当时大宋趁机派兵前来征讨,历数南唐后主残杀忠臣的罪过。等得到潘佑上谏李后主的表章,拿来看,言辞和用意都十分正直坦率,这是忠臣的言论呀。我的诸位伯父叔父以前有很多做过南唐的官员,他们说到南朝的事情十分详细,我(从他们那儿)听到关于潘佑的死因应该是可信的。既然这样,那么李煜的灭亡,就不是平白无故的。

现在看徐铉的《江南录》中写潘佑的死,极像是胡编乱说,与我过去听说的很不相同。不止是对潘佑的死,其他被杀的人,(《江南录》认为)都是因为犯罪而被处死,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如果用商纣王和随国国君的旧事来衡量这件事,那么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一定有滥杀忠臣之事,由此我确信潘佑事无罪而被杀的,这一定是徐铉隐瞒了事实的真相。

凭什么知道它一定是这样的呢?我是根据人之常情推知的。一般说来诋毁是由嫉妒产生,嫉妒是由己不如人产生的,这是人之常情啊。我听说,潘佑和徐铉都是李煜的臣子,并且都以有文采学问被称道,十余年间在朝廷争夺名位。在李氏王朝危机之时,潘佑直言相谏,徐铉却不上一句谏言。在潘佑被杀时,徐铉又不能极力劝谏,最终使自己的国君落了个杀忠臣的罪名,遭到灭国之祸,这都是徐铉的缘故啊。徐铉害怕这个过失被人知道,又为贤能比不上潘佑而羞耻,所以隐瞒了潘佑的忠臣行为而以其他的罪名诬蔑它,这是人之常情。从(对待)潘佑的事来看,其他被杀的人,也能够推知(其他原因)了。唉,如果真有这样的事的话,我认为徐铉不只事大大的诬蔑了忠臣,他对我们大宋君主的欺骗不也是很严重吗?

文言文,江南

3.与江南有关的小古文

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望江南/忆江南 【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沈.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 名利客,飘泊未还家.西塞山前渔唱远,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轻扬绣帘风.二月池塘新社过,六朝宫殿旧巢空.颉颃恣西东. 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偏占杏园红.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处味偏浓.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竹叶满金锺. 檀板醉,人面粉生红.青杏黄梅朱阁上,鲥鱼苦笋玉盘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 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江南竹,清润绝纤埃.深径欲留双凤宿,后庭偏映小桃开.风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泪空流妆点在,羊车曾傍翠枝来.龙笛莫轻裁.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原题: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明表明王惠从容镇定和廉洁清政的一组是 () A惠曰;惟觉即时逢人耳 惠时相酬应,言清理远。

瞻等惭而退。 B惠徐起,姿貌不异常日 得辄聚置阁上,及去职,印封如初时。

C惠后来秀令 鄙宗之美也惠意甚不同 谓鉴曰何用田为。 D乃以惠居之惠被召即拜。

答案:C、D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

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忆江南三首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5.求描写江南水乡的文言文

晚游六桥待月记南宋 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6.求描写江南水乡的文言文

晚游六桥待月记

南宋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江南录的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